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于建筑质量的管理,就需要施工方选用合理的建筑材料,同时辅以必要的管理手段,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如何保证建筑的材料符合施工的标准,就需要系统性的用于建筑材料检测的手段以及设备来加以实现。
关键词:建材检测;检测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一、建材检测管理概述
首先,检测建材数据。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为数据检测难以满足时代发展,所以要以现代化设备对投入使用前的建材进行检测,并得出相关数据,避免数据采集错误引起的安全质量问题。充分应用现代化设备不仅降低了各项投入,还能保证数据采集与记录的效率,极大避免了失误情况的发生;其次,留置检测试样。要根据有关规定对检测试样加以保存,以防在之后工作中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可以二次检测。虽然建材检测投入了现代化设备,建材检测人员也同等重要,他们必须要有建材检测相关证件,持证上岗,这样能够充分了解建材检测的操作流程与操作方式,极大减少企业的培训投入。
二、我国建材检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样品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现阶段我国进行建材的检测时往往在实验室进行,这使得其检测样品是由生产经营厂家和施工单位送至实验室。但这种检测流程造成了相关建材檢测机构进行检测的试样难以保证与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建材一致性。在送往检测单位的检测样品也不具有一定代表性,由于检测样品的检测结果影响到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及质量等因素,则施工单位并没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送检,而是以次充好来达到设计上所要求的材料质量,再加上见证单位的监督较差,有时候并没实地去查看,没有起到见证取样的实际意义,就随地盖见证记录。
2、检测机构内部管理不完善
检测机构内部管理不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文件相对形式话,没有切合实际运用于实践,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薄弱,检测能力也相对低下,在检测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检测员检测样品执行标准规范的程度不够严谨。这一系列的因素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具备说服力和准确性,影响施工进程和质量。
3、检测行业的恶性市场竞争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检验检测机构也跟随脚步加入了市场经济,由于检测机构较多,然而在一个地区,市场确是有限的,检测机构之间存在了竞争关系,由此在其中使一些检测内容失真,造成行业可信度不高,只是应付交差;严重影响检测工作的发展,使建材报告质量降低,导致检测行业形成相对的恶性市场竟争,严重威胁建材质量检测的规范性。
三、针对建筑材料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1、样品的接受与标识
检查接受样品的外观与数量,检测器是否达到检测要求,要明确检测方法与样品状态,在委托单上签名并对样品特性与状态进行记录。若样品是封装方式送来,要检查封签是否完整,在运输时有无损坏,要和检测人员一起验收。要使样品达到检测要求,要按照相关要求指导稳妥人签单,将来样在电脑上登记,将检测项目自动形成台账并用电子文件备份存档,用电子表格登记成台账,将台账打印出来整理成册,内容包括委托单位、委托日期、委托编号、材料的名称数量与规格等。若对接受来的样品能够适合检测表示怀疑,要及时联系委托方进行说明。对要进行留样的样品分样后,要标识好待检与留存样品,样品标识要清晰。
2、样品储存
留存样品以及没传递给检测室的样品要在样品收发室存放,要由专人看管,无关人等不得随意出入,以保证样品安全。样品存放要分类,贮存环境要干燥通风,不存在腐蚀。对于抹面胶浆、水泥与胶凝剂要一样两份,分别用作检测与复检,密封保存于样品桶,留存样品必须标识好,要在处理记录中标记好时间等;再次是样品流转。样品要按照流转顺序来进行流转,在交接签署过程中一定也要对样品状态进行核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加强样品在检测、制备、传递时的防护工作,按照相关使用说明进行,防止受到非检验性损坏,要防止样品丢失。如果样品意外丢失要说明情况并追究责任,与委托方取得联系。检测区中待检样品与已检样品要分类防止,检测后要把样品状态表示为“已检”。
3、样品处理
样品处理要由质量负责人同意才能进行,形成样品留存处理记录,注明处理时间。处理的水泥样品不能再在建筑主体中应用。若是防水材料,要在检测后确定使用价值后,保证试验方法、检测环境、检测仪器以及检测结果无误才能还给客户。针对砂石与混凝土试快等,必须要保证一切无误方能撤出实验现场,若客户没特殊要求,一般不要保留,送往垃圾场处理。水泥、抹面灰浆、胶黏剂等样品要保存40d左右,当客户对出来的检测结果无异议后方能处理备检样品。对于外加剂等要在检测结果出来15d后才能废弃处理。如果委托方对留置时间有其他要求,要服从客户。样品在流转、检测以及留样过程中。禁止让检测无关人员领取或挪用,若出现样品丢失行为要按照责任事故處理。
4、仪器设备养护
无论是何种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的流程,都需要依赖于相应的检测设备之下,然而,我国许多的建筑单位的检测仪器的设备却年久失修,其先进水平以及准确的程度得到一定的质疑。因此,检测方要及时更换建筑材料的检测设备,并加强对于设备的养护工作,确保仪器时时刻刻出于工作正常的情况。对于仪器的养护需要检测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数据的显示装置进行更换工作,对于显示模糊的仪器要及时进行移走。对于检测中经常出现故障的检测设备,建筑单位应该立即停止使用。
5、加强检测方法的科学性
检测方法的合理以及科学性是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的必要保证。其对于检测的结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针对我国检测方法上存在的漏洞,检测方应该加强检测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例如加强对于样品的选取,对于检测中存在误差的数据,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摒弃,对于检测方法上,检测人员应该按照具体的建筑标准来进行,严禁某些人员私自制定检测的标准。一般而言,正确的检测方法应该是在国内外通用的检测标准下,在取得委托方的同意之后进行的检测。同时,对于检测数据的处理结果也需要检测人员制定相关的数据报告。
6、提高对于数据的处理精度
在一个完整的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流程中,对于数据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大型的建设工程中更是如此,由于检测设备的局限性,同一个建筑材料的检测往往会得出不同的检测结果,这就需要检测人员对于检测的数据进行取舍。
7、有关监督部门应该加大监督力度
在建筑材料实际检测环节中,明确工程施工项目各个环节对应的有关责任落实机制。在建筑施工材料样品的抽取过程中应当严格根据执行标准确定建筑材料供应方、建筑材料使用方以及建筑材料技术检测方者三方面的具体执行责任。对存在造假以及事实不符的样品要进行严惩,通过检测单位落实见证人员是否能够起到见证取样的作用,在送检的过程中能够全程跟踪,并且检测单位准确记录见证人到场情况。
结束语
建材检测管理是否到位关系到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必须要予以严格重视。建材检测部门要健全自身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坚决打击弄虚作假与投机腐败行为,相关部门要健全检测信息平台,实行招标化制度,加强检测实验室管理,为检测市场良性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郑强,谢维鹏.建材检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50):149-150.
[2]刘鹏,赵冉,王泽世.建材检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江西建材,2016,(11):
[3]华正宇,柳霞.加强建材检测管理,促进建材市场健康发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168.
[4]张宏兵.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地理,2014,(22):160.
论文作者:王厚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样品论文; 建材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人员论文; 数据论文; 检测方法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