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全面培养并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_张文涛

浅谈怎样全面培养并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_张文涛

辽宁省朝阳县南双庙镇中心小学 122000

全面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是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活动的单一,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对较低。如何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习。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例如:收集家乡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学生通过实践明白哪些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加深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从而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农村孩子,对农作物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有深刻的印象,不像城里的孩子只停留在熟悉的物质的表面。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乡村特有的生活和识字结合起来。

3.要积极挖掘社会课程资源。

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开放性的,它有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

如在学习十一册口语交际《小记者》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这样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教学中把朗读落到实处

《新课标》明确指出:“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朗读几乎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既能帮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主旨,又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朗读教学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1.在朗读时把吟诵和品味相结合。

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吟诵与品味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例如《桑娜》一文中,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感受桑娜复杂的心情,体会桑娜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

2.在朗读中合理展开联想与想象。

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

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澜、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因此,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农村小学大多没有太多图书,即使有,也大多内容陈旧,不适合学生阅读,更别提有图书馆。而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和家长的认识跟不上,也没有几本课外书籍,农村小学生基本是无课外书可读。而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进行大量的阅读是不行的。学生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培养语感,增加语言积累,完成语文的三维目标。因此,一方面,学校应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给学生购买图书;另一方面,家长也应为孩子购买一些课外书,让学生有书可读。老师也可以在任教的班级成立一个“图书角”,书的来源:一部分从学校借来的图书;一部分学生自愿从家中拿来与同学共享的图书,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由阅读“图书角”中的图书。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捐一获十”活动,倡议每个学生都捐出一本书,这样如果全班有三十余名学生就会捐出三十多本书,所有学生把这些书都认认真真地读一遍,就等于自己有了三十多本书。而家长又能完全承受得了每个学生捐出一本新书的花费,这种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效果很好。

为了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教师可以在每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体会和收获,并讲述所看书籍中的动人故事,朗诵所看书籍中的精彩篇章。每周还开展摘抄或读书笔记展评,对学生摘抄所看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所写的读书笔记,定期进行展览评比,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论文作者:张文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浅谈怎样全面培养并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_张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