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分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挂篮施工技术凭借其各项优势在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仅施工速度快,且跨越能力较强,能节省大量施工成本。由此可见,通过对挂篮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因此,要不断强化技术研究和应用,根据技术标准开展施工,同时掌握各个技术要点,进而发挥出技术的最大化作用。
关键词:桥梁工程;挂篮施工技术;应用
1 挂篮结构
1.1 主桁架
主桁架主要是将由横向高强度螺栓连接而成的两个主桁架结合为一体,形成整体受力体系,对于桁架槽钢而言,其截面积需通过相关受力分析,依靠螺栓实现所有杆件的可靠连接。挂篮需要根据承载需求,结合施工经验进行设计,以符合强度与刚度需求为基础,以系统稳定为前提,而且挂篮与混凝土质量比要严格控制在0.45左右。
1.2 行走系统
钢枕中有大体积钢梁,滑道为槽钢通过拼接支撑,滑板为预制钢板,行走时抗倾覆安全系统需要保持在2.5左右。挂篮在空载行走时有一定几率产生倾覆力矩,为保证其平稳性,可使用竖向钢筋对滑道进行固定,采取锚固的形式将滑道设置在桥面之上。
1.3 内、外模板系统
1.3.1 内模板系统
内、外模板系统由组合式钢模板制成,具体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为顶模与内侧模。桥梁工程施工时,运用钢质滑梁在吊梁上设置、固定内侧模,需要脱模时,将内吊梁松开,确保可以顺利滑动,顶模同样是钢质模板。依据梁高改变调整内模板,局部内模可运用木质模板。
1.3.2 外模板系统
外模板系统由底模和外侧模构成,其中底模包含两个部分,分别为底横梁与纵梁;外侧模则主要由组合式钢模板构成。
1.4 锚固与悬吊系统
锚固与悬吊系统组成为千斤顶、吊杆、小横梁。系统核心作用是悬吊、锚固、标高调整、提供张力。系统锚固作用安全系数为2.35,变形容许量为18mm。系统拼装后,开展质检工作并依照荷载设计水平开展了相应的载重试验,通过有效的处理,很好的解决了非弹性变形的实际问题,可满足桥梁工程施工的各项需求。
2 挂篮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 施工准备
挂篮施工前需要制定各分项方案,方案提出后递交至监理方完成审核,组织专家开展深入研究,结合规范要求做好安排工作;为确保安全,需提前开始交通管制,配置齐全的安全保障设施与劳动保护用品,确保各个机械设备的性能,为挂篮施工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现场施工与技术人员需要精准掌握设计意图,牢记每个工序与流程,明确不同工序对应的要点,切实做好各个细节工作,比如工具配置等方面。
2.2 挂篮施工
2.2.1 挂篮制备和安装
制备:全面调查和分析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根据桥梁工程实际特点与用途落实策划工作,同时编制出设计草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工作中,挂篮施工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定计算、设计,材质、规格等均需符合规范标准,禁止擅自篡改。若需改动应得到设计方批准,确定可行后,再做整改。挂篮预制完成后,在现场组织拼装。安装:首先是钢枕定位,墩梁固结完毕后,找平钢枕顶端,材料就位;对钢梁进行铺设,前支座共铺设3根钢梁,钢梁间的距离需要严格控制在50cm之内;安装轨道,2根长度为2.5m的钢枕由中心不断向四周布设,轨道采用预应力筋进行横穿并找平其顶面;在确定中心距后,固定轨道;设置底座,根据流程要求操作,按“后到前”顺序安装支座,安装开始前,应加铺不锈钢板并放置一个滑板。
2.2.2 浇筑段落顺序与基本要求
0#块梁段的组装、试拼及载重试验均完成后,向两边按一定次序浇筑到合龙段的前侧,主梁合龙段在支架上进行浇筑,最后再对中跨的合龙段进行浇筑。梁段浇筑施工前,应对挂篮中线、模板标高以及预埋件等进行深入检查,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以后再进行浇筑;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为确保管道稳定、安全,可在管道中插入一个硬塑棒,而且定位钢筋还要和箱梁上的钢筋紧紧相连,同时保持井字形。
2.2.3 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悬臂挂篮浇筑一般使用泵送的方法,混凝土坍落度由于会受到浇筑速度、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可保持在14—18cm之间。浇筑施工应严格遵循规范的顺序,如从挂篮施工的前端开始,最后和前一段的混凝土进行连接,浇筑过程保持对称性与平衡性,实际平衡误差不能超过标准要求且梁段上的浇筑施工误差应保持在3%以内。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减小或避免挂篮变形,降低产生裂缝的可能。浇筑完成后及时开展养护工作,待其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75%时,即可开始封锚与张拉等操作。
2.2.4 预应力筋张拉与梁体合龙
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中,对于预应力筋张拉,通常需要对称进行,在设计方面存在特定要求时,需按照设计的具体要求完成;一般而言,合龙顺序可总结为:先边跨、再次跨、最后再中跨,合龙段实际长度需保持在2.0m左右,合龙中考虑天气变化、挂篮结构,然后借助受力验算获取最优合龙形式。若合龙需临时连接,应在确保对称的基础上快速进行,外支撑端应与梁段预埋件一同连接,然后对另一端进行连接,这一过程中的预应力需做适当调整。合龙操作应在气温较低时进行,合龙口具体位置至关重要,作用明显,和梁体比较,此处的混凝土要求最高,因此要尤其注意混凝土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微膨胀混凝土最为适宜,其配比需要进行特别设计,强度要在设计要求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等级,以此及时施加预应力,在浇筑的同时还要切实做好振捣并按照设计要求落实养护工作。
2.2.4挂篮拆除
上述施工完成后,即可对挂篮进行拆除。拆除过程应按照一定顺序:首先在梁顶位置安装大型卷扬机,将底模架与外侧模吊装在桥面之上;由于挂篮的内侧模与行走梁在开始合龙施工以前就已被拆除,因此,其他构件能从两端梁出口位置实施拆除;然后将主桁架移动至起吊范围之内,采用分片的方法实施拆卸;最后对轨道钢枕实施拆除。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挂篮质量轻便,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施工过程十分灵活,可大幅减少其他机械设备的实际投入,进而为桥梁工程施工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在实际的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挂篮施工技术的掌握,可确保工程质量。因此相关技术与施工人员需要强化技术研究与探索,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并做出有效改善,从而达到推动桥梁事业不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晓平.桥梁工程挂篮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3(11):177-178.
[2]胡会轩. 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0):63-64.
[3]郑良发,范晶晶.论桥梁工程中的挂篮施工技术要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198-199.
论文作者:钟志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挂篮论文; 混凝土论文; 系统论文; 预应力论文; 桁架论文; 锚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