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资本市场 重估中国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中国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际上,一场重估中国资本市场价值,进而重估中国价值的重大动向,从去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就已经全面启动。特别是对那些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投资者来说,这不只是在修补历史性遗漏,更是在开辟更美好的明天。因此他们期望甚高,去年以来QFII增加额度的申请,令中国有关部门应接不暇。
如今一年过去了,这场从资本市场向外延伸的价值重估运动,正在进入一个阶段性收官期。当初越是坚定看好中国价值、介入资本市场的海外投资者,现在获得的利润回报越是充分。而当初对进入中国犹豫不决者,现在则只有想方设法加速推进,生怕错过了中国列车。
由此带动的,就是巨额的海内外资金加速流入股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10月份金融运行报告,各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余额为6042亿元,比上月增加2161亿元。进一步分析则显示,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一些城市的房地产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面对今年房市调控力度加大,逐步将资金退出房地产业,转而进入刚刚恢复上涨的A股市场。
与众多有些盲目的入场资金相比,不少海外投资者却是有备而来,他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恰当价值进行了充分重估,在股票选择和投资回报上明显高出一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显示,今年10月份QFII的A股基金平均总回报达到4.9%,明显高于中国内地股票型基金的3.67%和进取型基金的2.34%,至此,QFII管理的基金已连续两个月领先中国内地同行。
这多少表明,在重估中国资本市场价值方面,海外投资者似乎比我们少一些惯性,多一份理性。因为此前多年的政策性限制,他们没赶上资本市场初级阶段,失去了不少财富暴涨的机会,但他们赶上了一个资本市场改革重生的发展阶段,得以更好地利用其市场经验和投资理念,在不断壮大的中国资本市场发现价值,持续增长。
而他们所看重的,应当不仅是资本市场本身的得失,而是整个中国的价值。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投资是信心的温度计。无论外资还是内资,重估中国资本市场,就是重估中国的今天和明天。仍在接受法庭审讯中的顾雏军、张海、周益民等资本玩家,代表着一个混乱时代逐渐成为历史;仍呈上涨态势的各类优质上市公司,则预示着一个蓝筹狂欢时代不期而至。
因此重估中国价值,绝不只是资本市场上的盈亏算计,而在成为难以阻止的新浪潮。我们期望更多投资者梦想成真。同时,也要提醒大家,中国资本市场一如累疾并发的大病患者,治疗效果虽不断好转,但毕竟病体初愈,种种孱弱和缺失所隐含的风险,仍然需要时时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