杜月 王彪
国网安庆供电公司 243006
摘要:我国目前对电力改革的力度加深,电力市场方面也进行了相对的建立和完善,这也能说明,我国的电力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及还要面临在客户方面的多元化、个性化负荷要求。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电力方面有着更深的需求,全社会对电力方面的需求度也会随之增加。为此,电力企业一定要把电力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需求侧管理和电力企业的技术发展相互结合,对电力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探究,建立为用户服务的用户平台。本文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客户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客户服务
1 电力客户服务与电力需求侧管理之间的关系
电力用户服务与电力需求侧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在优化用电效率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对电力用户生产及生活不产生明显影响的情况下,实现节能节电的目的。②电力需求侧管理倡导和客户构建伙伴关系。在正式实施侧管理措施的时候,应及时改变传统用户的电能使用者地位,推动客户主动参与到节能节电活动中来,以充分调动用户的节能积极性,增强其节能意识。并且,应保证电力企业和用户一起共享利益、承担风险,最终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③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能源服务。基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理念,电力企业应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应及时改进错峰、强行限电、不负责任等做法,努力借助激励政策,以保证用户自觉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与行为,增强环保意识与节约意识,从而主动控制用电需求量,最终大量节约电费成本。从这里可以看出,电力需求侧管理不仅属于一种对社会、客户、企业都有益处的管理方法,而且是电力企业密切与用户关系的有效途径,并且还可优化客户服务质量。
2 需求侧管理的意义
在经济学的学说里,需求是指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价格平下,消费者愿意去购买,并且可以购买到的数量。因此,电力需求就可以说成在某一个地方和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里,全部电力用户在电力上的购买。电力需求侧是与电力供应侧的基础上,提出相对的侧管理,用来指社会中各类电力用户侧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对用电客户的行为进行相对的安排和刺激,可以实现合理的用电时间,避免用电高峰期出现电压不稳定等现象。
3 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的现状
2015年12月的专家座谈会中,李克强提出了“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进结构性的改革。这样,相对于电力企业,就是要求电力部门对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展。我国的电力在长期的发展道路中,由于把电力供应侧放在了首位,导致了许多不合理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解决这种现象,应该采用供给侧的发展方式来对需求侧的发展进行指导,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电力客户服务中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应用方式
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客户服务中应用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几种主要方式分别有:有掌握用电特点、提前设计方案、多措控制协调、巧用负荷控制等。具体分析如下:
4.1 掌握用电特点
要想及时、全面、精确地把握用电特点,就需要电力企业做好以下几点:①电力企业需要科学规划所有供电系统中的交换信息的方式与途径,统一规划各种信息资源,以确保整个电网具有唯一性的数据源,以实现真正的、高度的信息共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电力企业应挑选一些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员到基层中,对电力市场中具体的工序情况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调查,应精准了解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提前预测用电趋势,以便对电网的负荷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③电力企业依据详细的调查结果,合理而科学地对目前用户的用电趋势进行恰当的规划,以确保规划方案和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相一致,并且规划的输电系统还需要和当前的经济与环境发展对电力企业提出的标准相一致,并可满足日益提高的用电需求量。
4.2 提前设计预案
为保证电网(特别是夏天)的稳定、安全运行,电力企业应始终贯彻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首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的管理原则,并提前设计用电预案,主动将发达国家积累的成功经验借鉴过来以制定更为健全的错峰用电方案。另一方面,应经常性地全面“体检”各种电力设备,并组织好应急演练活动,应严密对对变电站中蓄电池室加热器运行、设备密闭、温度调节等情况进行监控,以有效应对各种恶劣天气对电网产生的不良影响作用。并且,在电力客户服务中应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手段时,还应依据各种天气环境背景下电网的具体运行特点,对端子箱、夹层、竖井、电缆沟等位置实施细致检查,将一些安全隐患因素彻底消除。电力企业还需要对电网所处位置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加强监控电网的运行情况,健全各种应急预案,构建科学的应急抢修体系,提高抢修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去完善抢修物资的完善性,细致检查所有参与抢修的车辆,最终对电网中的所有安全风险因素有全面的掌握。
4.3 多措控制协调
电力需求侧管理倡导的主要是限电不拉闸,所以电力企业可借助多尺度、多时间协调以实现有效控制电能的目的,涵盖日调度的避峰、移峰填谷、时段错峰及周调度的错峰轮休手段。不管选择哪种手段,都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预评估电力用户的避峰及错峰用电能力。具体来讲,如果电力用户的一般负荷曲线越类似全网用电负荷曲线的话,就说明该用户在电能的消耗上与全网完全一致,具有同样的峰值,在这种情况下引导该用户避峰、错峰用电,可降低整个电网的用电高峰。②在电力客户服务中应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时,应始终坚持管理协调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不降低电力用户的错峰用电手段,并调用有电能损耗的避峰措施;优先选择那些对电力用户生产与生活影响不明显的方式;优先选用错峰时间较短的方式;优先使用可提高用电负荷均衡化的手段。大量的实践表明,借助以上描述的多尺度、多时间控制协调原则,对各种目标电力用户进行管理,有利于拟定出更具科学性与公平性的用电需求侧管理措施。
4.4 巧用负荷控制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是一种借助定量控制或遥控跳闸形式对各种设备电器进行控制的技术,是实现“限电不拉闸”目标的保障与手段。针对已经安装有负荷管理终端的电力用户,应提高负荷指标的合理性,优化负荷控制实效,并借助负荷控制终端对其负荷使用情况进行科学测试。在电力客户服务中应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是负荷管理部门在系统命令部门发布各种巡检命令及控制命令,通过无线通道的途径之间将这些命令及时传送给对应的被控制终端,将电力用户的有无功电力及用电量等数据进行及时而精准的收集。及时发现用电大户的使用负荷中的不合理性,并提出有效措施予以及时调整与整改,应确保当天发现的用电负荷问题当天解决,尽可能提高用电效率。另一方面,在高负荷时期,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就会主动测试每一个台区的电负荷,并逐个调整那些不达标的台区,预测、跟踪及监控大用户的具体用电情况,从而尽可能降低损失的电能,以保证用户可高效、有序用电。
5结语
总之,在电力客户服务活动中,电力需求侧管理发挥着促进发展科学化及运营市场化等重大积极作用。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全面了解电力客户服务与电力需求侧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大胆创新与探究在电力客户服务中应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措施与方法,借助对电力用户电量需求特点的精准了解,以实现对其进行动态化的管理,从而在提高供电质量及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引导电力用户增强节电节能意识及环保意识,以有效环节能源短缺及环境压力问题,从而推动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促使电力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婷, 张伟琳, 贾玉华. 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客户服务中的运用[J]. 通讯世界, 2016(3):120-121.
[2]程西浩. 智能电网建设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7):00291-00291.
[3]顾海林, 黄兴, 李曦. 电力需求侧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 贵州电力技术, 2017, 20(8):15-19.
论文作者:杜月,王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电力论文; 需求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用户论文; 客户服务论文; 负荷论文; 电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