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不断扩展,建筑行业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多层和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同时,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同时建筑工程中火灾的事件也频频出现,给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做好建筑工程中的防火工作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设计之初,就必须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在设计方案中必须做好防火的措施,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的使用和养护中因火灾而造成重大危害。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建筑设计
引言:面对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我国民用建筑正向高层建筑的发展态势。随着建筑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然而人口越来越密集化,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火灾的发生具有特殊规律性和偶然性,其实质上是不可避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用建筑的防火难度。虽然我国建筑防火技术日臻成熟,但各种建筑火灾还是经常发生,由于它的存在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从而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而就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做出以下几点探讨。
1建筑火灾的特点
1.1火灾蔓延方式多,速度快
建筑物的高度越高受到气压和风速的影响越大,当气流迅速流动时,一个很小的火花就会引起建筑物的火灾。在建筑物的内部还有着很长的垂直管道,例如电梯井、管井、电缆槽和排气管等,一旦建筑物的内部发生火灾时,火焰会沿着垂直管道迅速的向上蔓延。火灾的发生和天气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天气仅仅是刮风,没有下雨,那么火灾的蔓延速度会更加的迅速,造成严重的后果。
1.2竖直管井数量较多,容易出现烟囱效应
在建筑物的内部会有很多的装饰材料,这些装饰材料大部分属于易燃产品,在火灾发生时,建筑物内部的楼梯、电梯井、排气通道、电缆坑等垂直竖井,竖井就像是烟囱一样,会出现叠加效应,气流的速度会加快,造成火势更加的凶猛,蔓延的速度更加迅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人员过度集中,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物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电梯,但是在火灾发生时,电梯会停止运行,那么建筑物当中唯一的疏散的设施是楼梯,有研究人员做过专门的调查,发现50层楼的人疏散事件需要两个小时,而且疏散速度会严重的影响伤亡的数量。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应当要进行充分的考虑,保证人员在火灾中的安全。
1.4装备要求较高,灭火难度增大
和普通建筑物比起来,高层建筑的灭火的救援更加的困难,在国内当前阶段中,高层建筑物一般在外墙使用玻璃幕墙,玻璃的破碎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消防人员难以进行救援,只能在外部喷水进行火灾的救援。并且在当前消防救援中,消防设备并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救援,当前消防救援的最大高度为100m,消防车的射程只有150m,在很多城市中消防队伍并没有配备消防直升机[1]。因此对于超过150m建筑物消防队伍难以进行救援,只能是依靠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施。
1.5起火事故原因多
①建筑物的功能比较复杂,电气化的程度比较高,有很多的电力设备,发生短路故障的概率增多,容易形成着火点。②室内人员数量较多,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的概率也会增加很多,一些人员会在室内吸烟,容易点燃一些物品。③装修材料中有很多的可燃化学材料,在一部分装修材料中,很容易被小火苗点燃,形成火灾。
2建筑防护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建筑供水压力
据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城市都已经实现了市政供水的目标,日常生产用水几乎满足了每个用户的实际需求,但是只要一到用水高峰的时候或者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水压骤升的现象。这时候一旦有火灾出现,现有的水源根本不能将火势及时扑灭,尤其是在干燥季节,火灾发生率相对较高,以至于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假如真有火灾出现,那么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2.2建筑内部灭火需求
目前这种情况下,对于建筑防火我国规章制度中也是有明确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建筑室内必须设置两个消防栓,并且保证两者能够安全应用,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状况就是两者都断水,不能及时制止火灾。
2.3建筑材料使用的不合适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对于工程质量而言非常的重要,一方面建筑材料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一方面对于建筑物的防火性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2]。依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建筑火灾大部分都因为建筑材料受到高温灼烧,或者明火引发的燃烧。建筑材料在防火性能中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先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得不到施工方的重视,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味的追求低成本,选取市场中价格较低的材料作为施工材料,当火灾发生时,建筑材料反而为火灾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其次建筑材料存在危害,在火灾发生时,很大一部分的遇难是因为逃跑过程中吸入了过多的有害气体和烟雾,造成了人员窒息。在有害气体当中,建筑材料产生的有害气体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这些气体对于人群的疏散有一定的阻碍,最终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2.4对设备过多的依赖
在建筑工程设计环节中,设计人员在进行防火设计时,往往依靠设备来完成灭火,忽视了建筑内部结构防火功能,只有简单的消防设备,并没有对建筑物内部结构进行防火设计,在火灾发生时,这些隐患都被暴露了出来,扩大了悲剧。
3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建筑结构耐火设计
我国对于民用高层建筑的耐火设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设计人员应当根据规定的要求,并且和工程的实际相结合,对建筑物结构进行耐火设计。具体的要求有以下几点:①民用建筑的层数在19层以上时,墙柱的耐火时间不能低于3h,楼板的耐火时间不能低于2h。第二层数在19层之下的民用建筑物,墙柱的耐火时间不能低于2.5h,楼板的不能低于1.5h。②建筑物耐火材料的选择,选择的材料必须有良好的耐火性。③保证民用高层建筑耐火结构的合理性,相关部门要对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包括建筑物内部的楼梯间距,防火区域的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等。
3.2合理的设置消防电梯和避难层
①当发生火灾时,立刻关闭电源,并且停止电梯的运行,从而保证消防工作的安全,消防电梯可以让消防人员和消防器具快速的到达着火区域,所以消防电梯应当是独立存在。还应当在不同的防火区域设置灭火设备,不仅仅可以覆盖建筑物的区域,并且还能有效的提高消防效率[4]。②在高层建筑当中,因为居住人员的数量比较多,在进行防火设计中,应当设置临时的避难层,保证建筑物内部人员的安全。避难层的设置不仅仅可以将人群之间的距离缩短,还可以保证人员的安全,降低消防压力。避难层的装修材料应当选择不燃材料,还应当配备对应的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器具。
总结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认识到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性,加强建筑消防供水、防排烟,电气防火,灭火器材等都应当考虑到设计中。保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扑灭,阻止火势的蔓延,为人员的疏散提供更长的逃生时间。
参考文献
[1]陈钰娇.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999.
[2]朱双龙.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4):965.
[3]仲崇辉,管清芳.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838.
论文作者:梁永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火灾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耐火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