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亟待解决的难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叶利钦论文,对策论文,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叶利钦历经险阻闯过了总统大选关和心脏手术关,使俄罗斯国内政局基本保持了稳定。但是,目前俄尚存许多不确定因素,上层权力斗争激烈,经济形势未见好转,人民不满情绪增加,国际环境不利等等一系列难题仍困扰着叶利钦,使其举步维艰。预计今年叶利钦将采取一些措施,力争改变现状,以巩固其执政地位。
一
当前,俄罗斯国内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堆积如山,叶利钦面临着几大难题亟待解决。
(一)上层政治矛盾尖锐,不易调和。总统大选后,俄罗斯的政治矛盾由当局与反对派之间的斗争转为当权者内部的争斗。列别德被叶“招安”后目中无人,与丘拜斯、切尔诺梅尔金关系不融洽,遂被叶逐出克宫,成为昙花一现的人物。此后,总统办公厅与政府的矛盾逐渐突出,互有猜忌。如何处理好这“左膀右臂”的关系将令叶利钦十分头疼。另外,立法与执行权力机构的矛盾难以调和。本届议会成立以来,与总统和政府磨擦不断。1月初,叶利钦总统患肺炎再次住进医院,这给俄共向叶展开新一轮政治攻势提供了契机,他们强烈要求叶下台。目前,根据俄共的提议杜马已将弹劾叶利钦总统的提案列入下院初步议程,虽然这一提案很难通过,但反对派可借此削弱叶的影响力,提高自己的士气。由此可见,叶健康状况不稳定将成为反对派经常向其发难的缘由之一,也是导致俄政局动荡的主要因素。此外,反对派还将利用经济危机、社会风潮、政权涣散等问题继续给叶出难题。
(二)经济未见转机,已危及现政权的稳定。俄经济转轨5年来,由于经济改革政策失当,加之政治斗争频繁,领导人无暇顾及经济,特别是车臣战争和去年总统大选耗资巨大,给经济带来雪上加霜的打击,致使俄经济仍未走出困境。据俄官方估计,截至1996年底,国民生产总值下降5%,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国家税收缺口大,国库空虚,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已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在此情况下,于去年底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全国性大罢工,罢工者甚至提出了要求政府下台的政治口号,有的甚至还冲击地方政府。
经济危机的加深,造成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目前,犯罪现象和恐怖活动遍及全国,渗透官场,盘根错节,十分严重,成为俄一大顽症,已影响到社会稳定,并制约经济的发展。仅1995年各类犯罪案件就达275.6万件,相当于1990年全苏联犯罪案件的总和。首都莫斯科的恐怖活动频频发生,人民生活已无安全感。对于这种危及社会治安的现象,俄既缺少有效措施,又无足够资金。据内务部长库利科夫称,1996和1997两年打击犯罪资金需58万亿卢布,而目前俄财政捉襟见肘,难以筹集。这使叶利钦整顿秩序的希望渺若烟云。
(三)地方独立与自主的势头难以遏制,与中央矛盾加深。刚刚结束的地方行政长官选举进一步加强了地方机构的独立性,改变了过去总统委任行政长官的做法,使叶利钦失去了对地方的垂直控制,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驾驭能力。新任地方行政长官将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向联邦中央谋取更多的经济自主权。俄共在地方选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所控制的地方政权与中央的矛盾将难以调和。同时,俄共等反对派通过此次选举进入议会上院,从而打破上院人员组成有利于叶的局面。反对派很可能在上院和下院联手,共同向叶施压。车臣是俄地方闹独立的典型。虽然去年8月底俄车签署了和平协议,使燃烧两年的战火停熄,但俄车之间围绕车臣政治地位这一关键问题无法解决。车臣方面一直坚持它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和“国际法主体”的立场;即将在车臣举行的自由选举很可能产生一个与联邦中央相抗衡的合法政府;车臣反政府武装在军事上仍有一定的实力,且受到穆斯林世界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车臣政府权力日益坐大,威胁俄国家统一。目前,俄向车臣提供一些经济上的优惠政策,已被其它共和国所注视,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
(四)军事预算不足,实力受到严重削弱。俄罗斯继承了苏联85%的军事潜力,目前只剩下35%—40%左右的军队和舰队,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预算资金。军费的严重短缺无法保证军备和军队训练的正常进行,加之装备落后,致使俄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截至去年10月已拖欠军饷达5万亿卢布,致使军人的生活无法保证,士气低落,军内犯罪现象严重,盗窃武器、倒卖军火案件屡有发生。俄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警告说:“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准备程度和作战能力已接近临界线,一旦越过这个界线,将导致无法预知的灾难性后果。”[①]
(五)拓展外交领域效果不佳,国际环境不顺。近年来,俄罗斯在外交领域一直在寻求发挥其大国应有的作用,但始终没有打开局面。(1)无力阻止北约东扩进程。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磨擦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双方矛盾更加突出。北约不顾俄的强烈反对,继续推行东扩计划,并已着手吸收新成员,俄采取的种种对策都未奏效。(2)对独联体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由于俄国力衰退,某些独联体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依赖性减少;加之西方拉拢、离间独联体内的重要国家,使独联体一些国家对俄的离心力有所加强,俄谋求的独联体一体化进展不理想,使俄联合独联体抗衡北约的计划不易实现。(3)开展亚太外交收效不大。目前,俄试图打开东方外交局面,特别希望进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但目前还难以如愿。中美、美日、中日等亚太大国间关系的调整,以及西方各国对亚太市场的争夺对俄的压力日益增大。
二
目前,叶利钦仍处于手术后身体康复阶段,面对国内的复杂局面和越来越多的问题,他有改变现状的想法,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看来,保住地位、维持现状、不出大乱、得过且过是叶的主要执政心态。预计今后在国内外事务中他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政治上“和”字当头。新年伊始,叶利钦就宣布将十月革命节改为“和谐和解日”,将1997年命名为“和谐和解年”。可见,“和谐、和解与和睦”这一思想将成为他当前的治国基本原则:在执行权力机构内部,继续运用“人事杠杆”维持领导层的权力平衡;与立法机构(国家杜马)以和为贵,同杜马主席建立磋商机制,发挥总统、总理、议会上下两院主席组成的政治协商委员会作用,提高杜马在国家决策中的地位;与久加诺夫等主要政治反对派领导人会晤,征求并采纳其合理意见;最近叶又因健康问题受到反对派攻击,叶及其班子称,议员借总统生病而提出弹劾总统议案“违反宪法”,并且,叶尚未全愈就很快出院,借此来稳定政局和民心。
(二)适度调整经改方针,防止经济问题政治化。切尔诺梅尔金总理指出,1997年的唯一目的和意图是向“生存经济”过渡。政府将主要抓发展生产、增加投资、改革经济结构三个问题。另外将加强社会保障、整顿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列为政府的当务之急。政府已采取措施建立税收紧急委员会,用强制手段增加财政收入;许诺在近期补发拖欠的工资和退休金;增加社会福利;健全法制,增加量刑力度,加大对护法机关的财力与物力支持等。
(三)加强控制地方政权,在车臣问题上采取拖延战术。鉴于地方行政长官由总统任命被地方自由选举所取代,反对派又掌握了部分地方领导权。因此,叶利钦已表示,愿与所有新任地方首脑进行“建设性合作”。同时叶又向地方派驻总统代表,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监督和控制。对于车臣问题,叶自知在任期内难以彻底解决,便寄希望于车臣不再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采取让步措施以维持现状:宣布联邦法律和车臣法律在车臣同时有效;在车臣自由选举前撤出全部俄军;签署“临时协议”,给车臣拨款,帮助其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拟建立车臣自由经济区,向车提供更多的经济自主权。
(四)进行军队改革,建立职业化军队。几年来,俄军改革步伐缓慢,加快改革进程、提高军队威望将是叶第二任期内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严格精减军队机构及武装力量人数在俄军领导人中已达成共识,但裁军具体数量仍在讨论之中。军队改革的措施还包括:增加军费开支,在政府预算中优先向军队拨款,资金流向主要偏重于科研和试验设计工作领域,重新装备俄军和舰队;建立职业化军队,挖掘军事潜力,提高军人素质和战斗技能;提高军人待遇,优先发放拖欠的军饷,以稳军心。
(五)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大国加强磋商。面对西方的挑战和压力,叶利钦不甘心丧失大国尊严,对西方点头称是,但由于俄国力衰退,在处理重在国际问题和与西方关系上,叶不得不采取“理智和政治协商”的原则。鉴于北约东扩势在必行,叶在加紧与美、德、法等国领导人会晤的同时,加快独联体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期带动政治、军事一体化的发展,维护俄在独联体范围内的盟主地位,尽量减少东扩给俄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进一步增进与中国、日本等亚太大国的交往,为进入亚太市场创造条件。
注释:
① 俄塔社—莫斯科1996年11月12日俄文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