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谈军伟1,汪建军2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谈军伟1,汪建军2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大力发展水利事业,兴建水利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工农业的发展水利工程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近些年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势在必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难点,严重的渗水问题会给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带来严重的隐患,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伴随着人们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加强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探讨

前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众多但是区域间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国家,所以即使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但仍无法很好的满足我国人民相应的需求,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正式将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就目前而言我国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很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已经在投入使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仍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势在必行。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渗水现象,严重的渗水问题更是会给水利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带来隐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扩大,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的研究变得更为重要。

1 水利工程出现渗水问题的主要原因

1.1 工程结构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不变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结构变化问题,而结构变化则很可能导致渗漏问题出现,进而影响工程质量。若是水利施工条件本身较为恶劣,那么水利工程结构很容易出现变化,即便变化微小,渗漏问题也很容易出现。另外,水利工程使用时间较长以后,结构也会出现变化,例如老化裂缝,也会导致渗漏产生。

1.2 施工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规模较大,从最开始的决策一直到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往往会花费数年的时间,其中施工所占时间通常是最长的,工程质量与施工期间的技术、方式、人员素质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若是施工期间没有应用合适的施工技术,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聘请专业的施工团队,那么水利工程质量基本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渗漏问题更是屡见不鲜。其中,最为常见的渗漏问题产生原因就是施工过程中衔接不当,到时施工缝隙大量产生,进而产生大面积渗漏问题。

1.3 外界因素

水利工程出现渗水问题,多数由于外界因素所导致,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天气和地质条件。恶劣的降水天气会导致工程受到较大的冲击,降水若是无法有效排出还会导致施工面处产生大量积水;不同的地质条件排水功能不同,有些地区的地质条件排水性能非常差,进而导致整个水利工程排水功能也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最终导致渗水问题出现。

2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许多技术可以解决渗水问题,通过总结,主要列出如下几点进行全面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防渗墙技术

防渗墙是水利工程中最常用到的技术之一,其防渗作用明显,特别是具备渗透系数低、墙体厚度小、柔韧性强、持久耐用及低工程价格的特点,这种特点就使得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得到推广与应用。在各类防渗透墙施工中,其施工方法工艺较为多样,只有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选择不同的施工样式,才能有效起到防渗作用。第一种是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这种工艺主要方法是多头深层搅拌机一次性把多头进行钻进,然后对土体进行水泥喷浆,凝固成一个水泥桩,再通过各个桩和桩之间,搭建成一道防渗墙,这种成墙深度在当前技术能力下,最大深度可达到22m左右,渗透系数低于10cm/s,抗压强度高于0.3MPa。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在粘土、砂土、淤泥和砂砾直径小于5cm的砂砾层进行,这种地形下,其成墙快、效果好、工艺简、无泥浆、造价低,得到施工单位普遍应用,在行业中也是普遍看好的技术。第二种是链斗法成墙工艺。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利用机器设备进行开槽,技术人员测量出宽度与厚度,调整好开槽机,保证防渗墙结构实现安全稳定。链斗式开槽机开槽宽度一般情况需要控制到16-50cm之间,深度控制到10-15cm之间。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到粘土、砂土和粒径小于30%的砂砾地。第三种是倒挂式工艺。这种工艺历史久远,是一种传统的水利工程修筑工艺,主要是通过人力挖掘,建设有效的防渗墙,保证混凝土墙体结构稳定。第四种是薄型抓斗成墙工艺。这种技术主要就是由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采用斗宽为0.3m的薄型抓斗挖土进行下方开槽,利用泥浆进行护壁施工。成墙深度高达40m以上。这种方法主要适用砂土、粘土及卵石和砂砾层。

2.2 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在各类水利施工中都是较为常用的方式,对水利工程起到防渗作用,是重要的技术之一。灌浆技术是防渗技术中较容易控制的技术。在实践应用中,我们也发现了灌浆技术的缺陷与不足,主要就是在施工中作业面多,操作复杂,施工效率得不到保障,施工材料种类较多,类型复杂。这种灌浆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主要就是通过高压水泥物理性质,使水利工程灌浆层产生稳定结构。这种技术关键点是于当水泥结构受到外界干扰,能产生不规则结构体,使其对水利工程形成保护,这样就能更加精密地体现水利工程防渗性能,使渗水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二种是控制性灌浆技术。这主要就是为改变水泥压力而引进先进的控制系统,是当前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对灌浆有效范围进行高强度控制,保证施工质量与结构稳定。

3 结束语

防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水利工程事业进一步发展与建设的必然结果,大力发展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体能,从而保障水利工程总体质量的提升。现阶段,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各施工单位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都十分重视,对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都采用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与实践,希望能够完善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技术,改善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的研究应该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与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保障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的研究符合我国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更好的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董先军.基于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治理措施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

[2]王海富.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7):61-63.

[3]彭海英.浅析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174.

论文作者:谈军伟1,汪建军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谈军伟1,汪建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