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依木江?吾卜力卡司木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新疆 喀什 844000)
【摘要】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进行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本院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不良症状均较少。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以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临床;疗效;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059-02
Adr mentioned observation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injectio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Keyimujiang Wubulikasimu,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Kashi 84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Resear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dr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Choose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November 2015 treated 100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o observe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6%,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s U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by edaravone in treatment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and security is higher,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cording to the adr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它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1]。通常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2]。本研究选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未出现不良症状,现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进行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70.1岁,病程为11~59h,病发时,经检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9.1±7.89)分;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为69.7岁,病程为10~60h,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8.8±7.76)分。经诊断,本研究所选取的100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并对患者进行头颅CT以及MRI证实。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及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显著可比性。
1.2 方法
本院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常规治疗方法:选用20mL的复方丹参针加入250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并给予患者250mL脑复康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1d/次,治疗时间为2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治,技术给予降压、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如下治疗:选用30mg依达拉奉注射液溶解于250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2次/d,治疗时间为2周。对观察组患者前后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检查,包括了肝肾、心电图等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本研究选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判断。其中痊愈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得分为评分减少91%~100%,并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有效为:患者经治疗后,评分减少18%~45%;无效为:患者经治疗评分减少低于18%,甚至有病情恶化现象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资料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则表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经2周的治疗,观察组中痊愈患者14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经2周的治疗,痊愈患者9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
3.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3]。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4]。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5]。由于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因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INTERSTROKE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风险中的90%可归咎于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它们依次是高血压病、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饮酒、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6]。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大多数危险因素都是可控的。急性脑梗死的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在发生不可逆的梗死脑组织的周围往往存在处于缺血状态但尚未完全梗死的脑区域(即缺血半暗带)。挽救这些缺血半暗带是急诊溶栓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表现:(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依达拉奉可以有效的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对脑细胞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增强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还可以抑制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总有效率为90%,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82±2.2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无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魏林节,冯国君,董红让等.丹参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1):58-60.
[2]李世泽,丁进京,史哲等.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β和MMP-9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73-275.
[3]刘振宇,王丽华,周俊英等.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3):337-339.
[4]程冉冉,李焰,周燕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3(11):2974-2975.
[5]郭华,陈炅,索冬卫等.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6-酮-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血管内皮功能、和肽素及N末端脑钠素原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02(4):77-80.
[6]吴锦英,李欣明,冯兵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TNF-α、IL-1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5):621-623.
论文作者:克依木江?吾卜力卡司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达拉论文; 对照组论文; 注射液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