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中学效应、国际分工格局和动态比较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比较优势论文,格局论文,效应论文,中学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言和文献综述
干中学效应首先由Arrow提出,指在生产和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外溢。沿着Arrow的思路,后续研究开始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并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拓展:一类研究基于内生技术变迁模型研究技术溢出的范围、作用大小及其动态影响;另一类研究方向则着重于干中学效应产生和发展的机制,并系统分析投资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中的干中学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根据Aghion等的最新总结,干中学效应即次级创新,属于内生技术进步的两种根本渠道之一。
对于发展中国家,干中学效应在开放经济背景下更加复杂,并最终对技术进步产生两面性效应。其促进机制主要如下:第一,技术差距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和生产中获取干中学效应。Chuang(1998)和Ben-David和Loewy(1998)分别在理论和实证上指出干中学效应和技术外溢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并促使其向发达国家收敛;第二,后发国家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所产生的国内干中学效应会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加强。Long和Wong(1997)提出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和要素积累作为互补品,可以在开放经济中扩大干中学效应的基础,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更多文献指出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干中学的抑制作用,其中“贸易分工格局锁定”产生的负面效应尤为重要。Krugman(1987)首次明确提出这一思想,认为发展中国家会在国际贸易分工中被锁定于低技术水平的生产。Lucas(1988)则进一步指出初始要素禀赋会锁定贸易模式,具有较高初始知识存量的发达国家会在动态均衡中比发展中国家取得更快的技术进步和收入增长。Stokey(1991b)认为,由于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低质量产品的锁定效应,从而进口而不是试图生产高质量产品,因此抑制其干中学效应。Young(1991,1993)则通过引入“产品生命周期”说明,开放经济中的国际产业转移和产品生命周期使干中学效应较强的阶段处于发达国家,而干中学效应较弱的标准化阶段才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后者获取的技术进步有限。Grossman等(1990,1991a)、Matsuyama(1992)、Lucas(1993)、Mano(2003)等文献也总体认为,虽然贸易会通过模仿、外溢等途径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起到推动作用(相比较于封闭经济),但是从长期发展过程看,开放经济会强化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有比较优势,使之专业化生产技术含量较低、质量较差的产品,从而对其长期技术进步产生抑制。Redding(1999)则明确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的概念①,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与动态比较优势密切相关,而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不是静态贸易利益,而是动态比较优势。
本文以Redding模型为基础,纳入Young(1991,1993)等所提出的干中学效应、产业间溢出、技术溢出边界等因素,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对国际分工格局的锁定效应和动态比较优势进行理论分析和参数模拟,阐明影响发展中国家开放经济增长轨迹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本文与Redding所不同的是,后者更加侧重于分析动态比较优势的变迁和政策干预的效果;本文则着眼于对影响干中学效应的各类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动态考察,认为高科技部门的干中学效应强弱、行业间溢出效应大小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十分关键。
二、学习效应、技术外溢和经济增长
(一)基本模型
本文考虑一个李嘉图两国经济模型。本国为发展中国家,外国为发达国家。基本情形如下②:
(3)式具有的含义:当(3)式成立时,本国在封闭经济下的福利增长率大于开放经济下的福利增长率。虽然进入开放经济之初会取得静态贸易利益,但本国长期福利可能因为增长速度变慢而受损。
2.同时存在产业内溢出和产业间溢出。前文假定技术仅存在产业内溢出。但经验表明,技术和干中学效应存在产业间溢出是现代生产技术,尤其是分工日益深化、产业链环节日益增多的普遍现象。当干中学效应同时在产业内和产业间存在时,某产业劳动生产率会因全部产业的累计产量上升而增加。
在同时存在产业间、产业内溢出的情况下,干中学效应有了很大的改变。可以推知,此时本国在封闭经济下的增长率不再是一个固定系数,而是随着当前累积产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即,此时本国代表性消费者的福利增长率为
将(4)式同(1)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同时存在产业间溢出情形下,本国封闭经济下的增长率多出两项z产业和h产业之间的交互溢出效应。在其共同作用下,产业间溢出对非专业化生产的封闭经济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开放经济下,由于各国从事专业化分工,所以并不能享受到产业间溢出的额外利益,所以,此时开放经济下本国代表性消费者的福利增长率仍如(2)式所示,。在同样初始条件下,封闭经济的未来福利超过开放经济的可能性增加。
3.干中学效应存在部门差别。
根据Young(1991)等,干中学效应在不同产业间存在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各产业内的干中学效应(即技术溢出效应)不同。一般情况下,处于技术前沿的高科技产业存在较大程度的干中学效应,而处于产品技术标准化,发展中国家可以普遍生产的低科技产业干中学效应较低。一般而言,可以认为对产业内溢出有。第二,产业间干中学效应不同。可以认为,低科技产业可以从高科技产业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即。将这种差别纳入到本模型分析中,本国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下的福利及其增长速率将产生很大的变化。表1总结了(1)(4)式所述均衡及低科技产业不存在产业内溢出的极端情形。
表1 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增长率的比较
三、静态贸易利益同动态比较优势:比较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当把产业内干中学效应、产业间干中学效应及其差别都考虑进开放经济时,国际贸易会显著影响一国的技术进步和福利动态增长轨迹,从而不仅仅产生水平效应,更进一步导致增长效应。具体来说,这种增长效应来源于以下渠道:第一,通过改变一国某产业的累积产量来改变该国从中获得的产业内干中学效应;第二,通过改变一国的生产分工模式来影响该国从产业间获得的产业间技术溢出。在上述两种机制同时起作用的情况下,一国从开放经济中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动态收益,但也有可能导致增长率反而低于封闭经济,从而恶化其长期福利的可能性。
其中,人口规模、干中学效应在产业内部、产业间的不同表现程度对一国在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下的福利增长率起到重要作用。由表1可推知,当较小时,本国在封闭经济下的增长率有可能超过开放经济下的增长率。为了更好地分析不同因素对一国经济增长轨迹的作用,本文基于前文模型分析对其进行参数模拟(参数赋值说明见表2),得出不同参数情况下本国封闭经济、开放经济的福利增长轨迹。
表2 各种不同情形的参数赋值及含义
在所有情形中,开放经济的起点效用水平不低于封闭经济⑤。在本国低科技产业无溢出。高科技产业学习效应较外国更强的情形中(如Fig1所示),本国封闭经济的增长速度较开放经济更快,以从较落后的起点达到反超;类似的起点落后、随后反超的情形还包括本国只在高科技产业存在技术溢出的情形(Fig5)和两个产业都同时存在产业内、产业间溢出的情形(Fig6)。而在本国两个产业同时存在干中学效应,且本国人口规模很大时,本国封闭经济的效用水平可以一直高于开放经济,如Fig2所示。而当本国人口规模、高科技产业干中学效应相较外国不突出,低科技产业也存在于中学效应时,开放经济效用水平则始终高于封闭经济,并且呈现发散趋势。以上进一步印证了前文对封闭经济、开放经济增长率的比较分析。具体来说,一国福利增长依赖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本国与外国技术差距的大小。如果越大,外国在高科技产品上的技术水平比本国越先进,那么本国参与开放经济获取的利益就会越多。相应的,此时在封闭经济下,由于无法享受国外高技术水平带来的溢出效应,经济增长率相应较低。
第二,本国国内各行业干中学效应的强弱。这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产业内干中学效应的大小,即的大小。当本国从高科技产品生产即h产业获到的溢出效应越大,而从低科技产业中得到的溢出效应越小时,本国封闭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开放经济增长速度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说,本国在开放经济下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机会成本是放弃本国在高科技部门的生产及其干中学效应。因此,高科技产业的干中学效应越强,本国进入开放经济的成本越大,虽然在开始获得静态贸易利益,却可能被封闭经济在未来反超。另一方面是产业间干中学效应的强弱,即的大小。当产业间溢出效应越大时,本国就越能享受到多种产品同时生产的利益,而专业化分工的相对收益就会减弱,本国封闭经济下的福利增长率就越可能超过开放经济下的福利增长率。
第三,本国和外国高科技产业干中学效应的对比。如果本国从高科技产业获得的干中学效应超过外国从高科技产业获得的效应,本国在封闭经济下的增长率比其在开放经济下的增长率就可能越高。因为此时在开放经济下,本国是通过国际贸易间接享有外国高科技产业的干中学效应;而在封闭经济下,本国直接获得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干中学效应。
第四,人口规模差异。当本国人口规模越大,外国人口规模越小,本国就越可能在封闭经济下通过累计产量增加而获得相对更快的增长速度。当然,除了人口规模,同样作为人口因素的消费者偏好也会对不同经济情况下的增长率起到影响作用⑥。
四、结论及启示
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开放经济中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非只有收益没有风险。虽然国际贸易产生的静态福利效应、学习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对一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都大有裨益,但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其被纳入到国际分工中的机会成本,即丧失并可能永远丧失进入高科技行业生产并学习的机会。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发挥比较优势和获取潜在优势之间的两难选择,也是一个在当前利益和未来发展二者间的权衡取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关系与其说是相互依存,不如说是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单方面依赖,但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参与开放经济的前景的确存在不确定性。
本文通过对干中学效应、产业间溢出的考察,并对各种可能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情形下的不同增长轨迹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结论,并更加全面和直观的表明了不同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所起到的作用。在上述模型假定条件下,一个具有较大人口规模,且在高科技产业学习上具有相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专业化分工会使一国的长远福利受损,而在封闭经济下,各产业的产出协同作用则会给一国带来更为长远的利益。虽然本文的参数模拟分析表明,在许多情况下,本国封闭经济的福利水平都最终高于开放经济的相应水平,这并不表明本文反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和开放经济。本文着重于强调干中学效应、产业间溢出、人口因素在一国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考虑到中国正属于经济规模较大、产业体系较为完整、具有一定科研实力和较强潜力的发展中大国,更加重视干中学效应和技术溢出,培养现有各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的作用,区分本国同外国在不同产业上学习能力的不同,并针对性地对高科技产业进行适当的科研投入鼓励和产业支持,则会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有益影响。
注释:
①当一国在时点t上关于i部门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比其他国家较高,即该国关于该部门生产的动态机会成本较他国较低时,该国在时点t上关于i部门的生产活动具有动态比较优势。
②外国经济同本国的经济的唯一区别在于各参数的不同。下文用*表示外国经济中的参数。
③变量上标I表示开放经济情形,下文与此相同。
④此时外国高科技产品生产的干中学效应通过国际贸易间接传导至本国,使得本国实际消费增长率变化。
⑤开放经济的静态利益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前提。
⑥具体来说,β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增长率。这属于需求因素,本文不对其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