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里开花墙外香
——梁宗岱自译诗歌《晚祷(二)》探析
周永涛
摘要: 梁宗岱与法国文豪保罗·瓦莱里和罗曼·罗兰的亲密交往,是中法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两国人民一直津津乐道。那么,梁宗岱是如何得到两位大师认可的?随着新史料的发掘,一首小诗的作用凸显出来,这就是他翻译的自己的诗歌《晚祷(二)》,这首译诗同时得到两位大师的高度赞扬。国内对梁宗岱的外译汉研究颇多,却忽视了他的汉译外,特别是他的自译,比如这首诗。他其实是第一个从事自译的现代诗人,而且还是译为英、法两种语言。通过详细考辨该诗的翻译、发表情况,并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探析他自译的动机、策略及文化背景,以及该诗获得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 梁宗岱; 自译; 晚祷; 保罗·瓦莱里; 罗曼·罗兰
一、引言
梁宗岱与保罗·瓦莱里和罗曼·罗兰的交往,一直是中法文坛的佳话,更是中法文化交流的盛事,被人们津津乐道。瓦莱里一九二九年八月六日致信梁宗岱:“刚在《欧洲评论》读到你写的一首短诗,这是一篇雅致轻巧的佳作。我抵挡不住由此产生的要称赞你的愿望,尽管不知道你会在何处收到此信”。罗曼·罗兰一九二九年五月的日记记载了与梁宗岱的交往:“他写信给我,法文很好,同时寄来一首自己写的美丽诗歌的翻译”。塔尔狄尔一九三○年二月致厄尔贡的信中也写道:“我非常喜欢梁宗岱,他以前把一首可爱的小诗朗诵给我听,这是他从中文翻译过来的,后来在《欧洲评论》发表了”。当笔者读到以上这些赞誉之辞时,在颇感意外的同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起,完全没想到梁宗岱会以这样的方式征服法国文学大师。
凡是喜爱文学或从事文学研究的,都知道瓦莱里和罗曼·罗兰这两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他们一个是诗坛领袖,一个是文坛盟主。而在同一年,一个来自中国的小青年,竟然以自己的一首小诗,同时赢得了两位大师的青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恐怕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罕有其例。塔尔狄尔虽非名流大腕,但作为梁宗岱的同学,他给出的评论也是有力的旁证。
(3)多次分析后,得到上浆浓度、上浆流量、清水加入量这3个成分的贡献率达到了98%,能较好地代表原数据信息。
那么,他们读到的是同一首诗吗?因为三人都没有提到具体的篇名,而且瓦莱里说是梁宗岱“写的”,而罗曼·罗兰和塔尔狄尔都明确说是他翻译的自己的诗歌,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他们三人读到正是同一首诗,称赞的也是同一首诗,而且这首诗还是诗人梁宗岱翻译的自己的诗歌,也就是自译。就现有材料判断,以单篇诗歌而论,可以说这首自译诗是整个华人诗歌自译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首。这样一篇重要文献,必须详加考辨,广为阐发。
一、原作考辨
虽然三人提到的时间跨度不大,一九二九年八月、一九二九年五月和一九三○年二月,但毕竟不是同时,最远的跨了半年多,那他们读到的是同一首诗吗?这需要论证。瓦莱里明确提到是刚在《欧洲评论》读到的,说明发表时间不久,最有可能就是八月,查阅梁宗岱这一时期在《欧洲评论》上发表的诗歌,果然八月号上就有一首题为“Offrande du soir—— à Tsong Ming Wei ”的法文诗。虽然如此,还不能就断然认定是这首。还必须进一步查证梁宗岱此前有没有在该杂志发表过诗歌。查阅结果表明,他此前的确从未发过,就此可以认定瓦莱里读到的正是这首。
该诗是梁宗岱用法语创作的?还是翻译别人的或自己的作品?瓦莱里并没有提及,显然梁宗岱发表时没有注明,他理所当然就认为是创作,这就需要分析具体内容。题目意为“晚祷”,献给一个叫Tsong Ming Wei的人,《晚祷》是梁宗岱生前正式出版的两部诗集之一(另一部为《芦笛风》)。翻开《晚祷》,里面题为“晚祷”的诗有两首,《晚祷(一)》副标题是“呈泛、捷二兄”,作于一九二三年;《晚祷(二)》副标题是“呈敏慧”,此人全名钟敏慧,是梁宗岱培正中学的同学,该诗作于一九二四年。她就是Tsong Ming Wei吗?看起来很像,对照中文法文具体内容,果然一点不差,完全吻合。由此可证,瓦莱里读到的就是梁宗岱自译的诗歌《晚祷(二)》。
近期,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发布了《南海海域水上安全通信业务布局规划(2019年-2025年)》。《规划》按照深化航海保障体制改革要求,结合南海海域水上安全通信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大海区水上通信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海区水上通信现代化建设,争取在2025年前水上安全通信国际履约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面满足海上用户对安全通信服务的需求的目标。其中,建立海区水上通信融合发展模式,实现“遇险安全通信统一值守、海上安全信息统一播发、主要通信设备统一管控、通信信息资源实时共享”是未来几年南海海区水上通信业务的总体发展思路。
那罗曼·罗兰读到的也是这首吗?从时间上看不可能,因为该日记的时间是五月,那时本诗还没有发表。然而,罗兰并没有说梁寄给他的是出版物,也有可能是未刊稿,这个范围就太广,好在他强调了是“自己写的美丽诗歌的翻译”,把范围限定在自译之内。但这样也包括梁此前翻译的自己的所有诗歌,范围还是很大,使得认定变得困难重重。
不过查阅梁写给罗兰的信件,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寻。在一封写于当年一月二十五日的信中,他写道:“随信附上一首诗译,这是写于二十一岁那一年的诗,也就是说,也有数年。直到如今,仍是我最后写作的两首诗之一”(梁宗岱,2016:436)。信是从瑞士寄出的,由于当时的交通状况,可能过了很长时间罗兰才收到,也可能他收到有一段时间了,但并没有马上写入日记,而是后来想起才补写进去的。要找出具体是哪首诗,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二十一岁那一年”是哪一年?梁出生于一九○三年,二十一岁就应该是一九二四年,再查他标明写于一九二四年的诗,共有三首:《晚祷(二)》《陌生的旅客》和《感伤之梦》,其中自译为外语的,只有《晚祷(二)》。这样,罗兰读到的就一定是这首了。
由此证明,罗兰和瓦莱里读到的正是同一首诗。
至于塔尔狄尔读到的作品,其论证非常简单:该信写于一九三○年二月,明言是在《欧洲评论》上读到的,并且“是他从中文翻译过来的”,考察梁宗岱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翻译诗歌,只有《晚祷(二)》是在一九三零年之前,他翻译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书》也发表于一九二九年,却是在《鼓》杂志上;翻译陶潜的《自祭文》发表于一九二九年《交流》杂志,都不是《欧洲评论》,所以他读到的正是梁宗岱自译的《晚祷(二)》。
但这首诗的具体翻译时间还是不可考,可以肯定是在一九二九年一月二十五日之前,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该年初,诗人译好后就迫不及待写信向罗兰请教。
至此,法国三位文学家——其中两位还是世界闻名的大师——都对梁宗岱的自译诗歌《晚祷(二)》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深入探究。
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环境风险。由于水利工程所处的环境系统和所影响的环境区域都是复杂的大系统,广泛地存在不确定性,尾水导流工程的建设活动也同样存在造成潜在危害发生的风险和对沿线居民健康、生态环境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造成损失的风险。如徐州尾水导流工程用明渠运送污水,一旦雨量大造成明渠溢出,就很容易对骆马湖水质造成影响。
二、原文和译文比较研究
先从原文说起。梁宗岱一生作诗不多,只出过薄薄的两本诗集《晚祷》和《芦笛风》,收诗都偏少。前者全是新诗,作于青少年时期,后者多是词曲,作于中青年时代。客观地说,他的诗歌成就不算高,在国内影响也很有限,反不及他的翻译和评论。
《晚祷》以集中同名诗篇命名,足见作者对该诗的珍视。如前文所述,名为《晚祷》的诗篇有二,都是写给同学的,但他心中显然指的是写给钟敏慧的那一篇,他后来选择该篇自译便是明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原文:
晚祷
——呈敏慧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研究在不同的主题引领下获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传统的教科书体系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但总体上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尤其体现在对实践、自由、终极关怀等内容的祛魅化厘清和诠释,从而使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本真面目得以逐步敞显。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既可以体现为不同研究视域的“分殊”,但究其根本,仍然是“理一”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获得了对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的整体性认识和把握,才能获得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应有高度和视域。
我独自地站在篱边。
悔恨而沉思着我狂热的从前,
——To Tsong Ming-Wei.
牧羊儿正开始他野蔷薇底梦。
我独自地站在这里,
主呵,在这暮霭底茫昧中,
痴妄地采撷世界底花朵。
通常,在有钱人的大脑中会先有预想的结果,然后再从结果去逆向思考“目前应该要做的事”;但是普通人的脑中大多是顺向思考,从现在思考到未来,尽可能向前进。所以他们不会知道结果是什么,只是一味紧张地迎接即将到来的结果。
我只含泪地期待着——
祈望有幽微的片红
“以这几个箩筐为界,今晚,筐那边是女知青的地盘,筐这边是男知青的地盘。都听明白没有?”杨秉奎看着一边收拾地上的谷物一边点头的知青们,扬手示意了一下赵天亮:“你过来一下。”
用软件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及表型描述分析,用软件SPSS 21.0对所得数据进行双变量简单相关分析(Bivariate correlation,Pearson法)和通径分析[24](Path analysis)。
不经意地吹到我底面前。
大鸭婆二鸭婆成亲不久,门庭上的新婚对联尚未褪色呢,二狗伢就意外去世了,他是傍晚时分在池塘边洗脚时遭蛇咬了,叫了足足两个时辰后咽了气。
虔诚地,轻谧地
在黄昏星忏悔底温光中
这首诗完全是以东方的语言,写西方的内容。众所周知,祷告是西方基督教的重要内容和仪式之一,不仅有“晚祷”,还有其他时间的各种祷告,祈求上帝保佑、赐福。忏悔也是基督教的主要内容之一,受原罪思想的影响,他们有很深的罪恶感,如果做了什么违背道德和教义的事,更是深受折磨,往往会去教堂向牧师忏悔,求得上帝的宽恕,这样的宗教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另外一个就是感恩,感谢上帝赐予的一切,也是其宗教思想之一。
完成我感恩底晚祷。(梁宗岱,2006:13)
《晚祷》的题目和最后两个字,都是“晚祷”,首尾呼应,像一个循环,其中贯穿了忏悔和感恩,充满西方基督教的情感,集中反映了这三方面的内容。在词汇使用方面,不但“晚祷”“忏悔”和“感恩”都直接出现在诗中,还出现了其他一些相关词汇,如“主呵”“悔恨”“痴妄”“祈望”“虔诚”等等,短短一首小诗中密集出现这些宗教词汇,充分反映了这首诗内容上的西化,也说明诗人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而且他曾就读的培正中学和岭南大学,都是由教会创办的“基督化”学校,宗教气氛非常浓郁,他在一九二三年就曾发表论文《〈雅歌〉的研究》(梁宗岱,2016:207-213),所受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虽然充满基督教的词汇,但诗人要抒发的情感似乎与宗教关系不大,他要抒发的是青春的忏悔,爱情的憧憬,宗教只是一种隐喻罢了。诗是写给女同学钟敏慧的,他们之间有一种超乎同学的情谊,他向她忏悔“狂热的从前”、鲁莽的青春、“痴妄地采撷世界底花朵”,“祈望”她的理解、宽恕。诗人对过去充满“悔恨”,对未来满怀希望,很有“悟以往之不鉴,知来者之可追”的意思。但这一切都表达得很隐晦,若有若无,时隐时现,通过很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特别是一些经典意象的运用,如“篱边”“暮霭”“温软的影儿”“野蔷薇”“幽微的片红”“阑珊的东风”“黄昏星”等,又使诗歌充满某种浪漫的情调和一丝淡淡的忧伤,这些意象和宗教的词汇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既矛盾又和谐、既庄严又感伤、既直白又朦胧的氛围,最终取得非常独特的艺术效果。
形式上,这首诗比较自由,虽然是十四行,但显然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十四行诗,诗人并不是刻意要写那样的诗,因为全诗没有固定的韵脚和节奏,内容上也没有起承转合的安排,刚好十四行应该是一个偶然。
梁宗岱选择这样一首诗译成法文,并非偶然。他深谙中西文化,早年在培正中学就浸润在浓郁的基督教文化中,此时已在欧洲生活几年,更是如鱼得水,完全融入了西方文化,他清楚西方特别是法国的诗歌品味和艺术审美,清楚他们需要什么,应该把什么翻译介绍给他们。而且这首诗确实是他早期创作中的佳作,他自己特别钟爱,甚至寄托了某种情结。
现在来看他自译的法文:
Offrande du soir
互望了一会后,我觉得在略显空旷的公车中当唯一站着的人实在很怪,便继续往车尾跨出一步,然后把书包和袋子放上行李架,在她右侧5 0公分处坐下。
给春暮阑珊的东风
—— à Tsong Ming Wei
Je suis seul, debout près de la haie.
Dans l’obscurité du crépuscule, Seigneur, les douces ombres silencieusement vont et viennent, tandis que le berger commence un songe d’églantine.
Seul, debout ici, je regrette et contemple mon passé passionné, quand, fou, je cueillais les fleurs du monde.
En pleures, je n’attends qu’un pétale délicat, soufflé sans dessein par le vent langoureux du printemps tardif.
Avec lequel, dévotement, solennellement, à la fervente et pénitente clarté de l’étoile du soir, j’achèverai ma prière vespérale. (梁宗岱,2016:239)
这个译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式上的改变,一眼就能看出来。原文是分行的自由诗,译文走得更远,变成了散文诗,不再讲究分行,当然也没有固定的韵律和节奏。是不是译文完全不忠实于原作了?仔细对比阅读两个文本,发现内容上非常忠实,完全传达了原诗的内容,没有任何遗漏,原诗的一个独立意群,被诗人译为一个独立的段落。他这种忠实尤其体现在副标题的处理上,本来这个副标题就可有可无,去掉了并不影响诗的意境,甚至更能增加诗歌的朦胧和美感,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尤其对法国读者而言,这个副标题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但诗人还是忠实地保留了下来,这与他后来的翻译观是一脉相承的。
运用APDL由底向上建立压铆连接的参数化模型。选取PLANE182单元,设置关键字KEYOPT(3)=1。选择材料模型,根据压铆螺母和连接板件的材料特性设置相关参数。然后,使用自由网格划分和映射划分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同时对压铆接触位置的网格进行细化处理以增加分析的准确性,其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至于译笔, 大体以直译为主。除了少数的例外, 不独一行一行地译, 并且一字一字地译, 最近译的有时连节奏和用韵也极力模仿原作——大抵越近依傍原作也越甚。这译法也许太笨拙了。但是我有一种暗昧的信仰, 其实可以说迷信: 以为原作底字句和次序, 就是说, 经过大诗人选定的字句和次序是至善至美的。(梁宗岱,2007:74)
综上所述,家具漆膜附着力的测试各要素是一环扣一环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最后结果的评定。测试步骤中,使用刀具划透漆膜而不伤到基材的掌握和漆膜脱落面积的计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相关设备的辅助。因此,实现各环节的可操作性,一方面需要在掌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在测试中,或制修订标准、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可在通过验证的基础上大胆采用现有的科技设备,减少试件制作程序、减轻制件强度,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使家具漆膜附着力的评定更加的科学可控。
当然,这首诗的自译,在词序和语序方面还是有所调整,那主要是因为两种语言之间天然的差别,不如此就不符合法语规范,就不可能成为一首自然而流畅的法语诗歌,也不可能得到瓦莱里和罗曼·罗兰的赞扬。
作者简介: 周常青,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庆阳中心学校,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那他为什么要在形式上作那么大的改变?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内容和形式难以统一,原诗一行的内容,译成法文未必也刚好一行,可能太长或者太短,有时一行可能译成两行,有时两行又可能译成一行,需要打乱、重组,他又要保全原诗内容,难以兼顾;其次是法国有很好的散文诗传统,从贝尔特朗到波德莱尔,再到兰波,散文诗成就卓著,已为法国读者喜闻乐见,梁宗岱必定了解这个传统,也许认为这样的形式更容易被法国读者接受;再次是早期的影响,梁宗岱早年就很喜欢泰戈尔的散文诗,还曾在一九二一年翻译过《园丁集》中的一首,名为《他为什么还不回来呢?》(梁宗岱,2016:83),成为他翻译得最早的外国诗歌。不但如此,他还动笔写过《小溪》《秋痕》《归梦》《夜的梦痕》等散文诗。另外,他到欧洲游学后,最早的法译汉作品——《阿美尔的一则日记》(梁宗岱,2016:226)——也是一首散文诗,时间是一九二六年,当在他自译《晚祷(二)》之前。
三、英译本分析
更令笔者惊喜的是,就是这首《晚祷(二)》,梁宗岱还把它译成了英文,发表于法国另一文学刊物《鼓》(Tambour ),时间是一九二九年二月,比法译本发表时间稍早。但这两种译文究竟哪一种先译,目前还难以认定,因为发表时间不一定就是具体的翻译时间。可以肯定的是,就目前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梁宗岱是迄今唯一一个把自己的诗歌自译成两种外语的中国诗人,这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数量不多,但已经创造了奇迹。现在来看这篇译文:
Vespers
温软的影儿恬静地来去,
I stand alone by the hedge.
In this dimness of the twilight, Lord, soft shadows silently come and go, while the shepherd begins his dream of the wild rose.
Standing alone here, I regret and ponder my passionate past, when I madly plucked the flowers of the world.
In tears, I am only waiting for a delicate petal, carelessly blown by the languid wind of the late spring:
With it, solemnly, devotedly, in the warm penitent light of the evening star, I shall complete my evening prayer. (梁宗岱,2016:240)
把它和原文及法译本细细比较,便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首先是同样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使其在形式上更接近法译本而不是原文;其次内容上仍然非常忠实,很多时候真是忠实到了“一字一字地译”的程度,副标题也还是保留了;最后无论法译本还是英译本,在处理第四节时有惊人的相似,原诗四行:“我只含泪地期待着—— / 祈望有幽微的片红 / 给春暮阑珊的东风 / 不经意地吹到我底面前”,法译本译为两行,英译本也是两行,“含泪”一词,法译为“en pleurs”,英译为“in tears”,都处理为副词短语放在句首,同样地,两个译文都没有译“祈望”一词,都抹去了“东风”中的“东”。
笔者一开始认为这两种译文都是从中文直接翻译过去的,但看到两种译文如此相似,笔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不是这样简单,仔细分析其实存在以下几种可能:从汉语译为法文,从汉语译为英文;从汉语译为法文,从法文译为英文;从汉语译为英文,从英文译文法文。这几种可能都是存在的,究竟是哪一种,现在已很难考证,这也是同时将自己的作品译为两种外语的特殊难题。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种译文完成的时间相距不远,甚至可能就是连续完成的,因为他们之间太相似,而且发表的时间很接近。当然,笔者还是倾向于认为两种译文都是直接从汉语翻译的,至于英法文本之间的相似,那是两种语言天然的接近,都属于印欧语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词汇、语法、句法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同时都与汉语有天壤之别。
四、自译动机探析
梁宗岱既然已经熟练掌握了英法文,为什么不直接用这两种语言创作,而是去翻译自己的少作?这是一个大问题,要知道,在当时的诗人中,还没有人从事这样的翻译实践,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尝试这只螃蟹的现代诗人,卞之琳和穆旦的自译实践都远在他的后面。我们现在只知道卞之琳和穆旦的自译,只研究卞之琳和穆旦的自译,这是极不正常的,也是不公平的。
在笔者看来,他之所以翻译自己的诗歌,首要的原因是早在出国之前,他就已经停止了创作,而停止的原因,据他自己后来在《试论直觉与表现》中是这样说的:“无论情感生活如何丰富,如何蓬勃,除非有深厚的艺术修养,纯熟的技巧,正如没有机器的火力,无论如何猛烈,必定漂流消散于大气中,至多能产生一些不成形的浅薄生涩的果,所以在赴欧前一年,我毅然停止了一切写作的尝试”(梁宗岱,2003:330)。他对自己的少作持否定态度,认为除少数几首[《晚祷(二)》即其中之一]之外,大多只是一些纷乱的意象而已,“一些不成形的浅薄生涩的果”而已。他决心停下来,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创作技巧,广泛阅读,博闻强记,这也是他去欧洲的主要目的。到了欧洲,他也没有贸然下笔创作,而是一方面努力学习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一方面深入研究法国诗歌,特别是以瓦莱里为首的象征派诗歌,广泛阅读欧洲文学作品。
其次,正如梁宗岱的传记作者所分析的,“梁宗岱对法文写作非常认真小心,不像某些人那样,一下子便直接以外文写作,而是从翻译入手,采用极为严格的逐字对译”(刘志侠、卢岚,2014:275)。他既然对母语写作都那样小心谨慎,对外语写作更是如此了。根据刘志侠和卢岚编订的年谱,考察他在欧洲的文学活动,确实是从翻译入手的。他到巴黎结识瓦莱里之后,很快开始翻译他的《水仙辞》,虽然是法译汉,但肯定会加强他对法语的理解和掌握,然后结识法国作家普雷沃,经常一起讨论中国诗歌的法译,并且合译了部分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自己开始翻译陶潜诗选,也翻译了几首自己早年的诗作。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和训练之后,他才写了有限的几首法文诗,足见他的审慎。
但是,作为一个早已在国内小有名气的诗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诗人身份,更没有忘记自己的艺术追求,他要展示自己的才华,要在法国重塑自己的诗人身份,必须发表诗歌。鉴于他对诗歌艺术的敬畏,对外语写作的审慎,反复掂量之后,决定翻译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而不是贸然用法语创作。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很明智的,这首独特的自译诗歌很快获得法国文坛的认可,特别是瓦莱里和罗曼·罗兰的高度赞扬,更是对它自身价值的永久肯定,奠定其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
胎膜早破、脓毒性流产、绒毛膜羊膜炎、胎儿先天性肺炎和宫内死胎等[1];新生儿GBS侵袭性感染可导致重症肺炎、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3年至2016年孕妇GBS感染或定植情况及耐药特征,以期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GBS的有效防治,现报道如下。
五、结语
梁宗岱的《晚祷(二)》一诗,虽是他的最爱,也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但在国内的影响还是很有限,毕竟这样一首小诗,分量终究不够。就是从形式、技巧和内容这些方面看,也没有明显的突破,没有太大的创新,因而没有对当时的诗坛形成很大的影响,流传也不广泛,算不上新诗的名篇,也没有成为经典。但就是同一首小诗,由诗人自己翻译成外文发表后,却得到瓦莱里和罗曼·罗兰的高度赞赏,也赢得其他法国作家的认可,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在法国重建了他的诗人身份,为以后进一步的翻译和创作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特殊现象耐人寻味,正应了那句中国老话:墙里开花墙外香。
参考文献:
黄建华. 2013. 梁宗岱传[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梁宗岱. 2003. 梁宗岱文集[M]. 马海甸,编.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梁宗岱. 2006. 梁宗岱选集[M]刘志侠,卢岚,编.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梁宗岱. 2007. 译诗集《一切的峰顶》序[C]∥海岸,编. 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梁宗岱. 2016. 梁宗岱早期著译集[M]刘志侠,卢岚,主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志侠,卢岚. 2014. 青年梁宗岱[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 I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962(2019)05-0119-09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诗人翻译家研究”(2015ZC037)
作者单位: 周永涛,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 563002
责任编辑: 许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