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何斐 金晶
(陕飞职工医院;陕西汉中723213)
【摘要】急诊科是医院对所有来院急救患者展开紧急抢救的区域,而护理是抢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若护理在抢救中存在问题,则会严重影响抢救进度,严重时可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故此,发现急诊科护理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将该院急诊科作为调查研究地点,就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讨论出合适的改进方法,为患者后续救治打下有利基础。
【关键词】医院;急诊科护理;问题;改进措施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122-0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接收的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实验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9.2±3.1)岁;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51.3±4.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各项护理内容以调查问卷方法的形式进行调查,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解。在对护理风险问题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差错、投诉、缺陷及安全隐患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同时在实施前后分别选取78例急诊科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及护理技术满意度进行评分与对比。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和投诉率情况对比实验组42例患者中,护理缺陷1例(2.38%),投诉1例(2.38%),对照组42例中,护理缺陷2例(4.76%),投诉3例(7.14%),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和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和投诉率情况对比[n(%)]
3讨论
3.1急诊科存在的问题
(1)护士方面
担任急诊科的护士在上岗前通常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上岗护士因工作经验不足,无法针对急诊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尤其是对危急重症患者处理上,会显得手忙脚乱,出现护理差错,从而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质疑,护士无法及时运用专业术语回答,患者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而产生护患纠纷,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部分护理人员认识不到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主动性欠缺,工作马虎不认真,被动工作。急诊科中诸多的护士在法律意识、急救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上并不佳,加上平时诸多护士长期性的超负荷工作,导致在日常护理中逐渐变得麻木,实际工作中只是简单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工作。
(2)环境因素
由于该病区人员流动性大,就诊患者例数与病情都不稳定,多数患者都是急性发病,往往于夜间入院就治,因此病区环境嘈杂,且很可能出现床位不够,利用加床的现象,这对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社会环境因素的特殊性,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双方信任度降低,也是护理风险发生的一项因素。3)患者因素
由于大多数患者为外地患者,习惯说方言,造成沟通困难;患者或家属对医院的认识存在偏差和误解,喜欢将医院与家乡医院进行对比,按照家乡医院流程,严重耽误该院急诊科正常工作。除此以外,张丽玲调查发现,80%~90%的患者或家属认为医患关系是买卖关系。并且多数患者是外地慕名而来,因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医生救治而产生不满,拒绝配合护理工作,觉得是在耽误时间,一直强调自己想要某位医生救治。
3.2急诊科护理对策分析
(1)全面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最早起源于20世纪末,是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方式。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包括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和再造流程3个层面,近年来医院逐渐引入流程管理概念。急诊科病种相对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并且每天各时间段的人流量难以预测,因此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在急诊护理过程中,如何进行患者初诊分检、实施患者合理治疗顺序、送手术流程等,尚缺乏明确的规范,从而造成急诊就诊时出现混乱、人满为患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护士工作负荷,并且容易产生护患矛盾。全面流程管理则根据PDCA原理,对急诊科护理流程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然后进行分析讨论,发现最根本问题,进行相应制度和规章的建立。通过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将护理流程合理化并且进一步优化,提高了护理效率。
(2)量化管理
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相比较人流量大、突发事件较多,在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如护士针刺伤、识别核对差错等。护理安全反映了护理操作水平、护理档案书写、临床用药等各方面的医学问题,从这些问题体现了护理质量的高低。“量化管理模式”是利用量化原理,把护理工作强度内容量化成标准值,再对护理服务过程进行量化考核的一种管理办法。量化管理模式强调将科室的各护理组成部分均采用统一、量化的标准。研究表明在护理安全方面,将各项疾病护理常规、常见护理操作流程、各疾病护理规范、科室应急方案等进行统一规范;在护士知识方面,进行定期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要求每位护士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汇报;在护士长职责方面,明确各护士责任分工,合理排班制度,实习、见习护士管理等。对上述规范统一进行学习后,采用每月或每季度方式进行护士考核,并且考核结果与护士奖金、绩效挂钩,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4结论
综上所述,急诊科在医院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既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也是医院门诊的组成部分。通过实践与分析,我们发现在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护理环境较差、护士急救意识不强、护士专业技能不熟练及沟通情况不佳等,因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是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方法,也是取得患者满意与信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冬梅,梅彤林,陈秀峰,等.急诊科护理人力配置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2):72-75.
[2]戚晓兰,龚丽莉,王锦花等.浅析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J].大家健康,2017,11(7上旬版):253.
[3]王维花,穆爱兰.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54-56,60.
[4]王琴.护理警示标识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14):2181-2182.
论文作者:何斐,金晶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科论文; 护士论文; 医院论文; 工作论文; 缺陷论文; 方法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