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彭慧平

湖南省龙山县人民医院 湖南 龙山 416800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不仅能够提升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应予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儿科;应用;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护理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日益全面[1],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医院可以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尤其是在儿科护理中,由于患者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护理工作以患儿为核心开展,爱护并尊重患儿,有效的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这也是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首要

任务[2]。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患儿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以探究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巾的应用效果和价值,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 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儿科接受住院治疗,并排除了患有严重器官和基础性疾病的患儿。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患儿50例,女性患儿40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3.8±1.2)岁,病程7-30d,平均病程(14.3±1.3)d;对照组包括男性患儿54例,女性患儿36例,年龄9个月~6岁,平均年龄(35±1.1)岁,病程6~28d,平均病程(12.9±0.8)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包括住院安排、病症的观察、用药指导以及护理相关知识的讲解。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健康宣教

在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和家属的认知水平,采取合理的方式,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包括患儿合理膳食、用药、疾病防治等内容在内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教育手册,开展讲座等形式进行健康宣导,并定期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宣导的互动性,从而为患儿和家属提高全面的健康知识。

1.2.2创设良好的住院环境

根据患儿的心理、行为活动的特点,为患儿创设特别的件院环境,例如在病房中设立活动区,为儿童提供各种有益智力发育的玩具设施;在病房、走廊以及其他地方张贴温馨的提示语,配以可爱的卡通图案;在病房中的电视机等设备上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片;在病房的床帘、床单、被单等的选择上要用温馨、可爱的花色代替传统的白色。通过为患儿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不仪有利于患儿的治疗和康复,也有助于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的距离。

1.2.3优化护理流程和制度

在整个护理流程中改变原有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责任到人,为患儿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完善护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加强护理人员对于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护理团队内部建没,规范优化护理服务。

1.3评价方法[3]

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总分100分,90-100分为很满意,75-89为满意,60-74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比较两组的评分结果,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数据统计学软件SPSS26.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窗体顶端

儿科患者相对来说往往病情较为复杂,变化较大,所以在护理工作中任务较重且承担着较多风险,对于优质护理,应从患儿心理上给与安慰[4]。首先对于就医环境来说,尽量使患儿不产生恐惧心理,同时通过细致的耐心的沟通,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初步信任,缓解了不良情绪,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另外优质护理多从患者出发,与患者本人和家属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感,可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配合,提高了治疗效果。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儿科护理相对其他科室来说由于患儿年龄小,存在着很多不定因素,在治疗病情的同时,安抚其不良情绪十分重要,所以在整个护理中不仅护理人员技能过关,而且有更多的责任心和爱心,按照严格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细致的服务[5]。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优秀护理是当前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遵照关爱和尊重患者的原则,为患者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护理,还要求护理人员认真的贯彻人性化护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反应敏捷,认真负责。本次研究选择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建满意度率8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0.0%.可见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不仅能够提升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升医院的品牌。

综上所述,在医院儿科以及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是医疗模式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应予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窗体顶端

[1]马玉兰.张海燕.浅谈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7,9(7):227.

[2]王秋盼.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5(7):231-232.

[3]李春静.唐慧敏.罗阿梅.等.人性化优质护理管理在儿科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184-186.

[4]陈秀琴.颜美容.简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2(26):115-116.

[5]肖春容.优质护理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9):2701-2702.

论文作者:彭慧平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彭慧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