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挑战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中国家论文,金融监管论文,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伦敦经济学院(LSE)院长戴维斯爵士(Sir Howard Davies)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指出,全球化促进了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其结果是各个市场及市场管制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加强了。在很大程度上,世界金融管制体系的强度由其最薄弱的环节所决定。目前,这种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系列后果,这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戴维斯爵士认为,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过程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系列后果,特别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所有那些希望进入国际市场并使其银行业、证券业(包括公司治理)和保险业等行业的管制水平达到国际标准的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在过去,很多国家名义上按照世界标准进行管制,实际上其管制水平远远低于世界标准。
其次,在是否真正按照国际管制标准运作方面,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来自其他国家及国际金融机构的压力。主要金融中心的管理者越来越不愿意让欠资本化的银行在其管制区域内开展业务。投资者对于那些没有采用合适公司治理的企业采取谨慎的态度。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国家评价中花了很大的精力进行金融管理评估。是否遵循国际管制标准即将成为能否得到IMF资助的一个重要条件。
此外,特别是在美国,境外立法的压力也在增加。《Sarbanes-Oxley法案》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这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戴维斯爵士说,“这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许多困境,如资本化不充分的银行发展历史和不发达的金融市场;缺乏监管制专家以及一些文化上的缺陷,而文化上的缺陷使监管制者不愿意对所监管的金融机构提过较高的要求;此外,也许所有的国际监管标准的制定都未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这些标准往往过于复杂,很难在一些不成熟的市场中实行。”
发展中国家由此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感受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希望进入一体化的全球金融市场,但在另一方面,一些自身的现实情况却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如何走出这种两难?戴维斯爵士提出如下建议:
发展中国家本身有用战略方法提升其监管标准的需求,但在提升标准的过程中,这些国家必须建立一些独立机构,在必要的时候有权力且有能力做出强硬的决策。目前,金融监管一体化的国际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市场条件保证了这一趋势的合理性。
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作为有效监管者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的人员。在如何进行改进才能与国际监管标准相符方面,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得到独立的针对性强的建议。但这种改变无法在一朝一夕间完成。
同时,发展中国家需要对其最终想建立的金融体系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包括对符合国家需要的银行体系结构的设想及对国外参与者进入本国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等。特别是企业部门融资机制的扩展,努力建立本国债券市场作为补充融资的渠道。
此外,发展中国家需要对如何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战略计划。美国和欧洲一些具体的规定,发展中国家可能达不到,这些规定也可能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国家关于独立董事的价值、管制的透明性和信息披露等基本原则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戴维斯爵士认为,国际金融机构与发达国家应该为那些提升其国内金融机构水平、改进其金融实践的国家提供其所需的金融支持。“世界银行及一些国家,包括英国和日本等,已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技术援助。但这些援助还远远不够。”
“在全球化过程中,国际金融监管并不是一个最引人注目或讨论最多的话题。也许它并不是宏大的新全球经济大厦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但它是建设全球经济大厦的基础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归根结底,如果没有一个牢固的基础,大厦将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