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满族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贡献_满族论文

论满族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贡献_满族论文

论满族精神及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满族论文,精神论文,中华民族论文,贡献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14)04-0034-05

       满族从长白山走向中原,民族共同体形成之际迅速崛起,创造辉煌过程中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和宝贵的历史财富,即“满族精神”。“满族精神”是一部经典,具有厚重的当代价值。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满族精神”开启了有清一代巍巍大国辉煌文明,积淀了今朝各民族同胞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动力。“满族精神”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自强进取的奋斗精神;继承与开拓并举的创新精神;巴图鲁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对我们今天有重要的镜鉴和启迪作用。

       一、自强进取的奋斗精神

       满族自强进取的奋斗精神每每被史家所提及,著名的明清史学家孟森先生研究清史后十分感慨地说:从肃慎、靺鞨、女真到满族,绵延二千年,三有其国(建立渤海、金、清)。满族早期皆生存于我国东北边陲恶劣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自古以来铸造了满族克服困难通往直前的勇气和毅力。历史证明“三有其国”,每次都从弱小受压迫的境况起家。最初的肃慎仅为向中原王朝朝贡的渤海,享国228年,曾被誉为“海东盛国”,繁盛时期其疆域已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两岸、鞑靼海峡沿岸及库页岛,东至日本海岸,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南至朝鲜咸兴附近,幅员辽阔,国势强盛。被辽灭后,为不留遗患,辽采取了灭绝根基的迁毁政策。迁居辽东、辽西、昭乌达等地的渤海遗民总计94000余户,而契丹灭渤海后所得的103座城池在这次迁移中多数被焚毁,其惨烈由今天渤海遗址即可推断。但其遗留在原地的残民几经繁衍融合改族名为女真,189年之后,1115年完颜阿骨打反辽得胜,建立金国。金国占取中国半壁江山,建都北京,从此开启了北方少数民族突破长城经济文化分界畛域的先河。再从金被元灭亡后到努尔哈赤,女真人始终偏居东北一隅,生活在森森草莽之中。民族学家谓之为渔猎民族,旧封建史书谓之为“蛮夷”,皆形容其经济生产方式落后,不习中原文化。而努尔哈赤却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反明,1616年建立大金,1635年皇太极建立大清,更族名为满洲,1644年顺治率八旗大军入关,清王朝建立全国统一政权。既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时间最长久的王朝。在这沉重而激情的岁月里,最让历史感动的是,满族(女真人)兴起于辽、明两代时,面对的对手都是正统的王朝统治者,具有经济文化、军事、人口等各方面压倒的优势。而满族(女真人)依靠自强进取和独立向上的民族精神,发挥昂扬勇敢的民族斗志,遇强更强,遇挫不折。最终转小为大、化弱为强。历数中国二十四史,记录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可圈可书的王朝有20个,但正史有书或正史不书的族群却无以数计,唯有满族“三有其国”,这就是一种可歌可泣、自强进取的民族精神。当时“将士各欲建功,一闻攻战,无不忻然。功必争前,战则奋勇,威如雷霆,势如风发。凡遇战阵,一鼓而胜”已成为满族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世界上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唯有中国延续至今。原因有多种,但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边地域及多种族族群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而铸造凝聚力的正是自强进取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纷纷崛起的众多少数民族政权无一例外的都经过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拼搏过程,不甘心落后,向往中原,尽管战争带来了血与火的灾难,但从历史发展的长远看,延续了华夏文明,并将华夏文明发扬光大升华为中华文明,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而满族“三有其国”的自强进取精神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二、继承与开拓并举的创新精神

       开拓与创新是发展的两个动力,当史家及后人总结满族崛起的历史经验时无一不提及于此。从满族崛起的历史来看,继承与创新二者中继承是前提,创新是发展,只有将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才能产生强大动力。继承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的历史:满族及其前身女真人崛起时,中原王朝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国家治理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经验,在当时历史时期代表了一种先进。另一个是满族自身的文化传承。将中国历史与满族自身文化有机结合,进而达到开拓创新。

       满族崛起时的继承与开拓并举的创新精神,突出的表现在:

       (一)对原有氏族社会组织进行继承与改造,创新国家体制的设计与管理。建州女真自金亡国后偏居于东北一隅,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因而,如果要征服比自己强大的明王朝,最终达到挺进中原的目的,首先必须调整改造自身的社会组织,使其适应发展程度高于自己的中原地区,这项活动持续了清入关前的整个时期。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开始着手对满族的狩猎组织牛录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组织形式——八旗,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建立后金政权,统一了女真各部,结束了“各自称王争长”的混乱局面。皇太极时期继承努尔哈赤的思想与战略,并进一步发展为“参汉酌金”的国家建设策略,一方面尊重满族旧有社会组织和习俗,继续完善八旗制度,建立满、蒙、汉八旗;另一方面仿照明朝中央政权结构,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于六部之外,根据加强蒙满联盟需要,设立专门管理蒙古事务的理蕃院。当1644年清军入关时,满族社会组织及清政权已经做好了接管明朝政权的基本准备。

       (二)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满族及有清一代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军事制度,体现满族尊重传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历史成就。如上所述,其产生来源于对原始社会组织的军事化改造和改革,从满族入关前持续到入关后,历经建立后金政权、入关统一全国建立清王朝、平定“三藩之乱”等等铁与火的锤炼洗礼,制度上的传承与变革,培育了满族人古朴与奋发向上相结合的民族精神风貌。尽管清朝后期,伴随清王朝腐朽而八旗制度走向没落,满族贵族不甚一击,但满洲八旗广大士兵仍然保持了勇武不屈的战斗意志,从现今遗存的“满城”仍然可窥见一斑。

       (三)“因俗而治”,不断建立和完善一国多制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清王朝采取中央和地方政权分别对待,中央政府机构设置上实行“清承明制”,而在地方政权组织设置上则根据不同民族聚居区实施“因俗而治”的行政管理体制。在中原广大地区实施历史上形成的郡县制;在东北地区实行将军制的军府管理体制,对汉人移民参照关内地区设立州县制,旗民分治;在蒙古族的聚居区实行盟旗制管理体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与土司制度并存的管理体制,在西藏实行驻藏大臣管理体制,在川、甘、青、滇藏区实行土司制度;新疆少数民族众多,则实行了不同适合各少数民族情况的军府制、伯克制(维族聚居区)、州县制(东疆地区)、扎萨克制(蒙古族、哈萨克族聚居区)。

       (四)“清承明律”,建立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多元法律体系。满族入关后十分注重汲取明王朝的政治统治经验,摒弃了历史上其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推翻一切”的做法,沿用了《大明律》,但根据时事变化加以修订,直至乾隆初年始完成《大清律》。为了使《大清律》能够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在不违背《大清律》法律基本精神的原则下,制定了《回律》、《番律》、《苗律》、《蒙古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等等。保护了政权稳定,维护了全国法制统一,照顾了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不同习俗和利益集团,从而保证了清代长治久安。

       民族与国家紧密相联,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从远古走向今天没有断裂过,主要原因是始终保持了国家统一。在西方帝国主义崛起之际,满族以继承与开拓并举的创新精神,创建和完善了国家、军队、法制、社会组织建设,从而保证了清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与巩固,奠定了中国今日版图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基础,避免了朝鲜半岛、印度大陆那样的民族分裂,粉碎了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妄想,保证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三、巴图鲁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

       巴图鲁满语意为英雄。清代,从清初到咸丰的200多年间,被授予巴图鲁的多为满人武将,但总人数甚微。可见巴图鲁在满族人心目中的珍贵。获得巴图鲁称号的人都为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满族自古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英勇尚武的民族精神,男儿出生即悬挂小弓箭于家门前,象征着将成长为勇士。女子也精通骑射。史书中不少关于满族弓马娴熟、剽悍骁勇的记载,例如《大金国志》中记载“女真人,善骑射,耐饥渴辛苦,骑上下崖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建州闻见录》记载“女子执鞭驰马不异与男。十余岁儿亦能佩弓箭驰逐。少有暇日则至率妻妾畋猎为事,盖其习俗然也”。满族这种天然的尚武习俗早在入关前接收儒家“忠效”思想文化基础上,不断升华为维护祖国统一,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巴图鲁英雄精神。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唐、宋、元、明从来没有清代这样统一,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清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时期。著名的统一战争有收复台湾重新回归祖国,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犯,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以及新疆的准噶尔贵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乱。这些统一战争将中国东南沿海到西北边疆全部扫除了分裂边患,八旗将士皆冲锋陷阵,通往直前,做出了巨大牺牲。清初在全国军事要塞之地派驻八旗驻防,修建满城,伴随上述统一祖国边疆战争胜利,八旗满城设立到祖国的西北边疆乌鲁木齐、拉萨、银川等地,满城记忆了满族守卫祖国边疆的英雄历史。

       近代以来,满族又谱写了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凯歌。最为感动中国历史的是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镇江之役,青州满族八旗浴血抵抗英军的事迹。满族八旗的英勇也同样感动了恩格斯,1857年4月恩格斯写的《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满腔热情地给予高度评价:“……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气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1500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爱国主义精神是具体的,其内容伴随历史不断丰富发展。在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里,重要内容之一是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民族大义,及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早在春秋战国时即已诞生以屈原和屈原精神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随着历史发展而得到不断充实和丰富。由于历史的局限以及中国民族问题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爱国主义仅囿于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问题以及分裂与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问题。但到晚清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民族问题的国际化,使爱国主义具有了国际内涵,升华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意义。青州满族八旗守卫镇江的英雄气慨是满族人骨子里的巴图鲁英雄精神,融入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智慧宝库里。尽管辛亥革命以后清王朝倒台,八旗制度跨台,但经过千百年锤炼铸就的满族人骨子里的巴图鲁英雄精神永存。青州满族八旗的英雄壮举对于今天的满族人民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告诉人们:清王朝的腐朽没落仅仅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结束,在历史彼此轮回的前进中仅是苍海一粟。而满族人骨子里的巴图鲁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用鲜血向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满族的重要历史贡献。这样就清楚的解释,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抗日战争中,满族人民奋勇同中国各族人民一道奋勇杀敌,涌现了众多英雄佟麟阁、吴克仁、白乙化、邓铁梅等。直到今天,满族的巴图鲁英雄精神仍然有重要传承的当代价值,是和谐与发展的动力。

       四、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满族精神最突出的核心特征是“包容”。“海纳百川”是满族包容精神的最强写照,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内涵。

       包容是继承。满族登上清代历史舞台时,中国封建文明已经有了两千多年历史,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众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经验教训。满族入关建立清政权后采取的一系列安民措施,以及后来的执政策略,都是对历代王朝的经验总结。还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防腐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积极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温良恭俭、己欲达而达人的人间关爱,厚德载物、涓涓细流的博大胸襟,等等,都被满族所吸纳,体现于满族的家庭生活及八旗官学的教育之中,被满族人代代传承。因此,在清王朝逐渐衰落的晚清,却能涌现出青州满族八旗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包容是团结。满族以海纳百川精神,敞开包容天下的博大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用人之长,补己之短,克服自身的狭隘性。一是满族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各民族的优秀基因,优化了自己。满族入关前利用原有的社会组织改造为八旗组织,将不同民族成员编入八旗。八旗内除满洲外,拥有大量汉人、蒙古人、锡伯人,以及回回、朝鲜等多族群。今天的满族就是在八旗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不仅迅速壮大了满族人口,使满族成为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而且优化了满族的成长基因,使满族英才辈出。抗日英雄邓铁梅、黄显声,京戏艺术家程砚秋,《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等等,都不是严格血统意义上的满族。满族的国家观与民族观合为一体,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来源。二是善于博采各民族之长,发挥汉族的智力、借用蒙古族的武力。从努尔哈赤时期起到满族入关后,每位皇帝都培育了一个以汉族为主组成的强大智囊团,例如皇太极的左膀右臂范文程,被雍正皇帝视为股肱之臣的张廷玉等,为满族入关、稳定国势立下汗马功劳。蒙古族为草原马背民族,骠悍善战。满蒙从联盟到联姻,不仅统帅八旗蒙古而且笼络外藩49旗蒙古皆为清军入关冲锋陷阵。康熙时期加强联姻外藩蒙古,废止修长城,以蒙古为长城。在清朝的军队当中还有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就是八旗汉军,八旗汉军主要来源于招降明朝旧有军队,这些人精于战事,擅长火器。满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团结这些不同民族共同奋斗,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夯实了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满族迅速崛起入主中原,维持近三百年统治的重要原因。

       包容是学习和借鉴。满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社会发育程度及文化水平与汉族等民族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但是,由于肯于学习和善于学习,多方面汲取汉文化的精华,以努尔哈赤为首的清朝满族领导者和满族知识分子大都是汉文化的接受者或精通者,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政治上,以最少的代价谋取最多的政治资源,逐步形成了“恩威并用”的政治谋略,形成满蒙汉为主兼及各少数民族的阶级联盟,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统驭方略,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终在清代巩固定格。民生上,坚持以民为本思想,发展农业,兴修水利,轻徭薄赋,缔造了康乾盛世。据说,清朝中期的国民生产产值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文化上,推崇中国传统哲学—程朱理学,文学诗词、绘画都在清代达到了高峰,纳兰性德等文学家灿若群星,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集中国文化精粹之大成。不仅汉文化在清代有了重大发展,而且少数民族文化在清代也有重大进步,蒙古族文学、藏族文学、维吾尔族文学、回族文学等等都是在清代产生重大进步。条条江河归大海,各民族文化进步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所以,周恩来总理在谈到满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时说有三点,发展了中国文化是其中之一。

       总之,满族精神最突出的核心特征是“包容”,决定了满族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创造了自己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由于满族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代封建王朝,掌握了巍然大国的政治文化资源,因而,满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贡献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由满族精神的包容性可见一斑。

标签:;  ;  ;  ;  ;  ;  ;  ;  ;  ;  ;  

论满族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贡献_满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