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研究进展论文_洪敏

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研究进展论文_洪敏

洪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203)

【摘要】 脾胃湿热证是脾胃疾病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本文通过对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病因病机、脾胃湿热证诊断、脾胃湿热证治疗探索、脾胃湿热证现代研究进行概述,以期更好的了解脾胃湿热证,更好地指导临床。

【关键词】 脾胃湿热证;中医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342-02

随着现代生活的环境、饮食结构、体质的变化,脾胃湿热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发病可见于各年龄段、各种人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活质量的慢性病变[1]。中医对脾胃湿热的认识较早,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旨在对脾胃湿热证进行系列探讨,现总结如下。

1.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对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其中《黄帝内经》对脾胃湿热总结为邪气侵袭、脾虚。邪气至、正气虚是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关键。这段时期对于脾胃湿热主要是对病变的宏观描述。《素问?刺疟论篇》曰“湿热下行则肠鸣,上蒸则汗出,鸣己汗出者下行极而上。”“湿热相搏,则怫热痞膈,小便不利而水肿”黄为脾色,黄疸为病[2]。《金匾要略》中首设黄疸篇,论述黄疸[3]。后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黄疸诸候》概述了其发病部位和表现,发病部位在中下焦,主要表现为胸隔痞满,泄泻,黄疸,水肿,发热。《千金要方》按五脏将疾病归类,阐述了消化道脾胃湿热证的生理特征和病理特点。脾系病:脾虚实、热痢等;胃腑病:胃虚实、胀满、积热等。王涛在《外台秘要》中提出黄疽是病,是由于酒食过度,藏腑不和所致。“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癖结不散,热气郁蒸”,“病源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的论断[4-6]。清楚地阐明脾胃不和生热,谷气相杂及热毒之邪是导致黄疽的发生的原因。金元时期李杲提出“胃病内伤论”对脾胃湿热的阐述:饮食不节是内伤脾胃的主要病因,劳役过度是次要原因,并提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外感六淫为内伤脾胃的重要内容[7-9]。总之,脾胃湿热的主要病因包括: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劳逸失度,情志内伤,以及其他疾病累及脾胃等。

2.脾胃湿热证诊断

消化道脾胃湿热证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饱胀感和胃部疼痛,饭后症状会加重,空腹时无症状。饭后常伴有反酸、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烧心、食欲不振等现象。然而对于消化道脾胃湿热证的诊断,国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主要参考[10]《慢性浅表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或者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参考历代中医书籍或者院校教材,结合实际情况自行拟定诊断标准。目前脾胃湿热证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舌苔:为黄腻苔,此证必备;②胃脘或胸腔:痞满或胀痛或灼热;③食欲:不振或纳差;④口渴而少饮,口苦或干、粘;⑤大便改变: 溏而不爽,有粘液。以上几点均反映了消化道脾胃湿热证的特征,同时与中医理论对脾胃湿热证病机的阐述相符合。

3.脾胃湿热证治疗探索

秦汉时期在以《内经》为理论基础上,内治主要有三个特点:①调脾胃,贵在升降。②清热化湿。③顾护正气。其中主要有张仲景创立的吐、下、辛开、苦降等调理疗法。苦寒燥湿、芳香化湿醒脾、通利二便。与此同时,创立了针刺、按摩导引等外治疗法。唐宋治疗黄疸方法主要为清热利湿、治疗泄泻痢疾的渗湿止泻[9]。中药草药性味以苦、甘、寒、辛、温为主;从脾、胃、肺、肝归经定位;主要的药物类别:祛湿、清热、理气、解表。金元时期李杲首次提出饮食对脾脏湿热证的影响,其间以调补脾胃、升阳气、甘寒以泻火热清暑湿为治则[10]。清暑益气汤治疗湿热困胃;升阳汤泄泻、黄茂补胃汤、升阳除湿汤、益胃人参汤。明清时期主要是以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芳香化湿五类药物用于治疗脾胃湿热证[11]。现在治疗有三仁汤、黄连温胆汤、加减正气散、白虎汤加苍术、甘露消毒丹等藿香正气散以及加味藿朴夏苓汤联合多潘立酮中西结合治疗方法等。

4.脾胃湿热证现代研究

4.1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在吕冠华文中[8],建立湿热环境+高脂高糖饮食+白酒模型。通过外部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改变,人工控温在(32±2)℃ ,相对湿度为95%符合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的要求。短期内对大鼠进行高糖高脂饮食,造成胃功能损伤,其次将白酒作为湿热邪气。动物模型模出现了与脾胃湿热证临床类似的症状、体征,与中医药证理论相符。

4.2 基础研究

(1)HP(幽门螺旋杆菌)是造成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研究表明[9],HP与脾胃湿热证密切相关。(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陆宇平等发现[10],脾胃湿热型患者Fas、p53蛋白的表达高于脾胃虚寒患者。(3)炎症。研究表明[11],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粘膜COX-2高于脾虚组和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表达高于对照组且NO低于对照组。说明脾胃湿热证存在炎症反应。(4)肠道微生物学。文献指出[12],湿热证组肠道需氧菌肠杆菌、B/E比值、厌氧菌双岐杆菌、乳杆菌相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展望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中医以及西医学方法都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然而仍有较多问题有待解决。展望如下:①可进行脾胃湿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临床快速诊断,检测。②将中医的辩证论证与西医学基础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西医基础病理特征,对症给予中医治疗。③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以在分子生物学层次解释脾脏湿热证。④对于不同区域的发病以及用药规律进行大数据分析,以期了解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以及用药规律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婵娟,刘宏伟,王丽春等.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8):1032-1037.

[2]邢海伦,胡玲,罗琦等.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患者热休克蛋白70和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J].广东医学,2015,(1):133-136.

[3]任玺,文小敏,洪冰等.三仁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2):181-184.

[4]陈更新,劳绍贤,黄志新等.中药对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水通道蛋白3、4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199-202.

[5]崔娜娟,胡玲,劳绍贤等.HSP70、NF-κB在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中正邪作用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2):1130-1132.

[6]周正,劳绍贤,黄志新等.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4基因表达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2):71-73.

[7]梅武轩,劳绍贤.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量化标准的初步建立[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3):177-179.

[8]陈更新,劳绍贤,胡玲等.清热化湿方对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AQP3、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5,46(10):772-774.

[9]胡光宏,唐福康.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现代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12):583-585.

[10]李合国,劳绍贤.脾胃湿热证临床研究新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82-83.

[11] 徐光耀,唐福康,黄恒青等.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48-50.

[12] 林敏.脾胃湿热证研究进展[C].//2012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1-6.

论文作者:洪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2

标签:;  ;  ;  ;  ;  ;  ;  ;  

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研究进展论文_洪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