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所以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加强对于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利环境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而加强自身的技术的培养。如果施工技术不能够满足各种不利环境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那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的质量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概述
基础施工技术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对整体的水利工程施工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其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有更加严谨的要求,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上不断突破、创新。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正向科学化、经济化、环保化的方向大力发展。其中,需要将复合地基理论、地基承受能力分析、人工地基桩等多专业的技术进行了复数融合运用。地基不仅需要承受来自上层水利水电的压力荷载,还需要承受来自地基周围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地基施工工作,加大对地基施工的重视程度,加强地基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土质的性质,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当从材料、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及时发现施工中的任何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来解决问题。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尽可能的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将隐患尽早排除。要从实际出发,对地基处理做到因地制宜,以实际的工程效果为最终的标准,安全建设,做有效工程。只有正确地运用水利工程地基技术,才能够保障日后水利水电的安全,不仅如此,还能节约原料,经济高效。今后我们仍需要加强对其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使该技术更加成熟、进步,以此来更好的完善水利建设工程项目。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基础处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如果在各个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就已经发生了质量问题,那么势必会导致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威胁,甚至还有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发生。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应力管桩技术,将其合理的安排在其中。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虽然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方法对其进行施工,但是一定要保证这些方法在使用时的目的和作用具有一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应力管桩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在一些比较常见的注水方式上,对其进行相对应的静压沉降。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桩基合理的利用,实现对管道有效的装填。
2.2锚固技术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都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进行施工。由于这些地区的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施工时,难度就会有所增加。但是在这些偏远地区施工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尽可能避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具体施工的时候,需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尤其是在针对一些情况相对比较复杂的地区时,要尽可能将其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综合考量。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促使各个环节在其中的有效落实,而且还能够为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锚固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够针对现有问题起到良好的缓解效果,而且还能够尽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故情况发生[2]。这种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科学合理的利用,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还能够促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水利水电工程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
2.3泥土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就是泥土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泥土通过与其它材料的搅拌然后灌入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工程的周期,从而提升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所以说,泥土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2.4灌浆技术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就是灌浆技术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利用高压灌浆将混凝土等注入到地基缝中,从而能够使得地基更加的牢固,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施抵抗外界侵害的能力,增长水利水电工程的寿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灌浆技术通过填补地基的空隙能够提高基础工程建设的防水性,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牵涉的施工拥有更大的使用价值。所以说,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2.5深层搅拌桩技术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在应用中,深层搅拌处理法为常用的一类工艺技术。深层搅拌处理法在具体落实中,通过应用特殊的深层搅拌设备,针对施工工地的地基土壤进行搅拌处理,搅拌的过程中通过喷射混凝土浆液的方式,提升地基基础的强度硬度。具体落实中通过连续作业的方式,确保其工艺效果的稳定发挥。
2.6化学加固技术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化学加固法在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应用中,其施工程序较少,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具体在施工应用中通过配置化学溶液,之后通过旋喷的方式渗入地基土壤中,地基土壤融合化学溶液之后,形成了强度硬度较大的土壤结构。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该类工艺技术的应用,对于化学溶液的配置要求较高。如配置溶液浓度较低或渗入度不够,则易造成土壤强度硬度不达标等不良现象。此外过度的化学溶液应用,也易造成区域土壤污染甚至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现象。因此化学加固法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现状进行选用。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3.1施工材料检测
分析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发展现状,施工材料对于工程的基础处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体分析其施工发展现状,工程施工中为有效的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质量。工程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中应注重落实施工材料的检测,如混凝土质量检测,掺杂料质量检测,混合水质量检测。其中混凝土质量检测主要通过放样测试的方式进行检测,掺杂料的检测主要通过成分分析,以及含杂量分析的方式进行检测。混合水的检测则主要通过测试PH值的方式进行检测,规避混合水过酸或过碱造成的混凝土混合质量不合格现象。
3.2混凝土施工养护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
混凝土施工为重要的施工项目之一。分析混凝土的施工应用现状,落实良好的混凝土施工养护,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重大。分析当前在实际发展中,为保障混凝土的施工养护质量,施工单位应通过落实养护制度,落实毛毡遮挡,定期喷水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养护。以此混凝土施工在基础处理施工应用中的有效性,并且提升后期工程施工质量的合格性。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施工项目之一,其对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发展现状,为有效的提升基础处理施工效果。工程施工单位应从落实施工材料检测,加强工程养护的方向进行发展。此外在具体发展中关于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应根据具体的工地勘测现状进行选择,规避盲目选择工艺技术造成的返工复工现象,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合格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建伟.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180.
[2]王惠一.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20):117-118.
[3]张晓艳.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1):180.
论文作者:王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5
标签:基础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