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利益: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_民族问题论文

民族利益: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_民族问题论文

民族利益: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论文,根本原因论文,利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在民族理论学界把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或最基本因素归纳为民族差异。如,有的认为:“差异就是矛盾,有民族差异就会有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所以,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最基本的因素。[1] 有的认为:“民族差异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2] 笔者以为这种观点容易把民族问题泛化,也不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民族问题。

一、民族差异只是民族问题产生的潜在因素而不是最基本的因素和根本因素

民族差别,包括民族之间在体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的差异。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存在民族差别,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很难想像,全世界所有的民族特征都完全消失而融合成为都一样的人是什么样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差别是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始终存在的。

(一)民族差异只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潜在因素,没有民族交往的场景就不可能发生民族问题

按照“民族差异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说的推理,“在人类历史上,有了民族,就会有民族问题。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存在的内涵。”[3] 这种提法令人质疑。众所周知,历史上特别是在古代,尽管那时许多民族之间差别比当今的民族之间的差别可能更大,但从未有过任何接触,它们之间就没有产生过任何民族问题。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族交往的领域和交往的频繁程度不断扩展,促进了民族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才显露出来,才增加产生民族问题的可能性。民族之间交往越频繁,依赖程度越高,民族之间产生矛盾、摩擦的可能性才越大。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民族之间的冲突、摩擦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的经济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的摩擦也明显增加。所以,笔者同意周传斌提出的观点,即对民族问题应该在一种交往(contact)、互动(interaction)、关系(relationship)的动态场景中来分析和认识,民族交往只是产生民族问题的一个前提,或者说是民族问题得以发生的场景。[4] 没有民族交往的场景就不可能发生民族问题。

(二)把民族差异等同于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不利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有针对性地解决民族问题

按照“民族差异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的逻辑推理,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解决民族问题就必须彻底消灭民族差别。

勿庸置疑,有些民族差别是应该消除的,如政治地位不平等、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一,但传统文化差异就不需要消除, 也不应该消除。 人类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全人类的财富和发展基础。文化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又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或族群间区别的“遗传基因”。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不仅具有政治意义,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是保障人权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存的。捍卫文化多样性是伦理方面的迫切需要,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它要求人们必须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特别是尊重少数人群体和土著人民的各种权利。任何人不得以文化多样性为由,损害受国际法保护的人权或限制其范围。自由使用本民族文化的权利是民族平等、保障人权的重要表现。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正如费孝通指出: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5]。在现实生活中,民族文化在国家关系、民族关系中,是一个敏感的因素。一个国家或民族往往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受到尊重看成是对整个民族的尊重,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受到歧视、干涉、破坏看成是时整个国家或民族的侮辱与损害,严重的会伤害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情感,影响民族的信任、团结,甚至发生民族纠纷、冲突,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不到尊重,就会严重影响国际关系和民族团结。因此,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是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和世界和平的重要举措。

俗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这个民族长期与所处的自然环境互动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不可能离开传统的创造。许多人类的创新、创作是在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离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不会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每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认识世界的智慧和经验总结,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它不仅是该民族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没有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人类的创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同时一方文化也养护着一方的生态环境。然而,在强势民族“唯我论”意识的影响下,民族的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干扰,使“一方水土”与生活在其上面的民族的“互动”模式平衡受到破坏,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不到尊重乃至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也因此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因此,各民族必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发挥各自的潜能,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同时,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各民族趋同性越来越多的同时,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普遍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因此,如果要消除民族文化差异不仅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把民族差异等同于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就会泛化民族问题,不仅容易给社会造成一种民族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氛围,妨碍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有针对性地处理民族问题,而且还容易影响人们的心理变化,使人们产生一种最好不与或尽量少与异民族交往的隔阂心理。如果这种思想蔓延,势必阻碍不同民族的交往和联系,不利于民族团结。

(三)把民族差异等同于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其不恰当在于简单地套用哲学上矛盾一词的含义

哲学上所说的差异就是矛盾,其所指的是指事物之间的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对立统一关系。笔者以为不能简单地套用照此说法来表述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由此得出民族差异就是指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问题”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概念,因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关于“问题”的含义,大约有以下几种:1.指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如,现在联合国的改革遇到了许多问题。2.指事故或麻烦。如,这台车又出了问题。3.指错误。如,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是有问题的。4.指困难。如,承担这项工作有什么问题吗?5.指有关几方面的内容。如,这本书只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6.指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如,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民主问题呢?7.指关键或重点。如,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建立完善的制度。很显然,只有第一、第二个含义适用于民族问题。也就是说,民族问题只能是与民族相关的关系中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或事故和麻烦,并不是所有的差异。

对于什么是民族问题,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看法,但主要流行的有五种:指国内的少数民族问题;指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指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指民族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问题;表示与民族共同体直接相联系的一种现象的总括性的概念,凡是同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直接有关的社会现象,都属于民族问题,包括各民族本身的特点、内部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民族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五种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民族问题是指民族间的矛盾和关系问题。第二类认为民族问题不仅是民族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问题,而且还包括民族自身的问题。第三类是指中国的少数民族问题。三类观点中,持第一类观点和第二类观点的比较多,持第三类观点的只是极少数。江泽民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等方面的关系。”[6] 这个阐述,深刻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即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同时很好地把与民族相关的各种关系中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或事故和麻烦加以概括,而不是简单地把民族差异等同于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有针对性地解决民族问题指明了方向。

有人担心把民族自身发展问题视为民族问题是不是会导致民族问题的泛化,从而把民族问题等同于社会问题?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7] 社会问题的内涵要比民族问题的内涵宽泛得多,它不仅包含民族内部的问题,还包括各民族也就是全社会共同遇到的问题。民族问题只是社会问题中与民族生存、发展相关的部分,而民族自身发展问题则只是民族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的内涵之所以包括民族自身发展问题,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问题的思想,也符合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情况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高度重视民族自身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关于民族问题的著作中,深入探索了民族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和斯大林提出以前的被压迫民族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探索了使这些民族赶上走在前面的民族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任务。在以发展为主题的新时期,邓小平不仅重申了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而且指出我们的民族政策要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现阶段,中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比较滞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各少数民族内部而言,结构也比较复杂,民族内部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明显存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平衡。现阶段,中国的民族工作也把民族自身发展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江泽民同志把“发展”范畴引入民族问题,为我们正确观察和研究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正确观察和研究当前民族地区存在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进而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二、对民族群体利益的关注和维护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

利益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范畴,对于什么是利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8] 笔者以为利益是主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和权利。民族作为一种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和一种社会主体,自有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而自有其利益。因此,所谓民族利益就是民族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权利。民族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权利是多方面的,因而民族利益的内容也是多方面。既有物质、经济利益,也有政治、文化、精神等非物质、非经济利益。像民族自主权利、民族平等地位的获得和维护即属于民族政治利益,民族文化(包括文学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传承和发展即属于民族文化利益,民族荣誉的取得、民族尊严的维护即属于民族精神利益。

(一)民族利益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中首要关注的内容

民族利益既然是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权利,每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关注其民族利益。历史事实也表明,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什么社会,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各种各样的民族矛盾冲突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民族利益有关。因此,黑格尔指出,利益推动着民族的生活。[9]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来源于人那个鄙劣的私欲。利益推动着民族的生活,利益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和动力。马克思也明确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0] 因民族利益的不同或差异,必然会引起不同的民族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当一个民族的成员认为其民族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就会采取各种措施加以维护,从而产生或出现矛盾冲突。没有民族利益的差异,或者对民族利益不关注就不可能产生民族问题。

民族利益矛盾,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社会的资源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各民族的需要而造成的。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有足够丰富的物质资源来充分满足各民族不断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另外,在多民族国家中,官员的职位数等政治资源也是有限的。如何分配这些有限的资源?社会分配资源的制度对民族关系会产生重大影响。各民族围绕着自身发展需要而展开的争取更多物质资源或社会资源的斗争,既是民族利益矛盾的产物,也是民族利益矛盾的表现。如果社会分配资源的制度比较合理,民族利益的冲突就不尖锐,民族问题就会比较缓和;反之民族,问题就会比较突出。这就是为什么存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民族问题较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更加突出的根本原因。

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各民族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统治民族的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对被统治民族实行军事征服、政治歧视与笼络,经济上剥削与掠夺,文化歧视与强迫同化,造成了剥削民族和被剥削民族之间、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之间民族利益的尖锐对立。虽然,压迫其他民族的只是一个民族中的统治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没有多少直接关系,但阶级压迫关系延伸到民族关系上,就变成了民族压迫。如,汉族地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契丹族统治阶级对汉族的掠夺,都演变成民族冲突。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民族剥削、压迫制度,法律上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使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取得了一致,但各民族仍然有各自的利益,因而不可能完全消除民族之间因利益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同时,并非所有的民族矛盾冲突全都是真实民族利益冲突的直接产物,往往想像或虚构的民族利益冲突也会引发现实的民族矛盾冲突。如,民族中的少数人(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剥削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主要是剥削阶级的残余及各种敌对分子)把自己的利益冒充为民族利益,虚构某种民族的利益关系,如捏造所谓“内地到新疆掠夺资源”、“汉族大量移民西藏”、“中国威胁论”等,煽动民族情绪,也可能造成民族纠纷。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虽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资源的增多,随着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资源分配制度更加公平合理,民族矛盾会逐渐趋向缓和,并得到有效控制,但只要社会生产力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尚未达到能够为完全满足各民族发展的需要提供充裕的社会资源的水平,只要民族还存在,民族利益还存在,民族问题就不可能完全消除。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有限,由此决定了民族问题在我国将长期存在。近年来,少数民族中相当多的干部、群众对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角色等在内的民族利益的关注程度愈来愈强。因此,如何协调好各民族的利益关系,就成为能否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关键。

(二)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热点、焦点多源于民族利益的冲突

1.当代全球性的民族问题最集中地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侵害其他主权国家的民族利益,引起世界人民反强权、反掠夺的斗争。当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技术实力,通过炫耀武力,强行推广其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各种形式,使用“经济制裁”等手段,称霸全球,尽可能维护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严重损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当代局部性的民族问题最突出地仍然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在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中,一些大国中的小民族纷纷要求独立,主要原因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苏联一分为十五、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以及原属埃塞俄比亚的厄立特里亚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已经取得成功,一大批新独立的主权国家得以出现。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以及跨国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也愈演愈烈,冲突频仍。此外,英国、西班牙、法国、加拿大、南斯拉夫联盟、波黑、塞浦路斯、乌克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等许多国家,民族分离主义莫不与民族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紧密相关。科威特与伊拉克的战争,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矛盾,在非洲,刚果(金)、安哥拉、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等地爆发过的武装冲突,无一不与争夺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3.当代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最突出地仍然表现为利益的矛盾。在一些多民族国家内部,存在着政治、经济及文化政策上的不公正而导致民族利益的冲突。在政治上表现为,以各民族间的实力对比进行权力分配,政治权力为主体民族所垄断,主体民族甚至以强制性手段剥夺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和民主权利;经济上存在着民族经济政策的不平等,不注意协调各民族经济的共同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利益长期为国家及主体民族所忽略,在国土资源开发和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甚至有意地以牺牲非主体民族的利益为代价;在文化方面歧视与排斥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受到限制,民族语言得不到官方与法律的承认甚至不可以合法教学,民族习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不能够自由地信仰本民族的宗教,政府甚至在国内强行推广民族同化政策,等等。这些政策使处于弱势的民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必然导致民族矛盾的激化。

在中国,目前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权益,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利益,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纠纷,当今少数民族自治权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划分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11] 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发展能力不足构成了强烈反差,于是在有限的资源上国家政策如何分配,就成为民族利益能否协调好、民族问题能否处理好的关键。

(三)正确认识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为我们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指明了方向

正因为对民族利益的关注和维护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要缓解民族矛盾,解决民族问题,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民族利益观,协调好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各个族群的利益关系,关注弱小民族的利益。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发展对于解决民族问题而言很重要,但协调好利益关系更重要。好比贫困时兄弟关系形同手足,后来发了财反而反目成仇,原因就是利益关系没有协调好。民族之间同样如此。因此,协调好民族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解决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十分重大。其实列宁早就指出:“要做一个社会民主党人国际主义者,就不应当只为本民族着想,而应当把一切民族的利益、一切民族的普遍自由和平等置于本族之上。”[12] 1922年10月27日,列宁在答英国记者M.法尔布曼问时曾经说过:“五年来我们在一个举世罕见的多民族国家里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使我们完全相信,在这类场合,对待民族利益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创造条件来排除由此引起冲突的一切可能。我们的经验使我们坚信,只有对各个民族的利益极其关心,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才能消除互不信任,才能消除对某种阴谋的担心,才能建立语言不同的人们,特别是工人农民的互相信任,没有这种信任,无论各族人民之间的和平关系,或者现代文明中的一切珍贵事物的比较顺利的发展,都是绝对不可能的。”[13] 今天,重温列宁的这些话,对于我们处理民族关系、 搞好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收稿日期:2006—01—12

标签:;  ;  ;  ;  ;  ;  

民族利益: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_民族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