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难得机遇 再造河西走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西走廊论文,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F127
河西走廊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是一条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40~10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它东起黄河上游,西连新疆,南与青海接壤,北部除与内蒙古毗邻外,还有一小部分与蒙古共和国交界,夹于祁连山与走廊北山之间。所辖五地市,20个县,面积约27.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26.59万。
河西走廊自古是我国和西亚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素有“丝绸之路”之称。因处于新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段,在西北、全国乃至国际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施再造一个河西走廊战略,加快河西开发建设是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抓住难得机遇,加快发展,实现甘肃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大决策。这一地区的优先发展,将对全省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带。
建国后,河西走廊总体上进行过两次大的开发建设。第一次是60-70年代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群众解决温饱;第二次是80年代初开始的“两西”建设,使河西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目标。现在,河西的开发建设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基本实现小康向宽裕型小康迈进的一个重要历史关头。因此,“再造河西走廊”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开发历程中的第三次创业。
党的十五大在一系列理论问题上的重大突破,带来了一次新的思想大解放,是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中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为河西走廊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新的动力。只要认识机遇,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河西的经济建设就一定能有一次新的高潮。
古人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天地人,三才也”。天、地、人是研究区域经济的三个“眼”。天,就是天时、机遇;地,就是位置、区位优势;人,就是谋略、规划。通过对机遇和区位优势的认识和分析,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我们这次研讨会,就是为河西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就是要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特别是要按照党的十五大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要素重组的趋势,审时度势,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机遇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资源。但机遇来得快,去得也快。赶上了就发展,脱了班就被动;赶上了就获取了资源,脱了班就丧失了资源。古人说:天予不取,反遭其殃;时至不迎,反遭其累。“易经”上说,“乾:元、亨、利、贞”,指的是事物的发展分元、亨、利、贞“四个阶段”。“元”是起始,是万物的开始阶段;“亨”是亨通,道路无阻的意思;“利”无往不利,不是利润,而是受益;“贞”的含义更深刻,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天时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皆可作此解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规律,一个周期。用可靠性理论来分析,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它的曲线,像似一个倒扣的浴盆,故称“浴盆规律”。一项政策出台,有很大的先发效益,抓住了先发效益,对于经济的发展是有效的,若等一项政策“日过午天”,再起而迎之,往往反遭亏损,应该避免犯“醒得早,起得晚”的失误,以积极的态度加深对十五大精神的领悟,并以此来认识和分析河西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优势和机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一、河西走廊的优势
河西地区所辖的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嘉峪关五地市,有16个农业县,4个牧业县,17个国营农场,54个国营林场,耕地面积1294万亩,占全省的17.3%,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咽喉要道,处于西北腹地,在扩大对外开放和大西北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1.丰富的自然资源
河西地区土地辽阔,可垦荒地资源丰富。全区有水地939万亩,占全省水浇地的54%,2000多万亩可利用荒地。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有粮、棉、油等300多种农作物且质量好、产量高。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种多,其中镍、钴、铂等9种储量居全国第一。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形成新兴工业,能兴工强农,有力地支持绿洲农业的发展。
2.适于发展旅游的人文资源
河西地区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各具特色。“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驰名中外,万里长城终点嘉峪关世称“天下雄关”,武威天梯山、雷台,张掖大佛寺,肃南马蹄寺,安西榆林窟等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开发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其中属国家级保护单位5处,省级保护单位25处。山岳、湖泊、草原、冰川等自然风景中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15处。这些旅游资源分布呈线状,相对集中,并在河西西端形成相对富集区,奠定了对资源进行集中开发的客观基础。文物古迹类资源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丝绸之路的文明,有级高的史学和艺术价值;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也极具吸引力,可提供旅游者进行观光、度假、考察、探险、修学等多种需求,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潜力。
3.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多,基础设施条件优越
多年来,国家支持建设的大型农业项目有疏勒河工程、民勤调水工程、沙产业开发、防治沙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农业高科技开发园区等,全区建成干支渠道1.2万公里,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建成了一批吨粮田、双千田、万头猪场、千头牛场、万只羊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规模不断扩大。农林、电力、交通、通讯条件较为完备。西兰乌光缆建成开通,312国道和兰新铁路横贯全境,敦煌、嘉峪关机场改建开始筹划,这些优势的条件,为实现再造河西走廊的宏伟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4.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群众积极性高
1997年与1992年相比,河西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2.6%,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3.9%,两项指标分别比全省平均增长高2.2个和4.9个百分点。同时,经过两次创业,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开拓进取”的河西精神,积累了一套开发建设的经验,为再造一个河西提供了精神动力。
二、四大难得机遇
1.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机遇
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政策优惠起了很大作用,政策里有很高的含金量,政策倾斜到哪里,哪里就获得经济增长的力量。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倾斜性政策已逐步被功能性政策所替代,这种趋势从1994年末已见端倪,日后可能越来越明显。因此,依靠政策含金量来促进发展已不如改革初期了。再者,过去的改革多为体制外放能,如放权、让利、大包干、承包制。今后的改革重点应是体制内释放能量。总之,政策优惠将向制度创新转化,“政策含金量”将向“制度含金量”转化,增量改革向盘活存量,扩大增量转化。一种能量转到另一种能量,将产生出极大的效率,那么,一种体制转到另一种体制,当然会产生极大的能量。我们要看到制度创新的潜能,在制度创新中去挖掘其中的含金量,建国40多年来,我国城镇固定资产规模在8万亿元左右,农村中的类似资产有6~7万元亿,我国现有资产总量在15~16万元亿,这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因此,盘活存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制度创新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应该从政策优惠的观念转到开挖制度创新这座“富矿”上来。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总结改革开放近20年的历史经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强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对生产关系的核心——所有制理论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八大新突破。(1)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使非公有制经济由“制度外”进入“制度内”,有利于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3)明确了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即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4)明确了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体现主要在控制力,有利于消除人们认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担心;(5)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公司制、承包、租赁、托管、兼并、收购、出售等,私有制可以用,公有制也可以用,突破了“公有”仅等于“国有”的传统观念,有利于人们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6)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使非公有制经济从“补充”的地位堂堂正正地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7)明确表明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股份制,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8)明确提出要着重发展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指出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十五大理论上的这些突破,为我们搞好制度创新指明了方向,河西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时,应该从十五大理论突破的新高度,对发展非公有(民营)制经济进行再认识,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关系到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持续、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面对争议不争论,面对问题不护短,面对困难不动摇,大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达到从战略上调整优化国民经济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的。
2.“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所带来的机遇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九五”和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同时为河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又一个良机。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国家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并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和措施主要有:
(1)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实行投资倾斜;跨地区的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投资为主建设;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
(3)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央财政实力的增强,提高中央财政用于支持不发达地区的比重。
(4)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60%以上要用于中西部地区。
(5)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央各部门、社会各界和东部沿海地区,要以多种形式支援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工程建设。
(6)加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合作,鼓励它们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组织好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劳务输出,组织两地联合开发资源;利用中西部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所采取的这些具体措施,无疑为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国际产业结构转移所带来的机遇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有过三次产业结构的转移。
第一次转移是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战后科技的发展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开始转移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战后第一次全球性海外投资浪潮。“亚洲四小龙”抓住这次国际产业结构转变的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实力。
第二次转移是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迫使发达国家向外转移重化工业,产生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转移。“四小龙”又一次抓住机遇,韩国重点发展钢铁、造船等10大产业,我国台湾也及时进入“重化工业时期”;同时,“四小龙”又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盟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第三次转移是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转移。“四小龙”充分利用外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微电子、通讯、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出口比重迅速上升。东盟国家则借助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高速发展的历史给我们以深刻启示:机遇是一种资源,机遇是不可逆的,也是难以重复的,往往稍纵即逝。60-70年代两次世界性产业结构大调整,本来为我们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抓住,致使在50年代与我国经济水平大致相当的“四小龙”拉开了与我们的距离,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所以能持续快速发展,原因之一是改革开放使我们赶上并抓住了第三次世界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
现在,我们又将面临一次新的契机,而且是更深刻的一次。发达国家将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化。在这次转化中,一方面,会转移出许多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较新技术成果和工业设备。另一方面也将使我们面临“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革性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估计和充分的准备。
4.“扩大内需”所带来的机遇
一般来说,支撑经济增长有三大因素:一是国内消费,二是出口需求,三是投资拉动。从1998年的情况来看,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不大;出口需求,由于受东南亚金融风波影响,对我们扩大出口不利,预计1998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下降。因此,能否保持1998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8%,关键在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保证固定资产的投资有足够的拉动力。中央根据全国经济运行情况作出了今后三年将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到7500亿美元左右的决定,这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是今后几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必须明确,这样做不是搞新的经济过热,不是搞盲目重复建设,而是为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因此,在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必须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投资的重点将放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城镇居民住宅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
把199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定在8%,物价上涨幅度低于3%,这样的目标,是把目前“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势头保持到下世纪初,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的需要,也是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达到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河西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仅要与全国经济发展态势和国家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相适应,还一定要利用好国家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的大好机遇,加强重点建设及其配套设施,提高投资效益。
三、优化结构,加快发展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必由之路。要按照十五大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要素重组的趋势,加快调结构、打基础、立支柱、兴产业、拓市场的步伐。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思想上要始终重视,把它视为战略性产业,在工作上切实加强而不可有半点放松,在投入上不断增加而不可有丝毫减少。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确保农业增产,首先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抓紧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彻底解决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大力推广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收费、自行管理、自行还贷的群众办水利的经验,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点是集雨节灌的微型水利工程,大力普及常规节水措施,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努力扩大水浇地面积,要重点抓好节水工程,加快干支斗渠道衬砌,普及常规节水技术,大力推行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和微灌技术;加快疏勒河、张掖西总干、引疏济金和民勤调水等在建水利工程的进度;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尽快改造中低产田,使之成为稳产高产田;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开发水土资源;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在沃土、治理盐碱地、垦荒、地膜覆盖等方面尽快实现机械化,加快农机配套建设,充分发挥酒泉农机制造厂在机械化中的作用。
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针对目前产业结构单一,乡镇工业和商品畜牧业比重小,地县财政困难的现状,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变商品优势为经济优势,把商品粮基地变成商品农业基地,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实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连逐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形成粮、棉、油、瓜果菜、畜禽等一批主导产业,形成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相适应的一批农、林、畜产品基地。
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关键是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决把村提留、乡统筹和“两工”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限额之内,彻底治理“三乱”,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做好以上各项工作,必能进一步调动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河西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大好机遇,加强农田水利和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应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集中建设一批牵动全局的大项目,特别是机场改扩建、省内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以及通讯和信息网络建设。除前面提到的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息息相关的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外,应集中力量抓好景电二期延伸工程、兰州柳沟河至古浪高等级公路、敦煌民用机场改扩建工程以及与发展旅游业相关的设施建设。
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外国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的机遇,实施“以开发促发展,以开发求发展”的战备,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引资规模,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第三产业。应抓紧建立利用国外资金项目库、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库、备选项目库以及智力引进库,实行网络化和动态化管理;建立政策法规、综合服务、信息支撑、安全保障等体系,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调整对外贸易的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对外贸易的格局。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拓展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轻纺产品、特色农产品及矿产品等优势产品的出口市场。把贸易投资、资源开发、劳务输出、工程承包、加工贸易等结合起来,扩大出口创汇。
3.发挥优势,调整结构
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结合河西走廊具体情况,通过对老产业的升级创新和新产业的开发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优化结构,建好龙头,着重抓好蔬菜、果品、葡萄酒、啤酒、种子、粮食、特色产业、肉毛草蛋奶鱼、饲草饲料、旅游等10大系列和15个龙头企业的建设。工业方面,在已初步形成的以钢铁、有色冶金、石油为龙头,以化工、食品、建材、矿产采选及轻纺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河西地区具有较好的资源赋存和找矿前景的独特优势,依靠先进技术加强地勘工作,增加资源储备和基础储备,特别是优势矿种的储备,加强能源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加强北祁连西段北山南带金矿的勘探,通过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等措施,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保证省内、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要。
调整经济结构时,不仅要发挥现有优势,更要放眼未来。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保持和发展现有优势,为此要抓好对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电力、电子、新型材料、计算机软件等领域,要形成有特色、有规模、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同时,按照十五大精神,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政策、发展条件和生产要素配置上,创造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宽松环境,使个体、私营、联营、混合型经济、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河西地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提高。
4.依靠科技增产,深化科教兴农战略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是今后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因此,在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过程中,要加快对现有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大规模改造传统农业,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农业科技综合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尽快使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为尽快达到上述目标,首先,应推广良种良法,挖掘增产潜力,加快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加快统一供种,使主要作物大田种子纯度尽快提高;其次,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以作物种子工程、产品加工工程和机械化工程为重点,抓紧规划实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跨越;第三,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逐步增加科技投入,要将各地市当年财政新增部分的10%用于农业科技,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培育技术市场,兴办科技企业,加快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同时,要紧跟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大规模引进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加快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在农业自动化管理、高科技节水、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特色农业等方面有较大突破;要充分利用河西地区水土资源优势,加大现在耕地的内涵改造力度,与示范区的建设相结合,整体提高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实现河西农业大区向经济强区的跨越。
5.搞好生态工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围绕经济发展、人口控制、环境保护三大问题,重点解决好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坚持“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的战略;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坚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节约相结合,在保护草场、林地和水源的前提下,科学规划,适度开垦后备耕地,严禁乱垦乱开,新垦耕地要同农田林网建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适度规模经营相配套,严禁超采地下水,防止土地沙化、盐渍化。
林业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在实现增强河西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工程的重中之重,要全力抓紧抓好。对林业建设要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为此,应全力搞好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产业基地和草原生态工程四项建设。要搞好这些工程,必须建立现代林业制度,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坚持正确处理开发与治理的关系、开发与生态的关系、开源与节流的关系,决不能为发展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利益,损坏长远利益。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河西社会经济的实际出发,克服短期效益倾向,制定科学周密的规划,运用新科学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要依法治绿,依法护绿,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建设一支高新科学技术的林业生态专业队伍,大力普及科普知识,强化信息建设,扩大市场,大办林果产业,组建绿色产业大军,坚定不移地走培育资源、开源节流并举、优化生态、建设河西的路子,创造千里绿色走廊。“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是促进和开发西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大生态工程。
再造河西走廊,再创河西新辉煌,意味着河西人再次创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开放的全新观念,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领导的“两个重要批示”,全面落实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再造一个河西”的战略目标,河西走廊一定能成为21世纪中国的经济强区。
标签: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中共十五大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三农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