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金丽,朱妍妍

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金丽,朱妍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沈阳 110001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以及改善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一、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1、患儿及其家属的因素

患儿由于身心发育程度的影响,往往情绪比较反复无常,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也比较差,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带来安全上的风险。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患儿家属往往在旁边陪同,一些家属容易因为患儿的哭闹和沟通不良等问题和医护人员发生争吵和纠纷,甚至还可能出现打斗,对患儿的安全护理非常不利。

2、基础设施因素

对医院基础设施的配置是受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约束的,每一所医院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都要求达到该医院所处等级的最低要求。但一些医院仍然没有达到这个基本要求,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因为病房数量不足,一些患儿不得不住在一起,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没有采购幼儿专用的病床,让患儿用和成人一样的病床,使患儿容易从过大的床栏间隙中掉下去等。

3、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很多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在儿科护理知识和能力上的掌握都很不够,在进行护理时往往比较混乱,漏掉了很多细节。另外一部分护理人员漠视相关的护理制度,不按规定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护理,这也增加了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4、查对制度不严格

床头交接班、临床护理及出院时不能详细的核对患儿的双手圈、胸牌及床头卡,容易导致差错事故;入院检查时未能及时发现患儿自身存在的某些身体异常和缺陷或者发现后未能和患儿家长沟通,最终埋下安全隐患;部分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业务不熟练,护理经验不足,无法及时发现患儿出现的病情变化,因而错过了对他们进行抢救的最好时机。

5、心理、工作环境、职业风险带来的问题

儿科护理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要求护士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加上护士考试繁多,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种考试,平日工作又比较紧张,患儿的病情复杂多变,用药也要注意讲究,输液时的速度和用药量都要控制得较好,精神压力、工作压力、考试压力、家庭压力导致护士身心疲劳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儿科护理最大的环境压力来自于患儿的噪声污染,患儿容易哭闹,且患儿的哭闹具有“传染性”,有时甚至无法控制,噪音刺激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压力。目前,医院都在不断发展,护士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床位变化的数量,长期超时工作,使护士职业疾病不断上升。

小儿在护理过程中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否则极易造成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儿童心智不健全,他们调皮,好动,沟通能力不强,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走失、输液时容易露液,甚至有从病床坠落的情况发生,护士们会因为这些疏忽导致家长的投诉或被追究法律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改善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措施

1、开展人性化护理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科室内人性化护理,通过角色转换,将自己定位成新生儿的妈妈、保姆,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孩子来照顾,进行护理工作时注意保持微笑,消除新生儿的陌生感,将人性关怀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定期考核评价护理人员的绩效、医德医风,每月考核评选一次优秀护士,将考核结果与奖惩制度挂钩。

2、更新护理观念,增强安全护理意识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转变服务理念,将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增强自觉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及提升服务质量的意识,以满足患儿需求;同时,还应重视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其爱岗敬业精神,学会以患儿为中心,保持良好职业道德及高度责任感,以赢得家属的支持、信任、理解。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了解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正确维护自身及患儿的合法权利;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核心制度“三查七对”,并正确执行医嘱,建立安全管理警示牌,严防不良事故的发生;提示护士做好岗位查对工作,建立院内风险管理告知制度,将潜在的安全问题及时告诉患儿家属,争取家长的理解、配合。

3、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护人员是患儿的治疗者和看护者,其综合素质对护理质量有着根本的影响。以往很多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都是由医护人员所引发的,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思想意识上要高度重视护理的安全性,患儿由于机体抵抗力和其他个方面的能力都弱于成人患者,因此如果护理不当,很多时候直接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安全问题一刻也不能松懈。此外,要掌握好护理技能,这样在进行护理时才能保证到位,护理质量才有保障,从而大大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4、严格落实护理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三查七对,由于患儿的特殊性,用药量微小,种类繁多,三査七对的制度应严格执行;护理等级要严格落实,儿科护士应按时巡查病房,因为患儿发病较急,病情变化快,对于危重患儿,应加强巡视,务必做到心中有数;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除物品和药品进行交接外,对于危重患儿,更应做到按程序实行床头交接,以保证患儿安全;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5、加强对家属的护理健康教育

患儿家属往往心里对患儿疼爱有加,然而却不能很好地采取正确的措施来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护理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患儿家属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其知道医护人员给患儿采取的一些护理措施的意义、目的,让患儿家属懂得怎么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和护理人员共同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杜绝任何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6、加强护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加强护士工作能力的培训,“三基”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是护士主要工作能力的体现。因此,要针对当前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情况,特别是对年轻护士进行培训。首先,对“三基”能力进行培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训练技能操作,特别是培训其急救技术,可以采取医院内部培训和外出进修学习两种方式相结合,使护士提高护理专业理论水平,并熟练掌握抢救知识及抢救技术。只有自身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才能做到工作中又快又好,更好地抓住抢救的最佳时机;其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素质,用四心对待每例患儿,即细心、耐心、爱心及同情心;尽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才能使家属尊重和理解护士。

7、改善环境及设备设施

应根据儿科的特点,添加适当的保护装置,例如在患儿的病床上加设挡板,避免患儿出现坠床,让患儿家属了解医院环境的特殊性,注意加强孩子的营养,保证其抵抗力,不要带着孩子在医院闲逛,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医院应该加强儿科病房的安全,在一些危险设施上做醒目标志,在走廊内安装扶手,定期检查并维修设施设备,将开水瓶等危险物品放在指定位置,防止患儿坠床、跌倒、摔伤、烫伤、误吸、走失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护士的护理行为,尤其是儿科护理,关乎着患儿的健康、生命安全及家属的情绪状态,因此,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对护理人员实施风险教育,使其风险意识增强,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可防范和解决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或避免风险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的早日恢复,并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毋艳.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4,31:260-261.

[2]姜薇.儿科常见护理风险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1:169-171.

[3]李珂,姬静娟.儿科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01:28-29.

论文作者:金丽,朱妍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金丽,朱妍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