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陈方洲

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陈方洲

葛洲坝中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 430200

摘要: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治理也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技发展,水土保持技术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背景下,水土保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于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技术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最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水土保持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对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实践,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林草措施

引言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力度。然而,长期以来,各种过度开采生态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工业发展中形成的废气和废水等有害物质,又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开始产生越来越严重的雾霾等环境问题,积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刻不容缓。在这种情况下,对水土保持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对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实践,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

1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民的耕地,一个是水库和河流,危害最为严重是农民的耕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本来就没有足够的农田来进行粮食的耕种,如果靠外国粮食进口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要,那么高价格的粮食是普通百姓所消费不起的。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只有土地肥沃才能长出更好的作物,才能增加粮食产量和质量。所以,农用土地是需要连续种植几年作物就要休养的,休养时不能种植其他作物,以促进土壤营养的累积。但是由于我国农村耕种土地比较紧张,农用土地都是每年都在耕种使用,由于没有休养,农用耕地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大量雨水使泥沙被冲入农田,形成沙压农田,这样更会导致农田的土壤变贫瘠。对水库的危害主要是大量泥沙流入水库,对水库存水造成水质污染,对一些小港湾流速小的地方也会造成淤泥淤积。

2 加大水土保持技术研究力度的重要性

在保护生态平衡、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过程中,水土保持作业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目前广泛运用的水土保持技能都是树立在对水土流失规则以及特色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在对相关技能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完成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也能够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用的改进。从全体上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大了现代化建设的力度,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增多,这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形成损坏。例如,我国各地区为了满足当地用电以及农业灌溉等需求,活跃修建了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工程规划大、耗时时间长,必定会对工程当地原有的植被等形成损坏,将必定的压力施加到当地环境中,然后引发必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问题。在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科学的使用水土保持技能至关重要。新时期,将水土保持技能同信息技能进行严密的结合,更有助于该技能功用的充分发挥,为改进我国环境并完成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实践

3.1 建立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要确立谁建设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治理的机制和水土保护服务生态价值,政府出面调节各方利益。对于在流域内进行项目建设的一方,要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用,主要用于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和修复被压坏的植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项目建设方要承担起水土流失的责任和水土治理责任,同时享受水土保持的生态效果,这样可以促进生态平衡,并解决小流域水土保持资金短缺问题,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双赢。

3.2 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生态优先,不能破坏环境

在手段上一般是对干流两岸的风光带和景观廊道进行打造,并与其支流两岸的景观廊道进行有机连接,各支流水系水景及两岸风光带与干流水系及两岸风光带构成有机的景观系统。沿河植入相关的滨水休闲系统和功能设施。注意景观系统内部所产生的污染源的控制,避免二次污染。对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游线设计,亲水设施都要有科学严谨的控污手段,防止破坏环境,破坏沿岸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保证鸟类、鱼类等各种动植物都能有安全稳定的栖息场所。不设置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和开发活动,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绝不能像以往一样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3.3 消力池设置

突变方位在沟道沟底高程中,必须对消力池结构进行设置,陡坡式为结构的主要特点。陡坡式的消力池结构在构建的过程中只需要耗费较低的本钱,可是,其实践使用中,洪水会对其不断进行冲刷,一段时间今后,空损的现象就会产生于消力池中。如果陡坡断面是以砂卵石为地基的,这种现象将愈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参加小流域管理作业的作业人员应将原有的消力池结构改变成堰型,然后才能有效缓解以上问题。在对以上要素进行全面考虑的基础上,能够对坡降率进行断定,在实践打开安置作业时,应确保齿墙入土深度在上游和下流中落差规模应控制在2~2.5m,促进其能够向不透水层中进行切入,然后完全堵截渗流通道,促进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渗流结构中有效提升。

3.4 确定过流宽度合理设置消能池

沟道的宽度和坡度会影响山洪的排泄,在出现暴雨时要通过计算山洪产生时间和洪峰情况来设计沟道的宽度,对于转弯和折角的数量要加以控制,以达到防止山洪不安全排泄的情况。很多沟道的宽度和深度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这时设置的消能池也会随之产生变化。这时陡坡式的消能池虽然成本低,但是经过反复应用和冲刷会出现损坏。所以要设置合理的堰型消能池,同时保证上游和下游的齿墙实际入土的深度,以避免出现透水层,要保证设施建设的安全和标准。

3.5 需沿河种植防风林带

对风沙大土壤泥沙流失严重的地方,特别是西北地区,需沿河种植防风林带,防止因风沙对河水和岸线的侵蚀与污染,保证河道及其支流两岸的水环境和水资源的完整,恢复植被和湿地景观,为水生、陆生动植物构建生存和栖息的空间环境,恢复生态基底。野外亲水景观带设置在防风林带内侧,对有外景呼应的区域,可以将林带打开,与滨河景观廊道建立联系,沿线设置自行车道和共享单车停车场,让人能够亲水,并进行滨水运动等。对沿河景观走廊内的竖向设计一定要尊重科学,生态优先,避免雨水直排入河。应根据环境特点沿岸加设植草沟和雨水花园,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处理原则,使雨水得到充分利用并净化达标后,再排入河道,即使在野外无人区,对于沿河流域的竖向设计也要按以上原则考虑。

结束语

总之,在小流域的水土治理中,水土保持技术越来越被重视,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是我国小流域水土治理还存在一定问题,要在日常工作中总结不足,并对不足进行分析,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双赢。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法规制度,通过公众参与来形成全民治水的日常机制,才能让每条河流长治久清,让各地的母亲河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沿岸的城镇和居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营养。

参考文献

[1]张玉斌,王昱程,郭晋.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01):47-55.

[2]王凤娇,上官周平.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1(06):119-124.

[3]李晶晶,白岗栓. 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01):114-120.

论文作者:陈方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  ;  ;  ;  ;  ;  ;  ;  

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陈方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