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的相关护理对策论文_陈琳,刘小兰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的相关护理对策论文_陈琳,刘小兰

陈琳 刘小兰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我院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对性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最终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疼痛护理方式在四肢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中具有明显的效果,这一护理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强的推广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 四肢创伤骨折;疼痛;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246-02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xtremities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pain Chen Lin,LiuXiaoLan.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uzhou Medical College Spinal surgery Luzhou 64600 China;The Huaxi Hospital Orthopaedics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cute pain on patients with limbs fracture of nursing management related countermeasure. Methods Choose from June 2013 to September 2013 our hospital 90 cases of treatment of limbs fractu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nursing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each.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pain nursing mod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using targeted nursing, pain nursing mode pain score after observ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o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Results In terms of pain scor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core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In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final scor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argeted pain nursing way extremities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in in nursing management has obvious effect, the nursing way has extremely strong promotion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Limb trauma fractures;The pain;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又称为国际疼痛研究协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护理的关注力度越来越高,为了探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相关对策,我科特进行了一次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我院骨与关节科住院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3.21±4.25)岁;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2.14±2.21)岁。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②患者对止痛药物成瘾;③使用镇痛药物会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对性疼痛护理模式护理。针对性疼痛护理模式主要包括:①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初步的评估,加强疼痛知识宣教情况,讲述疼痛的概念、镇痛的方式和优缺点情况等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疼痛状况有个基本的认识;②在手术之后对患者镇痛药物、镇痛泵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随访;③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减少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④药物的使用情况护理。需要对患者术后疼痛划分等级,根据疼痛的等级使用镇痛药物。一级疼痛的患者可以选择非甾体类镇痛药物,二级疼痛的患者可以选在一级疼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间断性应用弱阿片类镇痛药物,三级疼痛的患者可以选在一级疼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弱阿片类镇痛药物。

在手术之前患者需要遵照医生的嘱咐服用3天的西乐葆,2次/d,1粒/次,手术结束后的当天,患者需要注射45mg的特耐,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82.15±3.26)分,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72.25±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对照组患者(85.18±3.32)分,观察组患者为(92.16±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3.讨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急性疼痛护理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将急性疼痛定义为:患者在近期产生的一种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1]。急性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在急性疼痛护理的过程中,给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肢骨折患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情况,发生骨折情况的患者大部分都属于意外情况[2],因此,患者疼痛的级别也大不相同。通过相关临床研究表明,骨折部位的不同和患者的性别不同能够对疼痛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时,女性患者更容易受到负面认知状态和情况反应的影响,因此疼痛状况更加严重,在手术之后会经历更大程度的疼痛[3]。从解剖结构上来看,根骨、掌骨的软组织间隙的容量较小,与主干骨相比,根骨、掌骨发生神经压迫现象更为严重,因此疼痛的感觉更强。另外,根骨、掌骨属于末端神经,神经比较敏感,因此在出现骨折时疼痛更强烈。从上下肢方面来看,下肢静脉的压力明显高于上肢静脉的压力,因此毛细血管所承受的压力也明显高于上肢,患者局部会出现肿胀的情况,疼痛现象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参考文献】

[1]胡三莲,何丹,钱会娟.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03:77-79.

[2]黄玉婷.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06:124-125.

[3]刘润宏,张萍.四肢创伤的早期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2:281-282.

论文作者:陈琳,刘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的相关护理对策论文_陈琳,刘小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