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人民医院 云南红河 661600)
【摘要】目的:探索人性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两组患者各有40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脑梗死;康复;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229-02
脑梗死主要是指脑组织局部性神经功能出现丧失或意识障碍现象,此类患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在对于脑梗死治疗中有较多有效方式,虽可改善患者生理障碍,但无法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因此一项简便、有效的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 [1]。本文旨在探索人性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80例脑梗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对研究患者进行随机化分组方式,两组患者均为40例,分别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5.14±3.47)岁,20例为男性患者,20例为女性患者,平均病程(5.69±2.47)小时。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4.28±4.58)岁,21例为男性患者,19例为女性患者,平均病程(5.47±2.52)小时。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健康教育、日常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入院宣教:在患者入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宣教,包括告知患者病区环境、医院制度、病房设施、及住院期间的安全告知,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从而缓解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2)环境护理: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为患者安置单独病房,且根据患者喜好、性格特点,摆放相应的鲜花,为患者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同时每日需对病房进行消毒、清洁,且保持室内光线柔和自然,严格控制病房探视时间,避免杂音过大,影响患者休息。
(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每日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耐心倾听患者真实想法,且在适当时机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对于担心疾病无法恢复患者,可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疾病产生一定了解度,同时可以成功案例作为导向,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自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
(4)肢体运动功能护理:脑梗死患者常见症状为肢体障碍,其也是导致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对此应加强患者肢体功能的锻炼,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促进患者肢体恢复,一方面为定时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一方面协助患者摆取良好的功能体位。其中在患者平卧时,可每隔两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并告知患者经常性更换体位,可预防痉挛现象发生。若患者48小时神经损坏不进展时,便可协助患者坐椅子上,具体操作方法为:当患者仰卧位时,在患者下肢部位垫一软枕,且将膝关节弯曲,肩关节前伸,手臂外放稍抬高,等患者健侧卧位时,可在患者胸前放一软枕,并将患者下肢呈自然状屈曲。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肢体的按摩,每次可按摩10~15分钟,主要按摩部位为活动不便肢体、腿部、足心,每次按摩3~5个穴位,并使用捏、摩、推、按、揉、滚等手法。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后,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分为0~4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个性化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人性化护理属于近年来研制的一类护理模式,具有针对性强等特点,其主要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完成护理操作,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患者实施环境护理、心理护理、肢体运动功能护理三方面进行护理,其中环境护理,可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从而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心态面对治疗,通过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自信心,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通过肢体运动功能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 [2~3]。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36±1.1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率,还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防止患者出现偏瘫现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其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萍.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74(1):177-178.
[2]牛焱.脑梗死的人性化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估[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52(4):248-249.
[3]刘莉,娄军芳.人性化护理对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0):109-110.
论文作者:孙立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脑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功能论文; 环境论文; 病房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