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心医院 466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尿毒症的治疗中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患者则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其症状和体征都有显著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β2-MG、Hb、BUN和Cr都有显著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有利于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灌流;透析;尿毒症;疗效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表现,患者机体的代谢物、水分等不能有效快速排除体外,使得机体的有害物质累积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综合病症[1]。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4例,所有患者在初步诊断中确诊为顽固性尿毒症,患者的原发疾病中,其中原发肾小球肾炎患者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21例,梗阻性肾病患者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2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贫血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在34~68岁,平均年龄47.2±4.6岁,治疗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4例,年龄在32~69岁,平均年龄48.1±4.5岁,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原发病类型以及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其设备由瑞典金宝公司生产的血液透析机,型号为AK95s,透析液是碳酸氢盐溶液,在此过程中结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给予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2],患者每周透析两次;治疗组患者则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透析治疗的方式和设备与对照组均相同,灌流设备由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其型号为HA130,患者每两周灌流1次,每次持续两小时。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其观察指标有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β2-MG、Hb、BUN和Cr;另外对患者的血压、贫血以及皮肤瘙痒情况进行评估。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 ±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和t值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其症状和体征都有显著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β2-MG、Hb、BUN和Cr都有显著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尿毒症临床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但是在顽固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并不是很显著,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营养不良、高血压和皮肤瘙痒[3]。有学者的研究报道表明,在顽固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的运用效果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在透析过程中β2-MG不能有效清除[4]。近年来有一种能够特异性增强β2-MG透析率的血液灌流新方法的问世在肾透析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较为显著[5]。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其症状和体征都有显著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β2-MG、Hb、BUN和Cr都有显著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有利于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斌,周晟,姜小玉,陈磊. 连续性血液静-静脉滤过联合血液灌流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脑病疗效对比[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1(12):61-63.
[2]贺艳,陈洪滔,王丽,徐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皮肤瘙痒45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2,09(14):1527-1528.
[3]李保华,胡长江,连军松,杨仕明.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05(35):472-474.
[4]钟剑,李靖,曹钋,于琴生,赵虎康.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不同证候间疗效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3,10(08):1183-1186.
[5]张录燕,徐德君,孙颖,吕静,李贝,王迪,韩星丽,周海娟,赵雪.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10):216-217.
论文作者:崔红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尿毒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都有论文; 症状论文; 体征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