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城市与武汉的总体规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体规划论文,武汉论文,城市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国际城市
上海总体规划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这是根据十四大报告的要求提出的。如何在总体规划中体现这一城市性质,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六个核心问题:
1、基本形成作为国际城市的经济规模及其综合实力。
2、基本形成具有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开放的经济格局,要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重要节点。
3、基本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建立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功能,包括集散服务的功能,以及资金、商品、技术流通的中心功能,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体系服务,建立商品交易中心和进出口货物中转枢纽。
4、基本形成国际经济大城市的城市格局。总体规划应该形成高层次的第三产业(金、贸、信、中介)向城市中心集中的思路,形成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的思路,形成乡镇工业向集镇集中的思路。而且作为国际城市,要把城市郊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使大城市拥有地域广阔、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的大郊区,形成“大城市、大郊区”的格局。
5、基本形成社会发展协调、生态环境优化的生活体系。要建立面向市场经济、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系统,要形成高档次、多样化的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要建立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卫生保健体系。总的来讲,就是要形成一个环境优化、生态平衡的城市环境。
6、基本形成现代化的国际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架。上海市总体规划是这样考虑的: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机场,预备在浦东新区建立另外一个国际机场,这个机场年客运量,初步考虑将达到每年6000万人次;将建成以上海港为中心,集装箱运输为基础的组合港,预计年货物的吞吐量将在2.5~3亿吨之间,其中第三、四代的集装箱要占到60%以上;另外还要建立以轨道交通和高等级道路为骨干的综合性立体化网络的城市交通体系;最后研究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港,现在初步考虑将来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门以上。这个国际化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架简单地讲就是“三港两路”:即航空港、海港、信息港;轨道交通和以高等级公路为代表的道路系统,以及从上海到北京、南方的高速铁路。
二、关于这次规划修编的特点
我觉得这次总体规划修编与80年代的总体规划有着很大的不同。武汉这次规划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从区域来研究城市,而不是就城市来论城市。这包含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从城市带、从大的区域来研究城市,譬如说从长江中游来研究武汉这个城市的特点、性质,但是这个研究受到许多行政区划的限制;第二个含义是从我们的市域范围来研究城市。我觉得从区域角度研究城市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即同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相结合;同城市的发展方向相结合;同城市整体干道系统相结合;同总体规划下一步的工作相结合。这次规划的第二个特点,是把交通规划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80年代后,我们在总体规划中强调比较多的是道路系统,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城市也在高速发展,我们应该把交通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这里“交通”指的是“综合交通”,它包括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两者都要放在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现在许多城市面临着相同的交通问题,如城市市区交通阻塞的问题,还有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以及静态交通问题等。
三、关于《纲要》的几点意见
1、城市性质
我觉得在武汉的性质描述中应该把工业的性质反映上去。上海在总体规划里面还是把工业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上海现在实际上是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并举,规划中只是把工业的布局作些调整。结合我们中国的特色,我觉得工业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纲要》中把“三十年至五十年将武汉建成国际性城市”作为一个发展目标,我觉得是可以的,但不一定要写在性质部分,是不是可以将它写在目标这一部分。
2、人口规划
我们上海过去的人口实际上指的是户籍人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流动人口很少。这一次我们想引进一个总人口概念,因为城市人口与交通、基础设施和用地规模有很大关系。假如我们只考虑户籍人口,实际上没有反映这几年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我们讲的总人口这个概念包括户籍人口、没有户籍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三个部分。
3、城市圈
我觉得武汉在25年内搞七片新城太分散了。上海80年代规划中也提出搞7个卫星城,以后也在卫星城搞了一些大的项目,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些新城还没有达到我们原来规划的规模。譬如上海的汽车城,搞了30多年,只达到4万人左右,与我们希望的十几万人相差很远。另外,《纲要》强调各个新城的性质不同,我觉得像这类新城应该搞综合性的规模大的更适宜。
4、中心商务区
这次《纲要》将中心商务区与中心商业区混杂在一起写,概念不清,应该单独反映它的布局结构和功能。除此还有选点问题,选点的实质性问题还是交通问题。上海中央商务区规划建400万平方米,考虑用10条道路再加上一条地铁来解决它的疏散问题。我看了一下,武汉的中心商务区大约有4平方公里,这里面的交通问题如何解决,恐怕要着重考虑一下。
5、旧城改造
现在旧城改造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控制中心区的容量,上海的中心区容量比其他地区要高3~4倍,但就一幢幢建筑单独来讲,它的容积率还是允许的。在有些地段,我们容许它的容量大一些,如中心商务区。现在的旧城改造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批租上,我们还是要把旧城改建与新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觉得武汉内环控制的面积比较少,这个环的一个很大作用就是对我们城市最核心的部分起到一个保护作用。相反,我觉得规划的中环更为重要,它能够对我们主城起到一个保护作用,所以我觉得应该将这两个环再考虑一下。
6、环境
武汉的特色给我的印象就是大片的水面,包括长江、东湖、南湖等,我非常赞成将这些水面保留下来,它们对于城市环境、城市特色的保护是很有利的。
(本文为作者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咨询研讨会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