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研究

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研究

顾书桂[1]2015年在《中国城镇土地出让金与住宅税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土地出让金是城镇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价格,与资源优化配置有关;城镇住宅税是政府对城镇住宅经济活动的干预,旨在收入再分配或宏观调控。城镇土地出让金与城镇住宅税并没有必然联系,但城镇土地国有制使两者在中国产生了特殊的此增彼减关系。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的产生源于普通住房商品化,但恶化源于城镇边际土地的垄断定价。缓解并最终解决中国城镇住房问题,意味着中国城镇劣质土地财政的转型。中国城镇住宅税的开征,不仅要以城镇优质土地的级差地租取代城镇边际土地的绝对地租,还要限制城镇边际土地的过度消费,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以及价格均衡基础上的城镇住宅市场供求平衡。中国开征城镇住宅税,客观上会降低城镇普通住宅市场价格,但最直接的目的还是理顺城镇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

王艳[2]2009年在《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的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住房一直都被视作民生之本,它关乎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但是住房问题却日益凸显,造成了有关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就其症结而言,中国住房问题在于住房供求关系失衡,并最终归咎于人们对于住房需求的认识不足。鉴于此,本文通过人口转变视角,试图查明引发住房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住房需求变动的内在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笔者希望通过这项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的住房需求研究,有利于推动人口转变理论的拓展和完善,并有助于指导中国城镇住房的合理配置。考虑到住房需求的复杂性,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指导思想,在重新解读了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定义了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并阐明了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间的逻辑关系之后,搭建起了全文的理论框架。在随后的论述中,论文尤为重视理论的铺垫和阐释,力求做到“分析有理”;由于研究对象的应用性,确保“论证有据”,笔者尽力做好有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全文的实证分析侧重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时间序列下的动态比较和横向的静态分析,还有部分结论采取了建立计量模型的方式进行验证。当然,宏微观分析相结合在论文中也有所体现:既有对宏观住房市场的考察,也有对微观家庭住房选择的分析。由于住房需求这一选题涉及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消费者行为学、城市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整个分析的过程中,本文有针对地选用了上述学科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的相关成果。依据经济学的住房需求定义,住房需求主要包括住房意愿和支付能力两个方面。实际上,无论是住房意愿,还是支付能力,无不与人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复杂的社会群体,人口的变动必然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水平,而这种影响并非仅是单方面的,更确切的说应是多方因素交互作用使然。以人口经济学的观点解读,住房需求正是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只是,对于住房需求的理解不能仅凭这一原理笼统地作出相应解释,还需要通过一个明确的研究视角进行深入分析。经过系统的理论分析,本文认为住房需求变化是人口、经济、社会叁方交互作用下的结果,而这与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于是,在对人口转变内涵进行拓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人口转变视角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分析住房需求变化问题的研究视角。全文共分四大部分共七章,基本框架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就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理论综述、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1章,详细介绍了全文的理论框架。首先,通过对住房和住房需求等相关概念的辨析,明确了本文所指的住房需求是基于可支付能力下的住房意愿,其实质是一种有效需求。接着,结合“两种生产理论”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科学论断,进一步探讨了人口与住房的关系,找到了全文的理论线索——人口、经济和社会的交互作用;与此同时,在对人口转变理论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定义了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建立了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变化的逻辑关系。最后,笔者利用2002-2006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实经济、人口、社会叁方交互作用的确是影响住房需求变化的基本原因。第叁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由第2、3、4、5章组成,主要通过人口转变视角,分别从人口年龄结构、婚姻家庭、人口流动迁移、社会阶层等四个方面,对住房需求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①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的结果。论文第2章通过有关统计数据的比较发现,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械变动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作用逐渐加大。而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住房需求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微观层面看,不同年龄阶段的住房需求差异明显,特别是老年人口的住房需求将对未来城镇住房需求变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二是从宏观层面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将成为住房需求变化的物质保证。此外,根据五普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住房状况的队列效应显着,从而证实了制度性因素对于住房需求的影响作用。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论文第3章首先对家庭的传统认知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而后对中国家庭转变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家庭规模日趋核心化、家庭类型多元化、家庭功能弱化、家庭关系现代化是当今中国家庭的主要特征,这些变化无疑将深刻影响家庭住房需求的变化。同时,本章运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城镇家庭住房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作为家庭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当今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发生着巨大变化:初婚率不断提高、离婚率上升、非婚同居等,而这些缘自婚姻观念变化引发的婚姻行为变化,导致了人们居住方式日趋多元化。③第4章以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着重对中国人口城市化进行分析后认为,住房所有权与使用权可以分离的特性,以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人口的流动迁移提供了理论分析和现实研究的可能。鉴于此,论文以城市为界,就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住房需求进行比较得出:“城里人”的住房需求比较多地在经济状况和成员意愿之间进行权衡;流入城市的“城外人”,他们的住房需求大都还比较单一,仍停留在满足基本居住需要的层次上。此外,近年来同质化社区数量不断增加,社区阶层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提示今后城镇住房需求的变化趋向。而这种社区分化总体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社区分化可能造成的社会隔离也不容忽视。④中国社会阶层正在加速分化,阶层间流动也在不断加快。全文第5章正是从社会阶层入手,回顾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分层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社会阶层分析。同时,就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经济后果进行了相应的评价。随后,本章从职业和教育背景下的收入分层和消费文化两方面,就社会阶层因素对住房需求变化的影响作用展开了讨论。在论文的第四部分,即第6章,在对前述各章节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总结后,本章认为影响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因素正是人口、经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结论基础上,作者认为住房供求关系失衡的症结,归根结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叁方没能实现协调发展。基于和谐社会理论内涵的启发,本文提出了构建和谐住房关系的设想,旨在为中国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新思路。最后,本章就未来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依据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本文重新解读了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而揭示出人口转变的动因和作用机理,即人口、经济、社会叁方交互作用。具体来说,当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充分具备并率先发生变化时,作为住房需求主体的人口开始在这种交互作用下做出两种回应:一方面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直接施加于人口带来的变化,本文称其为人口被动变化的“传导”过程;另一方面是人口反作用于社会经济产生的变化,本文称其为人口主动变化的“表达”过程。其二,在秉承人口转变理论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定义了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即是指以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为特征,以人口转变的动因、过程以及后果为线索,通过分析人口、经济、社会间的交互作用,旨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拓宽了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领域。其叁,从住房需求的内在规定性和影响因素出发,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叁方交互作用原理,建立起了有关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变化间的逻辑关系。本文所指的人口转变视角下的城镇住房需求变化,并不是说人口转变直接导致了住房需求的变化。实际上,人口转变总是通过一些中介因素,进而引起了住房需求的变化。而这些中介因素都是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开的。其四,提出了建立和谐住房关系的构想。从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定性出发,本文所指的住房关系和谐主要包括叁个层面的内容: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的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均衡且稳定的住房供求关系;“以人为本”兼顾“量入为出”的住房消费模式。

赵庆华[3]2006年在《中国城镇住房市场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城镇住房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而且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因住房产业的发展而受益匪浅,然而,目前的国内城镇住房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老百姓和中央政府都不愿看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中国经济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都受到很大的考验。因此,研究中国城镇住房行业的特点,探索其发展规律,使我们对中国城镇住房业增加了解,减少和防范经济金融和政治风险,推动我国城镇住房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数据定量研究相结合和采用纵向、横向比较研究的研究方法。首先根据国内城镇住房业的发展基础、政策成因和发展历程来分析中国城镇住房的有关现状问题,同时对国外的发达国家住房业的发展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有关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其成功经验,寻找他们的发展规和对当时有关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法,再结合目前中国的城镇住房发展现状和政治基础来提出中国城镇住房发展的规律和模式及政策的指导性和中央政府在住房问题上的制度和计划性上的完善及中国城镇住房企业的发展方向。

王旺平[4]2013年在《中国城镇住房政策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房作为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场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住房的重要性使得住房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需求之一,因此,拥有合适的住房也就成了大多数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住房作为一种产品,具有商品属性,人们一般可以通过市场来满足自己的住房需求。但是住房同时又具有价格昂贵性、外部性等特殊属性,使得社会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房价上涨时通过市场来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因此,为了限制住房价格,实现住有所居,大部分国家都会通过住房政策来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以解决城镇住房问题。自从1998年底我国实行住房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城镇住房价格从2003年起开始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房价的飙升严重影响了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解决。为了限制房价的快速上涨,中央政府从2003年起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以防止房价快速上涨而产生的城镇住房问题。然而,房价还是在调控中陷入了越调越涨,越涨越调的政策陷阱当中,已经严重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支付能力。因此,如何控制房价,解决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部门。本文从住房商品市场与公共住房市场两个角度把政策分为经济政策与公共政策来对我国住房政策体系进行研究,以便能够从整体上尝试提出解决当前我国房价居高不下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好城镇住房问题的政策建议。因此本文主要从房价与政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住房政策对房价影响的有效性以及建立与完善住房政策体系后住房政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根据上面的分析,本文分六章对我国城镇住房政策体系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从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价格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存在高房价事实,并分析了高房价所产生的住房问题,以此引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对住房政策与政策体系的研究现状,从中发现当前我国住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本文拟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则是对住房的属性、住房政策体系内容、政策分析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住房的特征决定了它的特殊性,由此导致了住房属性的复杂性,住房属性的复杂性决定了住房市场结构也具有复杂性。因此,住房政策应该是包括不同市场结构的政策集合,这些政策集合体组成了住房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政策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以便为后面提供分析的基础。第叁章则从理论的角度对住房政策体系的理论进行分析。住房政策体系作为政府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章从经济增长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公平效率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对住房政策体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在对住房市场供给原理和政府与市场组合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对存流量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分析住房政策体系的理论模型,最后运用四象限理论模型对住房政策体系当中的经济政策与公共政策对房价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实证部分,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住房政策对住房价格影响的有效性。本章先对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历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住房市场上主要的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住房政策有效性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住房政策体系的理论模型与作用机理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在分析房价上涨合理性的基础上,从单个政策和组合政策角度对住房政策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单个住房政策对住房价格缺乏解释能力,而不同的组合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住房价格,但是对住房价格的解释能力还不够,由此可以判断出当前我国的住房政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缺乏有效性。第五章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城镇住房政策体系的思路,构建了住房政策体系的框架,并以天津市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政策有效性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天津市的房价会因经济增长而持续上涨,但在增加保有成本与扩大租赁在市场中比例的情况下,房价上涨趋势会减缓;且在住房公共政策中,土地、补贴、租赁等政策对住房价格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住房经济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天津市的住房价格在未来会呈现一种平缓上升的趋势。由此说明建立与完善当前我国的住房政策体系,对稳定住房价格与维护住房市场的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六章是结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结论做一个简单总结,并从产权、买卖租赁、保有、公共住房等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了完善我国当前住房政策的政策建议,并在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世联[5]2006年在《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思想变迁研究(1949-2005)》文中研究指明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社会变迁是全方位的,必然包括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事实上,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同时,社会制度和观念也发生着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促使社会观念和思想的变革,而变革的思想进一步指导社会的发展。住房作为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是人们的立足之地,栖身之所。从混沌的远古时代到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只要人类生存、发展一天,就一刻也离不开住房问题。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机制已经在房地产市场中逐渐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仍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社会保障的发展虽然快但时间并不长,因而我国的房地产业的现状与居民的居住需求还不相适应的问题十分突出,住宅质量和住宅环境都难以令人满意,急需多角度地探讨和研究,以有利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艰难地走上了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即基本上是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指导下的城镇住房改革,又具有相当独立性,其改革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有自成体系。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属于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强调国家—单位—个人利益高度一致的原则下,由国家扮演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者、保障者的角色,再由国家(通过政府)和单位扮演者社会保障供给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国家和单位相互依存,共担责任;而城市居民则被分割在各个单位并与单位构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几乎是无偿地享受着这份住房福利。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这种制度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199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在1992年-1993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在1992年市场经济全面开展的背景下,实施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己从探索和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和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阶段。199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房改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同时要求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思想的变化体现在叁个层面,其一是学术思想层面——社会思想的变迁,其二是社会规范层面——道德观念变化,其叁是国家政策层面——社会制度变化。尽管有些社会理论,或者超前或者落后于它产生时的社会形态,但是,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社会烙印。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伴随而来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与社会形态的转型,以及国家政策、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断调节与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在城镇实行的是完全福利化住房政策,住房建设资金完全来源于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具有“低工资、低租金、实物配给制”的特征。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这种制度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住房市场的内在动力如何激励?因而,这种制度的演变具有内在逻辑。1978年之后,公共住房福利政策逐步向住房商品化政策转变,采取的政策模式为:一是开始公共住房商品化政策的尝试;二是公共住宅福利化和商品化政策并重。住房制度改革的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改革不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旧的住房制度,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制度,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通过制定一个兼顾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完善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以实现城镇住房商品的公正合理的分配的社会经济目标。随着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成为这一阶段“关注中低收入者”的点睛之作。1998年以后,住房分配货币化,政府明确提出依据收入状况解决住房问题,公共住房则是解决中低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主要手段。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思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是时代主题,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应是题中应有之意。因此对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变迁进行专门研究,不仅弥补了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缺陷,而且有助于为加快中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政策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研究基本按着历史的叙述方法,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六章对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的变迁进行考察。第一章介绍了住房保障思想的研究对象的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回顾了国内外住房保障理论现状,分析了本项研究的学术价值。第二章讨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福利分房的背景、历史轨迹、制度总体状况,分析了这一阶段城镇住房保障的弊端。第叁章着重分析了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同步进行的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探讨了住房制度改革中城镇住房保障的实现形式。第四章对城镇住房保障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住房保障思想的经验,同时对住房改革中“安居工程”思想及实践进行了评论。第五章描述房改攻坚中住房供需特征,对多层次住房供给思想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对涵盖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之中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显着成效进行了分析,对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探讨、评说。第六章着眼于历史经验,研究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现状、以及历史与现行制度的关联,进一步提出构筑新时期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的设想。

胡燕[6]2013年在《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催生了对于城市土地的巨大需求,土地价格持续上涨,住房价格也持续攀升,超越了大多数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住房是居民家庭不可或缺的物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低收入及以下家庭无法自行解决住房问题,由此政府积极的干预显得尤为必要。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从1994年起步,至今已形成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和限价商品房为骨架的分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机制。在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然而调查显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总体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进度缓慢,二是供给规模较小,并没有全面覆盖中低收入群体的现实需求。在这种现实状况下,为实现“人人有房住”的住房目标,我国急需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规模。不过保障性住房规模并非越大越好,笔者认为,在未来几年,政府应该致力于提供能够满足居民现实需求的保障规模。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能够科学测算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住房保障需求,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所在。实证研究部分,笔者选取了四川省作为研究的案例,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住房保障问题涉及较强的地域性,选取四川整个省域范围,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也能够克服从总体上考察难以发现共性规律的问题;第二,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量和质两方面,在全国范围都名列前茅,以其作为案例来分析,可以对其他省份在住房保障工作的开展方面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运用国内外住房保障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等相关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指标体系,然后从住房需求角度建立测算保障性住房规模的方法,以求得一定区域内居民家庭住房保障需求的理论值。在此基础上,以四川省为例,实证研究四川省的保障性住房规模,从而考察四川省的住房保障开展情况,并就研究发现对相关问题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目前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规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这一空白,这正是本文的理论意义所在。同时保障性住房规模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宏观把控,统筹安排住房保障的推进速度,本文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具体说来有以下叁个方面:第一,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政府把握保障性住房规模变化规律以及确定阶段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当相关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保障性住房规模也应该随之改变,从而适应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控制主要影响因素来调控保障性住房规模,使保障性住房规模维持在适度水平。第二,某一时期的住房保障需求规模可以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得到,并且可就供需两方面综合考虑保障规模是否合适。在一定时期内,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供应不足则不能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过高则会超出财政支付能力,对住房市场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由此保障性住房规模应该控制在供需均衡的水平之上,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也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保障性住房规模的测定可以为政府明确住房保障程度、制定住房保障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第叁,对政府制定长远的住房保障制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都应该考虑其长远性,住房保障制度亦是如此。通过研究住房保障相关内容,明确保障性住房规模的变化趋势,从宏观层面上把握保障性住房规模,确定各个时期政府应该承担的保障职责,进而做好统筹安排。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分七章来展开研究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学者有关住房保障,尤其是保障性住房规模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是对住房保障相关观点和理论进行梳理,其中涉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保障、准公共产品、市场失灵等理论,意在为进一步研究保障性住房规模提供理论指导。第叁章是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的理论分析,在一定时期内,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供应不足则不能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过高则会超出财政支付能力,对住房市场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由此保障性住房供应规模的确定应该综合考虑公平与效率、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住房需求与住房供给等叁方面的关系。第四章是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预测模型的构建,是论文分析框架的核心所在。首先从住房保障需求、供给和供需交叉层面分析了影响保障性住房规模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11个:家庭收入、恩格尔系数、住房消费支出比例、居住面积标准、住房自有率、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居住用地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额、住宅商品房价格、城镇化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形成了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接着从住房保障需求出发,建立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需求规模的测算方法。具体测算步骤如下:(1)计算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下的家庭比例,其中廉租住房取户均5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取户均60平方米和70平方米这两种方案,现住房建筑面积低于所取数值的家庭都在保障范围之内;(2)计算收入标准下的家庭比例,首先根据单套保障性住房面积和住宅商品房均价得到单套住房总价,按照商业银行贷款惯例,确定贷款成数为7成、还款期数为240期,从而计算出年还款额,然后比上住房消费支出比例(取30%),得到家庭住房保障收入线,接着根据不同收入等级家庭收入数据、运用区间百分比计算法,计算年收入低于住房保障收入线的家庭比例;(3)取上述两个比例中较小者,作为计算需求规模的最终保障比例;(4)计算基准年累积的保障需求量,并平均分摊到未来年度;(5)计算新增的保障需求量,汇总之前分摊到的累积保障量,便可得到年度保障性住房需求规模。第五章是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搜集相关数据,取2011年作为研究的基准年,估计出四川省2012—2016年间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的需求规模。结果显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四川省城镇居民住房保障需求都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然而以可获得的经济适用房历史供应量来看,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四川省住房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六章是政策建议,基于对四川省保障性住房规模的实证研究的结果和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对四川省的住房保障工作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笔者对我省保障性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对住宅商品房价格、家庭收入、财政收入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控,扩大保障性住房规模,实现供需均衡;(2)通过建立家庭收入申报制度、合理确定保障收入线、适当将城镇流动人口纳入保障范畴、以及转变工作方式,从而完善保障对象认定工作,确保保障提供的准确性;(3)在本文提出的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保障需求、供给、住房存量增量变化等,进一步探索保障规模的长期预测模型,从而把握住房保障的长期趋势。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是对本研究的一个梳理,整理论文得到的结论,并就其中的不足、缺憾和以后可能深入的方向进行罗列,以期能够抛钻引玉、为其他感兴趣的学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住房保障的需求和供给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影响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的重要指标,并形成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尝试从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入手,量化保障对象的确定标准,测算需要住房保障的城镇家庭比例,从而构建保障性住房需求规模的测算模型;对四川省的保障性住房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基于数据测算结果来考察四川省住房保障水平,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陈彦斌, 陈小亮[7]2013年在《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设计了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估算方案,发现中短期内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中国城镇住房大量过剩。城镇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将在未来20年~30年助推中国城镇住房需求持续增加,这将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城镇住房需求的负面冲击直到2045年以后才能逐渐显现出来。通过降低住房持有不平等程度来解决中国城镇住房供需不匹配问题,可能比单纯增加住房供给更有效。

李熠庭[8]2010年在《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购买力政策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住房市场化,以及近年房价的持续上涨和住宅供应结构性缺陷,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正面临严重的购房支付能力问题。如何解决好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经济学的住房供需理论为立足点,以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为研究对象,运用房价收入比指标对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做了相关研究和分析:第一,基于市场供求理论,对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市场供应现状以及供应结构状况进行了分析;第二,运用房价收入比理论,分析和研究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购买力的现状,显示出目前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购买力有限;第叁,结合中国住房市场机制和住房制度体系,对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购买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现阶段制约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购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解决的具体方案和建议,试图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调整规划提供帮助。广大的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完全依赖市场机制,建立一个兼顾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是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关键,而实现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是提高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购买力的根本。

郑云峰[9]2014年在《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保障性住房总量不足、住房资源配置不公平等状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2013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就住房问题开展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会上提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十八届叁中全会再次强调“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权益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经济理论为指导,对住房保障思想发展脉络进行深入考察,分析住房的特殊属性,指出为居民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强调完善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意义十分重大。论文考察了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演进与现行制度安排,从定量与定性分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对发达国家(地区)保障性住房制度进行分析考察,总结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总体构想与目标模式,并从立法体系建设、融资制度、供地制度、管理制度、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问题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顾书桂[10]2018年在《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从中国知网检索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的鼎盛期在2007-2014年。尽管中国城镇住房问题日趋恶化,但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目前已经趋于平静。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分化明显,政策导向型学者是主流,立足于对现有的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修修补补;问题导向型学者基本否定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政策。要解决中国城镇住房问题,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由政策导向转向问题导向是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镇土地出让金与住宅税的比较研究[J]. 顾书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的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研究[D]. 王艳.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3]. 中国城镇住房市场政策研究[D]. 赵庆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4]. 中国城镇住房政策体系研究[D]. 王旺平. 南开大学. 2013

[5].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思想变迁研究(1949-2005)[D]. 王世联. 复旦大学. 2006

[6]. 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研究[D]. 胡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7].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影响[J]. 陈彦斌, 陈小亮.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8]. 中国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购买力政策分析[D]. 李熠庭. 山西财经大学. 2010

[9]. 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D]. 郑云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10].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述评[J]. 顾书桂. 西部学刊. 2018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