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 广东肇庆 526400
摘要:目的:对照研究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哮喘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相同用药方案,观察组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式治疗,对照组进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种雾化吸入方式的疗效。结果:对照组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效率(83.33%)低于观察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哮喘的用药疗效显著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因此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小儿哮喘
由于雾化吸入的药物能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性浓度高,加上毒副反应小、操作简便等优点,使其成为了目前防控与治疗干预小儿哮喘疾病的主要方式,而驱动雾化吸入方法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则是其中最常用的两种雾化吸入方式,为了解两种雾化吸入法对小儿哮喘疾病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如下临床对比实验,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符合小儿哮喘诊断的常规诊断标准以及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小儿病例,排除合并支气管异物、先天性心脏、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症患儿,排除入院前有激素治疗史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5~8(5.6±1.3)岁,病程2~6(2.8±0.3)d;对照组30例,男12 例,女18例,年龄2~7(5.1±1.7)岁,病程 2~7(2.5±0.4)d。两组患儿上述常规基础资料间统计学分析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配合常规护理基础上,两组均提供小儿哮喘常规治疗,即抗炎、平喘和止咳化痰等,在此基础上,两组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其中对照组进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操作步骤如下:①取布地奈德气雾剂0.5mg,取生理盐水1ml,取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0.8ml,三种药剂同时置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器(德国百瑞);②连接空气压缩泵,随后再开启电源开始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将吸入药液(药物与剂量均同于对照组)置入氧驱动雾化器(得美康科贸),将氧流量调控维持在5~8L/min水平,开启电源,进行吸入治疗。两组均雾化吸入治疗2次/日,10~15min/次,雾化吸入药液停止喷出后均要立即关闭雾化吸入器,两组均以7d为1疗程。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指导小儿患者取坐位,仔细检查患儿呼吸情况,适当调整其雾化吸入速率,若有不适反应则停止吸入,治疗结束后患儿需洗脸、漱口。
1.3 疗效判断
如喘息、咳嗽和肺部湿啰音等典型哮喘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患儿呼吸平稳,并且支气管扩张或者糖皮质激素等相关药物可停用时视为显效;如喘息、咳嗽与肺部湿啰音等小儿哮喘症状缓解,但支气管扩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仍需继续,则为好转;如不符合上述情况则判定为无效。显效率及好转率之和即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版本为10.0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汇总分析数据,病程、年龄资料(计量资料)均作t检验,男女例数、有效率数据(计数资料)均用c2检验法。检验水准: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雾化吸入疗效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详见表①)
3 讨论
关于哮喘疾病的病因目前仍旧未能明确,但医学界普遍认为此病发生与个人或家族过敏史有关[3],哮喘疾病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咳嗽以及缺氧等,发作后常会带给患儿较大痛苦。在当前阶段,雾化吸入是临床控制哮喘疾病发作以及缓解哮喘病发作后临床症状的主要手段,其中氧驱动雾化吸入式疗法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则最为常用。
空气压缩泵雾化器是一种以空气为动力的雾化吸入器,其雾化吸入原理是通过低压泵来使药液雾化喷射,其优点在于所用雾化器是以气体为动力,因此无需哮喘患儿自行用力吸气,但空气压缩泵雾化开启后会产生噪音,且雾化喷出气体带有一定程度的冲力和刺激性,容易引起小儿患者紧张不安和恐惧[2],所以哮喘治疗工作中对患儿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往往并不顺利。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一种以高速氧气气流为主要气源,使用优点在于雾化吸入过程中可以吸氧,缓解患儿呼吸不畅,继而改善患儿呼吸困难所致的缺氧症状,此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所用药液在转化成雾状后,可经呼吸道到达病灶,因此对小儿哮喘疗效颇佳,加上氧驱动雾化吸入不仅操作简单,经济费用低,还具有一次性使用特点,因此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在本次研究中,在同时采用相同常规治疗、配合相同护理情况下,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布地萘德气雾剂三联合混合药液后,其哮喘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差异于观察组,该组药物治疗有效率仅达83.33%,对比达到100.00%有效率的观察组,显著偏低,这说明在小儿哮喘治疗中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疗效性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更值得使用,此结论与李维芹[1]研究相似。
结语:
综上所述,氧驱动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的应用效果好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李维芹.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175-177.
[2]方敏超,王依,翟秀兴.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优缺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6(33):59-61.
[3]罗小容,何勇,廖国好.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及优缺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9):23-25.
论文作者:李党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7
标签:哮喘论文; 小儿论文; 空气论文; 患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药液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