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树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_先进文化论文

党员干部要树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_先进文化论文

党员干部要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表率论文,要做论文,党员干部论文,牢固论文,荣辱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八荣八耻”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南。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八个道德规范,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党员干部要明确使命,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上做出表率,模范地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干部要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坚定性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包括着一系列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因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而先进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它的前进方向是由其中的思想道德,特别是世界观决定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具体要求。

“八荣八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当前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的价值在于塑造和培养既有高尚道德情操,又遵守基本道德操行的新人。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更是一个党员干部的起码道德修养。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必须坚定不移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表率作用,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要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

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关系。比如,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的利益;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要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等。要做好这些工作,首先就必须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利益观等观念,正确地看待和明辨这些问题。如果对这些重大关系认识不清,甚至是非颠倒,那就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荣辱观的正确与否、程度如何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的。“八荣八耻”揭示什么是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是非观,什么是违背社会规范和个人操守修养的是非观;什么是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共进的善恶观,什么是践踏公众法则的善恶观;什么是兼顾社会效益、诚守信诺和自我发展的义利观,什么是唯利是图、以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以攫取私利的义利观。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来区分最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知善知恶、知是知非、知荣知耻,才能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推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出色地带动广大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党员干部要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感

国际形势的发展现实告诫我们,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还是非常尖锐的。对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效防止和抵御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思想文化领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有的人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看作是道德,把无私奉献看作是傻瓜;把弄虚作假看作是聪明,把诚实守信看作是愚昧;把挥霍浪费当作“时尚”,把勤劳节俭当作“过时”;把“爱岗敬业”当作“傻冒”,把投机取巧视为“能干”等等。正是由于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等问题上出现了这些错误认识,导致一些人的荣辱观念颠倒和错位。

我们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而改革时代的特点就是某些既有的观念和规则被废弃或搁置,某些新树立的观念和规则也难以马上建立健全,而且也一时难以发挥全部的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观念包括荣辱观念的多元和混乱是带有必然性的现象。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各种思潮的激荡,都对人们的荣辱观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特别重视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八荣八耻”荣耻相对,不仅明确了荣辱的时代内容,更重要的是肯定了耻辱感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条件下的道德价值。其内容不仅针对时弊,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而且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立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利于对人与社会道德缺失的修复。

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党员干部不仅要从自己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而且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当作一项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改进和创新教育形式,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八荣八耻”这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有力推动掀起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浪潮。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员干部要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使命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是无法实现和谐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只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深刻,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存在的问题,着力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消除不和谐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有自身的价值说明,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使人们力图不断地同社会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一种有序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规范为基本形式,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为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表现提供一种价值的支撑和价值导向。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持久精神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而在人的素质系统中,起核心灵魂作用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素质提升作用。总而言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道德建设包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八荣八耻”变成每个公民的行为标准,变成所有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八荣八耻”精神实质,践行“八荣八耻”基本要求,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仅在本职岗位上贯彻党的宗旨、当好人民公仆,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严格自律、严格要求,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引领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不辱党的使命。

五、保持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员干部要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责任感

“八荣八耻”这八个道德规范,既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也是对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崇高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写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开拓进取,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崇高精神。这些崇高精神,都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道德规范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的体现和拓展。可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穿在各种崇高精神之中的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

“八荣八耻”与党的优良作风一以贯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服务人民才能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科学精神也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崇尚科学才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辛勤劳动才能自觉地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团结互助才能真诚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诚实守信才能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言行一致。遵纪守法才能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因此,要保持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每个党员干部头脑中时刻要有荣辱的概念,要经常对照“八荣八耻”反躬自问,伸张正气,抵制邪气,为保持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夯实道德的基础。

我们强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革命气节。只有有了强烈的荣辱观,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党员干部不仅自己要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还要把党的作风建设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引导全体人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以优良的党风推进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做出表率,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促使自己以实际行动在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真正发挥表率作用。

标签:;  ;  ;  ;  ;  ;  ;  ;  ;  

党员干部要树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_先进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