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损技术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高鹿斐

降损技术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高鹿斐

(国网浑源县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逐渐提升,由于配电网在电网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然而,当配电网在运作的过程中,线损情况属于无法避免的现象,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对配电线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降损技术及线损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降损技术;配电网;线损;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配电网的线路得到了明显的增加。所以,配电网线路中出现损耗的情况也日益明显。而随着电网终端出现损失的情况,在电网损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配电网出现的损耗情况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直接的影响,还可以将管理质量加以提高,对供电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减少配电网线路出现损耗的概率,不但可以确保配电网系统实现高效率的运行,而且还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以借鉴。

1、配网线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产生原因

有很多因素能够对配网线损产生影响,有人为的管理不力所致,更多的是设备,线路独有的损失。引起配网线损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两类,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1.1技术线损

1.1.1配电线路损耗

线路规划不合理,供电半径过长,近电远供,迂回供电,负荷中心离电源点距离太远导致损耗过高;导线截面太大或太小,线路长期空载或超负荷运行,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用,引起损耗升高;线路老化,超龄服役,缺陷严重导致线路故障增多,绝缘等级降低,由于阻抗,泄露加大导致损耗升高;由于无功补偿不足或过补偿产生的无功穿越,对供电能力造成了影响,线路损耗随之升高。

1.1.2配电装置损耗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与负荷不对应,损耗由此增加;配电变压器不合理的安装位置,偏离负荷中心导致损耗增加;不合理的低压无功补偿,高峰欠补,低峰过补,导致变压器偏离经济运行状态;部分投放较早的变压器属于高损耗型,造成变压器本身损耗增多;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均衡,中性电电流加大,引起更多损耗。

1.2管理线损

计量设备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检修,校验,轮换,引起计量不准;内部生产、生活用电无表计计量;用户违规用电、窃电;营业工作中漏超、估超、漏计、估计现象严重。

2、配电网技术线损主要原因的分析

2.1负荷曲线波动幅度过大造成的线损

电力企业中配电网系统在运行时,其负荷曲线形态的系数会直接影响着技术线损的大小,当负荷曲线形态的系数越小时,其技术线损也便越小;当负荷曲线形态的系数等于1或者接近于1时,其负荷曲线便会趋于平衡状态,技术线损也就最小;反之,当负荷曲线形态的系统越大时,其负荷曲线的的波动幅度也就越大,低谷与高峰之间的相差太大时,其技术线损也就会越大。

2.2电压质量的降低造成的线损

保证电压质量的良好做为电力企业向用户提供电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电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的效益与形象。其中,电压质量主要是指理想的电压与实际的电压之间的偏差,根据电压的质量可以反映出电力企业向用户提供的电能是否合格。如果电力企业所提供的实际电压与理想电压之间的偏差过大的话,将会造成电压质量的降低,而电网技术线损的大小与电网运行中电压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若电压的质量降低的话,其技术线损相对的也会增大。

2.3无功补偿功率不平衡造成的线损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其无功功率的平衡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有效方法。但一些时候,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致使无功补偿功率不平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配电网能耗的增大,并出现电能质量有所下降或是其电压的设备损坏等问题,从而造成了技术线损的增大。

2.4运行方式不合理造成的线损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其主要有开环运行与闭环运行两种的运行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电网闭环运行的时候,因原来的备用线路中有功率流动,从而会增加功率的损耗;但在电网网开环运行时,因各种的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功率损耗。如因为各个变电站的负荷曲线形状有较大的差别时,在开环运行与闭环运行时的技术线损大小也不一样,若是没有合理地选择电力系统运行的方式,将有可能因此造成过大的技术线损现象。

3、配电网技术中降低线损的主要措施

电网降损的技术措施涉及电网的各个方面,笔者主要论述的是高低压配电网的技术降损方法。

3.1调整完善电网结构

电网结构对线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电网的规划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线损的影响。一是电源应设在负荷中心,线路由电网向周围辐射。二是缩小供电半径,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一般情况下,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15公里,0.4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0.5公里。三是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截面积与电能损耗成反比关系,增加导线截面会降低导线电阻,减少电能损耗和线路压降。四是选择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并合理选择容量。配电变压器损失在配电系统电能损失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减少配电变压器损失的方法是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和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率。

3.2调节线路电压

在负载功率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线路电压,线路电流会相应减少,线路损失会随之降低。如果将6千伏升压到10千伏,线路损失降低64%,将10千伏升压到35千伏,线路损失会降低92%。负载容量较大,离电源点较远宜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供电方式。对于运行在一定电压下的线路,电压在额定数值上下允许一定的波动范围,输送同样的功率,用上限电压供电比用下限电压供电减少线路损耗24%,0.4千伏线路用上限电压供电比用下限电压供电减少电能损失33%。

3.3提高功率因数

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减少电力系统中各个部分所需的无功功率;二是进行补偿。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要正确地选择异步电动机的型号和容量,要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变压器在电磁转换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励磁功率,而励磁功率绝大部分是无功功率,在变压器二次侧所带负荷功率因数一定的情况下,变压器一次功率因数的高低,取决于其负荷率的高低,负荷率高,则一次功率因数高,反之一次功率因数低,空载时,功率因数最低。为了避免变压器的空载和轻载运行,变压器的负荷率控制在50%以上时比较经济。技术降损的措施很多,而技术降损正是电网技术改造的重要内容。舍得投资和气力,加大电网技术改造的步伐,必将带来降损的明显效果,无论对于供电企业本身,还是对于社会都是一件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的重大举措。

4、配电网线损管理方法

配电网线损进行管理的方法主要有: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理论线损计算以及线损分析和管理等。其中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程序。它能够将图像、数据等融为一体组成一个线损管理平台,对线路进行自动化的作图和可视化的图形交互方式的数据录入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灵活的查询和统计功能。该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易用性、可扩充性、保密性以及维护性。该系统在设计的时候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各个独立的模块之间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信息的交换。理论线损计算就是通过对配电网络的线路损耗从理论层面上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实际的电网管理工作中,对于10kV以上的配电网而言,涉及到的设备繁多、网络结构复杂、变化频繁,同时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的数量不够,位置不准确,导致很多网络的分线和元件的数据资料很难获取,这样根据实际的数据资料计算电网的线损就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此,从理论的角度根据不同线路和元件的性能和能耗,以及电网的布局和结构,对电网的线损进行计算就变得尤为重要。线损的大小与电网的机构、采用的线路、元件、各项参数、运行的方式、供电的方式以及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对线损进行管理时,首先应该对电网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的数据资料制定能够提供准确、稳定、方便、快速的信息系统,实现对电网线损计算、统计和分析的功能。

5、结语

总而言之,就配电网运作而言,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其出现线损的情况都与配电网存在一定的关系,即使线损是不可控制的问题,然而可以采取相应的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不断降低。当前,电能线损在电力输送中会产生大量的消耗,最大程度避免线损概率是为企业带来丰厚效益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

[2]李剑白.10kV配电网线损问题解决方案的创新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2(s1)

[3]白涧,申亚学,张蕾蕾.风电接入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J].陕西电力.2014(01)

论文作者:高鹿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降损技术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高鹿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