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中的国际话语权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话语权论文,道中论文,事件应急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话语权,顾名思义就是在国际舞台上说话和发言的权利,影响和调控国际舆论的权力。国际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国际舆论流向、流量、是非的评判就掌握在谁手里。国际话语权的拼争,说到底是围绕国际主导权的一种较量。谁掌握了国际话语权,谁就能先发制人,先入为主,并在解说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评说国际事件,甚至在制定和解释各种国际游戏规则的复杂竞争中增加优势,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国际话语权是近年来国际上的一大热门话题,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相加强的一种“软实力”。长期以来,国际话语权被西方大国及其媒体所利用、控制、垄断,导致国际新闻信息传播严重不公正、不对称,国际舆论格局明显“西强我弱”,在国际政治、外交、经济、人文、科技、军事等领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形象造成很多伤害和不利。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意识形态领域到经济文化领域,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到政治、外交和工商、企业界,都越来越重视国际话语权的问题。
国际话语权远不只是我国新闻传播界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性、专业性、操作性问题,而且是一个深层次的国际政治外交和经济文化战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形象、国际环境,关系到我国能否在国际竞争博弈的大舞台上抢占新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传媒是国际话语权的主要工具,围绕国际话语权的争斗,世界各国新旧媒体正在展开全方位博弈,抢夺新闻信息传播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突发事件报道国际话语权之战愈演愈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是传媒竞争的重点,也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一大焦点。近年来,国际上围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的话语权之争不断升级,虽不见硝烟,却异常激烈。
所谓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国际上一般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在我国,除上述四大类突发事件外,近年来还接连发生了一些虽未造成人员财产伤亡和损失,但社会影响甚至海外影响同样较大的其他性质的突发事件,包括高考舞弊、高官被查处等等。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达,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突发事件,都会迅速传播开来,以致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印象:现在的突发事件很多,越来越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已经由“非常态”转变为“常态”,许多重大突发事件迅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新闻。
正是由于突发事件国际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国际媒体尤其是西方强势媒体争相报道,并把这类报道当作提升和展示自身竞争力、影响力的特殊契机和舞台,从运行机制、人力部署、资金投入等各方面予以充分保障。这进一步加剧了突发事件报道国际话语权的竞争。
一、西方媒体不遗余力争抢国际话语权
CNN是西方媒体不遗余力争夺突发事件报道国际话语权的典型。此外,西方老牌新闻机构BBC和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主要通讯社,也无不把突发事件报道当作重中之重,拼争全球首发、首播。为此,它们很早就采用了快讯加滚动、现场连线、相关评说等报道方式。在世界传媒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西方传媒纷纷顺势而为,不断推出新招,以加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CNN在继续主推电视的同时,近年来大力拓展网络报道和电视、网络联动报道,当人们在电视上刚看到CNN的BREAKING NEWS,就会发现它的网站也迅速在首页头条位置以黄底黑字的大通栏抢发突发事件报道。面对电视媒体的无情竞争,美联社、路透社相继实行战略转移,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创办电视部,大力发展电视新闻。美联社社长柯里2008年来新华社访问,谈到美联的电视报道时,不无自豪地说:如果CNN离开了美联的电视新闻,恐怕难以支撑。BBC不甘落后,于1997年开办了24小时电视新闻频道,使其对国际新闻特别是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大大加强。近几年来,就连《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面向全球的纸质媒体,也充分意识到拼抢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性,纷纷办起规模越来越大的互联网站,以快讯和滚动播报的方式,抢发世界性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缩短报道时间差。
西方媒体凭借其在综合实力、技术装备、品牌人才等多方面的绝对优势,牢牢掌控了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话语权。有研究专家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目前国际新闻尤其是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首发和后续报道,大约90%来自于西方媒体,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任由它们报道和评说。其结果往往是非颠倒,或者是非不分。对此,很多发展中国家受众感到愤愤不平,就连西方国家自己的一些受众,也时常感叹不公平、不全面。值得指出的是,西方媒体往往凭借“话语霸权”,把发生在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突发事件与民主、自由、人权、宗教等敏感话题挂起勾来,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欺骗、误导、愚弄各国受众。
二、半岛电视台异军突起抢夺国际话语权。
这家位于中东小国卡塔尔首都多哈的阿拉伯电视媒体,从1996年创办伊始就瞄准CNN、BBC,设法进行错位竞争。短短13年,半岛电视台不仅专业频道迅速扩张,节目越办越丰富,而且从阿拉伯语拓展为全球通用语言——英语。2006年3月开播的半岛电视台24小时英语国际广播,如今办得红红火火,在中东地区大有直逼CNN、超过BBC之势。目前,半岛电视台在全球开设了将近30个分部,展开24小时连线报道。
半岛电视台利用其独特的语言、地域、文化和所谓“中立”等优势,在中东地区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尤其在阿富汗战争的新闻报道中独领风骚。人们都把半岛电视台称作是“海湾的CNN”。
除半岛电视台,日本NHK新开办的24小时英语电视国际广播也在跃跃欲试。
三、中国媒体勇敢挑战西方媒体国际话语霸权。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积极作用,我国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上逐渐由“处理”向“管理”转变。早在2005年底,刘云山同志就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突发事件报道关键是要畅通信息渠道,协调主管部门及时公布事件真相,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抢占先机、赢得主动。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纳入整体应急管理机制。2007年11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为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中央已明确授权新华社,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迅速进行对外报道,与西方媒体争时效、抢阵地,争主动。
拉萨“3·14”事件对外报道是中国媒体打破常规,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一个成功范例。
新华社始终牢牢掌控着信息发布、澄清事实主动权,对外充分报道事件真相、深入揭露达赖本质,积极、正面回应西方媒体恶意报道,在对西方媒体和广大海外公众的舆论影响上一路先声夺人。新华社的对外报道,特别是对外英文报道,成为这一事件的主要国际信息源和海外受众了解事件真相的主要渠道。
新华社拉萨暴力事件对外报道,至少从三个方面撼动了西方的国际话语霸权:一是在几乎所有关键节点实现全球首发,一路先声夺人,掌握了引导国际舆论的主动权;二是对接国际话语体系,及时、充分报道事件经过,迫使西方主流媒体调低渲染“调门”,一些西方媒体不得不公开承认报道失实;三是瞄准达赖的所谓“五大光环”,主动设置议题,实施精准打击,遏制了达赖集团的嚣张势头。
当然,由于西藏问题的复杂性,我们不可能期望通过一次突发事件报道,就能从根本上改变海外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在涉藏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但是,拉萨暴力事件对外报道启示我们,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国际话语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意义,转变观念,积极主动,方法得当,完全有可能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中抢占先机,争得主导地位。
突发事件报道为何要抢夺国际话语权
对新闻媒体来说,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不仅仅是加强和改进报道方式、报道内容、报道手段,提升报道影响力的问题,而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
一、有利于有效应对国际负面舆论,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去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对外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遗憾的是,与中国日益发展、进步、文明、开放的实际形象相反,我们的国际形象在西方媒体笔下一再被歪曲、误读甚至丑化。围绕中国的发展,西方媒体一会儿抛出“中国崩溃论”,在中国的“人权”“西藏”“台湾”“武器扩散”、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问题上做文章,刻意制造、夸大中国社会存在的危机和问题;一会儿又抛出“中国威胁论”,并演绎出“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文明威胁论”“中国粮食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论调,严重影响了世界人民正确地认识真实的中国形象;一会儿又抛出“中国责任论”,不是无端指责中国在一些问题上不负责任,就是蛮横地把自己造成的问题和难题推给中国来解决。
重大突发事件是西方媒体误读、曲解、丑化中国形象最为严重的领域。由于价值观、新闻观不同,再加上一些人不怀好意,同样的事件往往被西方媒体用“双重标准”加以歪曲性解读。
这一切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西方媒体凭借其话语霸权,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权。因此,我们必须把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国际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通过我们及时、客观、充分地报道,有效压缩西方媒体的炒作空间;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以抵消和平衡国际负面舆论,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
二、有利于推动事件处置,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发生在我国的任何重大突发事件都会在国际社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关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我有关部门和媒体能够及时提供权威、充分的信息,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有可能避免境外媒体的负面炒作,为事件的处置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在关键时刻“失语”,境外媒体就会通过从其他渠道获取的非权威信息大肆炒作,形成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局面。这样势必会混淆视听,加剧公众的恐慌或质疑心理,增加事件处置的难度,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
信息披露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社会稳定,不应该将其与危机管理对立起来,而应该使之成为危机管理的组成部分,为沟通信息、化解矛盾、消除危机服务。
三、有利于重点突破,遏制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态势非一蹴而就。鉴于西方媒体多年来形成的绝对强势地位,我们要想在与它们争夺国际话语权的较量中获胜,就必须选准突破口。而突发事件报道无疑是新闻竞争的主战场,在国际传播中具有战略制高点意义,因此,应该把突发事件报道,尤其是发生在我国的突发事件和国际涉华突发事件报道,作为重要战略突破口。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办法得当,组织到位,把突发事件报道当作一次次战斗和战役来精心攻打,就一定能够夺取胜利,从而逐步削弱西方媒体的国际话语霸权。
四、有利于赢取信任,增强我媒体国际公信力
一个媒体是否公正、客观,是否开放、敏锐,直接关系到这个媒体国际公信力的强弱。然而,多年来,我国媒体没有形成应有的国际公信力。首先,我国媒体大多由官方主办,这与西方媒体一般独立于政府的做法不同。其次,我国媒体多多少少存在报喜不报忧的问题,报道的客观性受到质疑。
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国际传播规律,通过对突发事件的专业化报道来赢得国际话语权,争取海外媒体和受众的信任,增强我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我国媒体去年对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报道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和网站对国内外突发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能力已经明显提高。就目前国内的重大突发事件而言,新华社报道的国内首发率已经超过90%,对外首发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由于上级指示明确,新华社社长和总编辑要求明确,部署周密,凡国内突发事件,即使涉及一些敏感问题的,也都在稳妥把握的前提下快速抢发,外电外台紧接着就转发,效果很好。打开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搜索网站谷歌,可以发现有关中国特别是中国突发事件的报道,几乎都是新华社播发的稿件,有关部门和分社的采编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倾注了无数精力和智慧。
五、有利于拓展阵地,扩大我媒体国际影响力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对我国媒体既是挑战,也是重大机遇。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高,我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也在明显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我国主流媒体。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就目前而言,我们与西方强势媒体相比,无论是新闻采集能力、传播能力,辐射能力、技术装备能力,包括重大新闻的自采率、首发率、落地率和国际化人才等,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仅突发事件报道而言,也有许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对一个媒体特别是国际一流媒体综合实力、把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报道观念和人才队伍的重大考验。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并在考验中提升,我们的国际影响力自然就会提升。
突发事件报道如何争夺国际话语权
突发事件的国际话语权竞争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地域的竞争。作为我国主流媒体,要始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责任,既积极又稳妥地组织策划和实施好突发事件报道。
一、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是各主流媒体共同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重大突发事件对外报道的时效要求更高。谁赢得了时效,谁就能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有效掌控国际话语权;谁落后,谁就失去最佳时机,谁的报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报道价值。
在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突发事件报道时效的快慢已经不是以小时而是以秒来衡量。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全球主流媒体全天候高度戒备,随时准备抢先报道开战消息。结果,新华社巴格达分社伊拉克雇员贾迈勒抢发的快讯《巴格达响起空袭警报》,领先全球媒体10秒传递出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消息,令国际传媒界刮目相看。
主动出击的意识不能仅仅体现在事发初期,而应该贯穿于突发事件报道全过程。要始终采取主动姿态。如果在新闻第一落点上失去优势,则应该在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下工夫,力争通过对新素材、新视角、新主题的开掘,反败为胜,占据国际舆论主导地位。主动出击也不光是前方记者的事,是媒体编辑部所有有关部门共同的责任。记者在前方,受各种条件所限,难以随时掌握全面情况,更无法了解相关情况,这时候后方编辑部就要把所掌握的最新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前方记者,让他们补充采访,或者根据其他手段核准消息来源后,在后续报道中及时补充有关情况,弥补前方记者报道的不足。
二、巧妙设置议题,把握舆论导向
如果说时效快慢考验媒体的快速反应能力,议题设置则考验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突发事件中的热点、难点、敏感点一般都是海外媒体和受众高度关注的领域,应该成为我们进行议程设置的重中之重。即使是敏感点,也不应该回避,而应该主动、巧妙地设置议题,把“我们想要报道的”与“海外受众想要了解的”结合起来,有理有节地予以回应,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快速报道突发事件通常只是形式,掌握报道的主动权和社会舆论、国际舆论的正确引导权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因此,主动设置议题必不可少。
三、明确传播目标,影响主流舆论
要想赢得突发事件报道的国际话语权,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而应该把主要传播目标定位在海外主流媒体和主流社会上。只有最大限度地覆盖海外主流媒体和主流社会,我们的报道才有可能对国际舆论真正产生有效影响力。据统计,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三大通讯社对国际主流媒体的覆盖率都在80%左右,而目前我们对海外主流媒体的覆盖率还远远不够。
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对我国全球战略的影响,我们的传播应该首先瞄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和主流社会,其次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再次是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
四、内外有别,有的放矢,与国际话语体系无缝对接
突发事件对外报道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外国人,这些人对中国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而且在思想意识、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与我们不尽相同。如果把对外传播对象当作国内受众,很多情况下无异于卡拉OK。
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内外有别”,首先应该体现在准确把握海外受众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做文章。其次,应该体现在淡化“说教味”,摆脱“宣传腔”,采用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报道,强调用事实说话、用事例说事,寓理于事,并注意报道对象和观点的适当平衡。也就是要坚持“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新华社对瓮安事件的对外报道,就很好地采取了这种方式。结果,瓮安事件被外媒普遍解读为中国公开透明处理群体性事件的一个转折点。美国《时代》周刊指出,“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迅速作出反应,并不同寻常地发表了长篇新闻调查……可能是北京对待此类事件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新态度。”
五、跳出就事论事窠臼,做透突发事件报道
重大突发事件天生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是媒体竞相挖掘的新闻“富矿”。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不是孤立的,与其发生的环境乃至更宽阔的领域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这些都是报道需要涉及的地方。不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把突发事件报道做深做透,将有助于提升报道的影响力和媒体的国际竞争力。
对深度报道的把握是各国媒体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2月22日,山西古交屯兰煤矿瓦斯爆炸,造成至少74人遇难。新华社第一时间对外播发了消息,并就重要动态展开连续报道。但是,随着被困人数慢慢被摸清,遇难人数不断增加,仅仅报道冷冰冰的伤亡数字和政府如何救援是远远不够的。事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受困矿工如何逃生?他们的亲人有什么反应?住院患者情况如何?救援中有什么困难?谁该对悲剧负责?围绕这样的问题,新华社对外播发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现场报道。这些报道几乎全部被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各大通讯社以及《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主流报刊采用,产生了有效平衡事件负面影响的作用。
六、把握得当,避免有闻必录
在国内突发事件报道中,尤其要注意避免有闻必录、不加分析地报道。如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不仅要赶到现场作深入、全面的采访,充分了解全面情况,听取各方意见,还要认真思考事发地点和事发时间,冷静分析事件的后果和可能发生的变化,主动征求当地政府部门和相关方面的意见。在情况不清楚和不明朗时,要慎重发稿,慎重表述,防止偏听偏信,造成事与愿违的严重后果。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分寸的把握非常重要。突发事件报道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有利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有利于维护国家形象,有利于安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二、有利于鼓舞公众克服困难的斗志;三、有利于化解危机和矛盾,有利于战胜危机和困难;四、有利于消除各种误解、传言,有利于说明事实真相,防止和揭露社会谣传。
实际上,西方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并不是有闻必录。比如,在灾难性报道中,西方媒体一般会注意回避过于凄惨的场景。2005年7月,伦敦地铁发生爆炸,其后一系列电视报道和图片报道中,并没有出现血腥镜头。美国媒体报道“9·11”事件时,也注意避开这样的画面。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突发事件报道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深化,使国际局势和利益格局发生新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尤其是国际突发事件报道能力,是摆在我国主流媒体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尽管难题很多,问题不少,但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作为国家通讯社和消息总汇的新华社,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危机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破解这道难题。
一、创新组织形式,拓宽信息来源
2006年,已经成为“全球新闻代名词”的CNN又想出了一个延伸通讯员队伍的办法:开辟邮箱和网站专门频道,鼓励普通观众把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记录下来,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传给CNN播发。这个项目被命名为“我报道”(I-Report)。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中,“我报道”频道大出风头。惨案发生的第一声枪响就是该校学生贾马尔用手机捕捉到的。整个事件中,当地网友共提交了400多段相关的影音图片资料。CNN的做法,对我国媒体建构突发事件报道的外部机制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国际社会,任何一家媒体即使规模巨大,也难以做到任何突发事件都能绝对领先,这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CNN最快,也没能快过新华社伊拉克雇员贾迈勒。在影像、声音的记录、传送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见证者兼记者。如果能够更多地利用这些社会力量,媒体就可以在时效和现场报道上平添巨大优势。
同时,媒体自身组织构架也有必要进行相应调整,形成能够随时调配内外部各种报道资源的能力。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能够有效地调动内外部一切可供利用的物质和信息资源,打破内部壁垒,统筹部署,形成跨部门、跨领域甚至跨国界的协同机制。最近,新华社专门成立了以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快速报道为主要任务的多媒体中心。
二、创新报道手段,加强多媒体融合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进入媒体大融合的时代,国内外传媒业的生态和业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纷纷拓展新媒体,新旧媒体的相互借重和融合势头强劲,媒体终端的变化导致传播格局、传播手段、受众市场和传播效能发生重大改变。除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外,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正在成为非常重要的话语平台。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是与生俱来的全球传播载体,具有超越国界、天然落地和快速到达等特点,具有有效突破西方信息屏障的优势。去年,我国网络媒体在涉藏斗争中揭露西方媒体虚假报道、抨击一些西方国家利用西藏问题侵犯中国主权的事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在争夺突发事件报道国际话语权的征程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坚决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顺应国内外传媒创新变革的新趋势,更多、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大力加强新旧媒体的融合和优势互补。
三、认清新竞争,强化突发事件报道意识
国内突发事件报道,过去主要是我国主流媒体,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一定垄断性。如今情况大不相同了,一是越来越多外国新闻机构在我国增派记者,有了更多采访报道空间和信息来源,他们对我国突发事件盯得很紧,报得也很快,这是很大的挑战。二是如今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非常发达,全国各类网站已经增长到300万家左右,大量网站上的博客、播客、论坛和即时通讯工具,往往能快速得到各种突发事件信息。央视大火最早就是网站报道的,而且居然是身居美国的网友最先获知的。这一挑战较之前者更大。由于网站人员和北京情况错综复杂,它们的报道角度、报道内容、报道的真实性、全面性,特别是报道分寸和基调的把握不可能如我们所想象和要求,一旦这些网站先入为主,必然给主流媒体的报道带来很多难题。对此严峻形势,要有足够估计,并要采取更有力的对策。
四、注意新情况,防止授人以柄
我们在谈到对外报道的针对性时,习惯于强调“内外有别”的原则。其实,现在对内报道和对外报道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海外媒体和受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我国媒体的对内报道,作为国内媒体,很难再有内外之别。首先,国内报刊等传统媒体的电子版会通过网络快速、直接抵达海外受众。其次,外国驻京记者懂中文的越来越多,中文水平越来越高,并且雇请了为数众多的中国助手,其主要任务是从我国各地的中文报纸中挑选出他们认为有新闻价值的文章,供编发或进一步采访。许多国内媒体的中文报道经外媒转发后,产生了比较好的外宣效果。
但是,也有一些完全不适合对外报道的内容,被外媒利用后,产生了负面效果。为此,有必要提醒:新形势下,对内报道也要有对外意识,以免授人以柄。
标签:话语权论文;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论文; 社会舆论论文; 西方社会论文; 主流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