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电能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极为重要,随着社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用电检查工作的不到位导致窃电现象时有发生,这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窃电者的窃电手段越来越高,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供电秩序。本文就用电检查工作存在的重点问题及反窃电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欠流法窃电;用电检查;问题分析
1常见窃电方法
1.1欠流法窃电
欠流法窃电主要是通过对计量电流回路的接线进行改造,减少电流线圈流过的电流,以此减少计量电量。最为常见的欠流法窃电方法为电路接法,如互换点相电流表相线和零线,加接旁路部分负荷,在低压三相三线两元件电量表V项接入单向负荷。详见图1。
1.2扩差窃电法
这种窃电方法主要是对电能计量表内部的结构性能进行一定的改造,使其显示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产生比较大的差异,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另外,不法分子还有可能直接利用电流或者一定的机械力,直接破坏电能计量表的安装条件,从而使电能计量表显示的数据出现误差。
1.3无表窃电法
使用这种方法的窃电分子主要表现为私拉乱接或者随意用电行为,这种窃电方法不仅会造成电费流失,给电力企业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于窃电分子的人身安全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另外,还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供电情况,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2用电检查工作重点问题分析
2.1用电检查的技术储备不足
由于供电系统面积大、范围广,因人力成本的问题,现在的用电检查已不可能频繁地进行大规模撒网式的人力检查了,因此在用电检查过程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电力企业用电检查技术并不足以完成高效的自动用电检查,同时多数窃电人员的技术水平却在不断进步,这两方面的趋势,导致用电检查的技术储备越发不足,其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也面临更大的困难。
2.2缺乏证据,有效性被质疑
电能与其他商品不同,其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同时产生,因此电能被盗与其他商品被盗有极大的区别。①窃电者能够对窃电现场进行销毁,不会留下任何痕迹。②窃电工具较小,不易发现。③盗窃获得的电能不需要运输、储藏。④即便窃电者被当场抓住,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其在盗电。以上四种特点导致检查人员在查证时无法取得有效证据,给用电检查造成极大的影响。
2.3窃电技术隐蔽性
窃电技术逐步发展变得更加隐蔽。从技术上来看,窃电技术越来越智能。在原来的窃电行为中,一般是通过人工对电能表破坏等方式使得电量难以准确计量,电力企业通过提高巡查频率,是能够及时处理这种简单的窃电行为。但是目前的窃电技术是通过高科技窃电仪器使电能表采集的电压、电流数据进行改变,使电能表无法准确测量到实际用电量。这种窃电方式在平常用电检查中难以发现,具有较高的隐蔽性。
2.4反窃电执法成本高
从前的电力企业多具有公有经济的性质,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双重保护为反窃电做出了一定的相应措施,有时候还会代表国家行使电力管理职能,因此有能力在电力纠纷中突显自身角色的作用。而现在的电力企业完全融入市场主体之中,不能以行政职权保护自己,需要企业自身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一定的保护,但是这样会提高企业反窃电的成本,在执法成本面前,很多供电企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导致了违法窃电行为的增多。
3反窃电的措施
3.1进行技术革新,引入先进的检查技术
在用电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进行检测,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不少的窃电手段变得日益隐蔽和技术更高,因此,供电企业应该进行技术革新,引入先进的检查技术,以此来打击日益复杂的窃电手段和窃电行为。例如,供电企业可以积极引进和开发自动化控制程序与远程控制的相关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电网调度中心的远程控制,还能自动化对电网实施检测,一旦发现异常的用电行为,就启动报警系统,提醒相关人员并结合现场检查,排除异常情况,并对窃电行为做出处罚。
3.2收集整理窃电证据
为了提高反窃电工作的效果,就要重视窃电证据的收集和整理,这些证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采用询问笔录的方式,通过询问得到用户的用电情况,为对用户电量的分析提供数据。还可以收集到运行管理资料,找到窃电后出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电能表的数据差。通过录音、摄像记录窃电现场,将窃电行为用可以看到的方式进行记录,提高证据的可信度。另外,在窃电现场发现的窃电工具或元器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实物证据。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证据的实效性以及可用性,这样收集到的证据才能成为反窃电工作的坚实的基础。在日常中,可通过需求侧管理、线损管理等方面提供信息,应充分利用线损异常信息、计量故障异常报警信息,作为窃电信息初始数据来源。
3.3坚持防范和查处相结合的原则
改善用电检查的外部环境,实行“防抓并举”的用电检查策略。用电检查工作的重心与策略应从以前以“抓为主、防为辅”的策略转移到“抓防并举”的工作方向上来。通过负荷控制终端实现了24h对用户用电负荷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嫌疑用户用电负荷的异常情况,一旦出现用电异常情况,用电检查人员即可进行检查。对用电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对于用电的管理。同时不断的强化系统,形成内外反窃电与用电检查交流经验的开展。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开展区域性用电状况调查工作,结合各区域反窃电经验,组织用电检查人员技术交流学习。反窃电工作较为复杂,社会性较强,需要长期保持。
3.4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反窃电工作的技术和资金投入。随着窃电分子的窃电手段越来越智能化,供电企业要遏制窃电的发生,就要加大资金投入,变“事后堵漏”为“事前防范”。例如,增加资金改造负荷管理终端,逐步实现计算机远程抄表,充分发挥负荷管理系统的监控作用;使用红外远程防窃电报警装置等。
4结语
用电检查工作的质量会对供电企业的权益及供电的正常造成直接影响。只有不断采用现代化的用电检查技术,及时对窃电行为进行发现并有效制止,才能避免供电企业因窃电造成巨大损失,同时才能保证供电的正常。另外,在用电检查工作中,检查人员的责任心非常重要,要对细节上的工作进行重视,如此才能有效发现窃电行为,进行及时处理,从而促进供电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用电检查中的难点及其解决措施[J].蒋根全.低碳世界.2016(36)
[2]强化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建议[J].苏福平.科技风.2015(20)
论文作者:陈虎,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窃电论文; 证据论文; 电能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情况论文; 异常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