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措施研究论文_邹天平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措施研究论文_邹天平

贵州省盘州市水务局 贵州盘州 553537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项目,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更应注意大规模建设背后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制造者,我们应积极对周围环境造成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与方法。基于此,本文对水利水电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保障周围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建设;必要性;措施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关乎民生的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水平能影响国民经济水平。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用电量也持续上升,电力的生产量与需求量开始出现较大的数值悬殊,促进电力生产量的提升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门问题,利用水力资源发电不仅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燃煤引起的废气污染问题。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明显改变工程周围的水文环境等。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带来的伤害,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进程。

一、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一、利于环保。水利水电工程处理基本的作用外,不能忽视的就是能够防洪抗灾,并且其发展也带动了各种关联产业的发展,例如养殖、旅游等产业。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上,相对其他发电工程,例如火力发电来说,其污染不得不说是极低的。二、影响能源。众所周知,水利水电以及太阳能等都是清洁能源,并且具备可再生的性质。因此,注重对水利水电的开发在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上会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对国家化石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对于资源紧缺的情况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进行补充,并且可以减少在环境中的排放量,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有一定的益处。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接破坏当地植被,对阻碍建设的植被进行铲除,改变当地森林系统。二是破坏野生动物的生产环境主要表现在气候温度的改变,土壤酸碱性的改变,使大量植被消失,最后野生动物没有食物来源,生存空间减少,导致当地野生动物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其生存造成威胁。三是由于蓄水使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与鱼类争夺氧气。四是大坝建成后切断了鱼类的徊游通道,徊游鱼类无法进行季节性的生长徊游,导致徊游性鱼类的数量减少甚至鱼种的消亡不过如今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设计之初就对鱼类进行人工养殖,在水库建立通道的方式使鱼类得以生存。五是水库泄洪时,水势既猛且快,对下游的环境造成了一定危害。六是人民健康产生影响。水利水电工程需要进行大量蓄水,这种情况下直接形成新的水环境,导致周围各种病毒病虫的繁殖增加,一旦传染,那么会威胁到该地区居民的人身健康,我国也有很多因水利水电工程而出现的疾病,这种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七是对水文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是极大的,兴建工程所需的大坝会导致上流水流的速度会减慢,并且对于其自净能力也有一定的损害。水中的各种微生物会因为各种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直接对下游鱼类反之产生影响。

三、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估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对周围土质和水质、气候、环境生物、生长环境等带来的破坏影响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来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另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还要遵循环境保护优化原则,合理进行规划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确保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工程建设中来,减少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因地制宜,确定适当的开发目标

过去的水力资源规划,按照流域梯级开发模式,往往追求100 %的开发率。由于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会越来越高,因此考虑社会稳定和保护耕地资源,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100 %地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参照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水电资源平均开发率为70%~80%是可行的。

(三)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

在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期间,周围生活的群众的安置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解决好水利水电工程周围群众移民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专家建议研究“投资型”移民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移民区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为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建设期安置移民的费用通过预支若干年应得的收益来解决。

(四)采用环境工程与生态水利水电相结合的理念

为了满足当前生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要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把传统工程设计理念与实际工程技巧充分结合起来,优化水质、水量的配置,提升水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比如:在进行河道改造设计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水生动植物污染、大气污染以及植被破坏等问题,导致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蓄水大坝引起的,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进行河道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全局的统筹规划,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者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且对河道改造周围做好绿化保护设计,从而有效保护好周围环境。

(五)构建并完善落实相关生态补偿机制

现阶段生态补偿机制在落实过程中,主要基于“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虽然此项政策具有显著效果,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矛盾,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企业的补偿积极性相对较低,因此必须要构建并完善相关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有效推动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六)科学规划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建设

对于生态化建设我们必须尊重该河流在该区域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最终形成最好的生态化建设方案。我们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过程中,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师树立新型的理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性放弃传统的控制自然界理念的动机。基于人类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控制自然界,因此,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生存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建设,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是生态化建设的前提,只有这样才可以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既满足满足人们环境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要为了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方便了农业的灌溉,同时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电能,还可以起到一定防治水患的作用,但是在其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是会对其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对此,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我们必须对其在生态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其进行控制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娜.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措施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02):80.

[2] 海力且木·哈德尔.浅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04):88.

[3] 张爱群.基于新时期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创新的分析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1.

论文作者:邹天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措施研究论文_邹天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