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询证护理干预)与常规组(常规护理)各32例,两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HAMA与HAMD)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HAMA与HAMD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P<0.05。结论: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开展询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护患关系,纾解其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临床症状,使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危象;循证护理干预;并发症;预后;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287-02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就是重症肌无力,其主要是指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主要诱导因素为药物、环境及感染等,患者往往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无力及易疲劳等临床症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该疾病患者加以治疗,则对其生活质量极易造成直接影响。有研究显示,该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询证护理措施能提高临床疗效,以询证医学为基点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改善预后,从而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为分析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本院展开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64例,随机分组各32例。实验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为(35.37±9.56)岁;常规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为(35.46±9.73)岁。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均与重症肌无力危象相符,符合诊断标准[1];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
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营养不良;脏器病变严重者及对本次研究不配合患者排除。
1.3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相关医师处理,同时结合其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健康宣教,强化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采用询证护理干预,如下:(1)基础护理:首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需成立专业化询证护理小组,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开会对该疾病患者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加以讨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查阅资料为临床外研究证据提供可靠性依据。(2)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纾解其长时间住院产生的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或开讲座等形式强化其与家属对自身疾病认知,耐心倾听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使得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师治疗。(3)饮食与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保持营养搭配均衡,增加维生素与蛋白质摄入量,治疗期间需禁烟禁酒,以其实际情况为基点实施吸痰处理,保持呼吸道顺畅,保证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4)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定期为患者翻身,合理使用气垫床,同时为其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各项护理工作在无菌环境下开展,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2]。
1.4 观察指标
两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以汉密尔顿焦虑(HAMA)与抑郁量表(HAMD)为参照,评分越低越好。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有泌尿系感染、情感障碍、呼吸道感染及压疮四项内容,发生率越低越好[3]。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分析数据,心理状态改善程度(x-±s)表示,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n(%)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对比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各评分低,P<0.05,见表1。
3.结论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就是重症肌无力危象,其主要是指患者无力症状突然加重出现吞咽肌或呼吸肌麻痹,患者主要表现为疲劳或骨骼肌乏力等临床症状,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后方能缓解,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该疾病患者加以治疗,则对其生命健康极易造成直接威胁。大量研究数据表明,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询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其属于临床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与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护理经验有机融合获得证据,为护理决策依据提供可靠性保障,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确保相关研究治疗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以临床护理实践经验为基点,满足患者各项合理需求,从而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该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首先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温度与湿度均较为适宜,定期更换床单被罩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发病机制、所用药物、治疗流程与注意事项等)强化患者与家属对该疾病认知,积极主动与其沟通,纾解患者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其次,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保持营养搭配均衡,多食用蔬菜瓜果,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增加维生素与蛋白质摄入量,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需密切观察,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合理指导患者定期翻身,避免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因此对该疾病患者采用询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其预后情况,促进身体早期康复[4]。
在本次研究中,与常规组比,实验组HAMA与HAMD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P<0.05)。由此可证: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开展询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护患关系,纾解其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临床症状,使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晓雪.重症肌无力新的外科治疗及快速康复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6):72+75.
[2]张玉.重症肌无力危象并发呼吸衰竭在ICU针对性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1):218.
[3]孟鑫,孙守坤,单晓慧,田玲玲.43例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2):108-109.
[4]邓林琳,马迪,刘晓凡,高玲,罗纪,李文雅.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的护理体会[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26(06):531-532.
论文作者:马君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患者论文; 危象论文; 并发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重症肌无力论文; 疾病论文; 常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