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类精神世界的演变与生态生存_生态危机论文

当代人类精神世界的演变与生态生存_生态危机论文

当代人类精神世界的嬗变与生态化生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论文,生态论文,人类论文,精神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3)05-0055-05

人的精神世界是指意识活动及其活动结果的总和。在现实世界中,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生成属人世界,而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则形成精神世界,在本质上揭示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是由物质决定的,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人的精神世界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当代人类理性的偏失与理性治理

黑格尔认为,“精神”是最能体现理性和实践结合的概念,是理性和现实的统一。也就是说,人的精神世界集中体现在人的理性上。一个时代确立什么样的理性精神,既决定该时代理论的基本走向,又制约着该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

哈贝马斯在《合法化危机》中指出,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包括外部自然生态危机和内部自然生态危机两个方面。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而后者导致人类学和人格系统的破坏。①可见,生态危机的危害是双重的。治理生态危机,不仅要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的平衡,而且还要解决人的问题,塑造生态理性,重新建构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价值生态的平衡以及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

理性是人特有的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显著的标志,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自控性。理性地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他人与社会,这是理性人的应然状态。人的理性有两翼:一个是道德理性,另一个是科学理性。前者关心理性应该的目的,后者提供理性实现的手段,二者本应该是统一的,但就其实然状态而言,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手段常常把自身作为目的来追求,由此造成手段和目的背离,常常表现出理性的偏失,并由此导致在社会实践中目标的迷茫、计划的紊乱、行为的无序化。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者高举理性的大旗,呼唤人类意识的觉醒。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极具感染力的口号,将人的能力发展到极致。但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理性发生了偏失,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成为主导人们生产、生活的思维范式。工具理性对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引导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辉煌的业绩,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丰富。但这种思维方式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误读为一种工具性关系,认为自然界只是为人类所用的工具,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可以无止境地占有,人类以上帝般无所不能的姿态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以此显示人类的威力和地位。经济理性最大特点是利己性,即以个人的经济获利为惟一目的,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为了利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无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疯狂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人与自然严重对立。

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的泛滥,致使人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理性成为左右现实生活的灵魂。一系列理性的产物,诸如社会分工、科层组织等,都成为人自身的异己力量,从而导致整个生活世界的危机,造成现代社会诸多乱象和错位。理性不再是“脑袋”中的智慧,而是“口袋”中的财富,其结果,理性的现代精神也就丧失殆尽。工具理性还使人的心理发生异化,逐渐变成一种异化的力量左右人的行为及精神世界,人被物欲所牵引,技术官僚统治社会,人与人之间变得冷酷无情,整个社会丧失了温情浪漫的情怀,生活失去它应有的乐趣。

反思是人类特有的哲学智慧。灾难面前,人们开始对左右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意识到:根治生态危机的良方首先是解决人的问题,而解决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思维方式。因此,亟需用一种新理性、新观念指导人类正当的、合理的生存方式。把“脑袋”与“口袋”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智慧与财富有机地统一起来。

20世纪中叶,人类精神世界最重要、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变革就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或称之为生态觉悟。从遍及全球的绿色运动到世界各国乃至联合国制定的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文献,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理论,从日常生活的环保行为到生态文明的提出……一切的一切,都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充分显示了人类文明的生态觉悟。这种生态觉悟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命运给予关注。

人类生态觉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态理性思维模式的建立。生态理性是对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的扬弃,是人的精神世界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反思的结果。生态理性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是强调整体性。生态理性是统一整体的思维范式,认为自然界是由有机体与无机体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物之间及生物和环境之间互相依赖,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共生互动,推动着自然界的和谐有序运作。人类作为自然界唯一具有理性的生命主体,应当以系统整体的“生态理性”思维方式作为指导理念,在掌握生态科学知识及其规律的基础上,确立科学的发展观,不仅要以统一整体的理念考察人和自然的关系,同样也要以统一整体的方式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类的一切实践要以整个生态利益为目的,当人类利益与生态利益相冲突时,要以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为尺度加以权衡。

二是强调和谐性。和谐是指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平衡状态。生态理性以天、地、人的和谐为根本目的,这是对工具理性主客二元对立思维范式向和谐共存的思维范式的转变。坚持天、地、人和谐的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互补、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抛弃人类对自然界单纯的无限索取,是生态理性所具备的一种和谐自然观。

三是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传统发展观秉承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理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坚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②。不仅强调代内公平,而且强调代际公平,乃至种际公平,追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内含着深厚的生存论意蕴,其实质是追求经济与社会协调运行的发展观。

二、生态化生存是当代人类的理性选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方式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生存方式。

生存方式,一般而言就是物种的存在方式。从本质上说,人的生存方式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并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不同的生产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生存方式。

人的生存方式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体。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以保证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参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部活动形式的总和,既包括人们为获取生活资料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也包括人们在精神领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

不同的文明形态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文明范式的转型,经历了多种形式的生存方式。

(一)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的生存方式是自然生存方式

这一时期,人类刚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人与自然浑然一体,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的人称做“自然人”。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自然支配人,自然界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是自然的奴隶,并由此产生了人对自然界的恐惧、敬畏和膜拜心态,人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人的生存角色。

自然生存方式实质上是一种生物生存,它同人的自然生命、自然本质或原始性是一致的。人类主要依赖生物资源而生存,人们只能采取原始的类似动物本能的自然采集和原始狩猎活动作为谋生的手段。原始人的采集、狩猎、穴居等生产与生活,是对生物繁殖生长的模仿,其基本规律是生物学规律。人们采集和渔猎的动植物是自然繁殖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其采集、渔猎只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不伤及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这表明人类原初的自然生存本质上是一种限度性的生存。

在自然生存方式中,人类的精神世界极为单纯。人们虽然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但这种意识是原始的、混沌的,还处于天人一体、灵肉不分的未分化状态。人们相信自然物和人一样,都有生命、有灵魂,并具有强大的威力。山有山神,海有海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只要人们对此不敬,就要受到惩罚,人们普遍相信天人感应。于是,人们创造出众多个自然崇拜物,把某些自然物人格化或神圣化,认为人的情感即喜怒哀乐和大自然有关,人的心境有欢乐、开朗、抑郁、烦恼,犹如天有阴、晴、风、雨一样,是极为自然的现象。由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所以,这一时期人对自然没有破坏,当然也谈不上保护。自然而然、随遇而安是这一时期人们的处事方式和生存状态,人们的一切行为都顺乎自然、不予强求,也无力强求。

(二)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存方式是农耕生存方式

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由于劳动工具的改进,便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人类开辟了新的衣食来源,极大地改善了物质生活。以后随着铜器和铁器工具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农业的发展,并促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分工,社会的生产技术由采猎业技术逐渐演化为农业技术,从而结束了原始社会的自然生存方式。从此,人类的生存方式摆脱了原始的落后状态,进入了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新的历史阶段。

随着农业文明的推进,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了发展,人类的认识水平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从服从自然逐步过渡到改造自然,驱使自然为人的利益服务。人类开始开垦农田、兴修水利、种植作物,地球上第一次出现了人工生态环境。

农耕生存方式期间,人们的精神世界有了一定的发展。道德理性成为支配人们经济、政治和其他行为的准则,人类更多地表现出道德属性,因此也就出现了“道德人”,即依靠自然血缘和封建宗法等级观念维系的人。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创造和发展了一套适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并将其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使之成为人生的重要追求。应该说,重视道德在立身做人及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处处践行道德,具有积极的意义,人们对利益的淡漠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但过分重视道德的作用,特别是重义轻利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因循守旧、目光短浅,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不足,不利于社会发展。

整个农业文明时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一直占主导地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的目的不是发财致富,而是为了维持生活。与自然人相比,道德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对“天”的敬畏是农业文明时代一切生产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人类普遍遵循“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生态资源节约观,劳动与生活的基本规范就是要顺应天道。因此,尽管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对自然的影响力依旧有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冲击力很小。与此同时,“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又极大地阻碍着社会的发展。

(三)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存方式是技术生存方式

技术是人类适应、改造、控制自然的工具、手段和力量。18世纪中期,一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为标志的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拉开序幕,然后逐渐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从而使人类由农耕生存方式转向技术生存方式。

技术生存是指人类主要依赖技术物和自身的知识对自然改造的生存方式。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崛起,使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实现了技术生存。人类通过引入技术活动,大大加强了改造、优化和提升自然环境的能力,人类应用技术可以逐步超越自然界和自身,创造各种各样大自然原本没有的东西,使自己的需要得到了空前的满足,从而把人从自然的压迫和奴役中解放出来,力图使自然界成为符合人所需要的生存家园。

工业生产是技术生存的基础。如果说原始文明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文明,农业文明是从土地里耕种出来的文明,那么,工业文明是机器(或用技术)制造出来的文明。工业产品是机器制造出来的人造物,人类通过技术把自然物改造成技术物。技术使人类的生存方式逐步从依赖自然物生存转向依赖技术物(人造物)生存,使人类从生存于天然自然界转向生存于人工自然界,人类用技术物取代自然物和人自身,使人在自然界面前成为巨人。

工业文明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丰富的同时,也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大规模消耗资源基础之上的,为了满足人类自身无止境的欲望,人类近乎疯狂地对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展开了“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掠夺,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打破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直接威胁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

二是人性的扭曲。人性扭曲集中表现在人们对机器的依赖和对金钱的崇拜。首先,技术生存方式是技术物化为机器,人们的生存不再依赖自然,而是依赖机器。人们对机器的依赖性越大,人的社会关系物化程度就越高。人把自己看作是整个生产链条的一台机器或机器的一个零件,人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原始生命的生态性,机器使人异化。其次,技术生存的目的是以最少的投入赚取最大的利润,人们开始由对自然物的崇拜转向对金钱的崇拜,一切“向钱看”是做事的准则,唯利是图的资本对技术活动的支配,也是生态环境破坏的制度根源。

总之,技术生存方式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导向,以满足无止境膨胀的物欲为目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绝对对立的境地,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使社会发展陷入困境之中。为了从根本上克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人类社会的文明形态,由工业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主动确立对自然亲和、友善的态度,在更高水平上重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生态文明时期人类的生存方式是生态化生存方式

生态化生存是对技术化生存的扬弃,它与生态文明相配套,是为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而提出的一种科学的生存方式。如果说,技术化生存是主要依赖机器制造出来的技术物(或者说人造物)的一种生存方式,那么,生态化生存则是主要依赖自然生物的一种生存方式。

生态化生存集中体现在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化的生活方式两个方面:

首先,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人的生存方式最基本的方面,从本质上讲,人的生存方式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并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不同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不同的生存方式,并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水平和时代特征。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不协调的资源消耗型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使人沦落为技术化的奴隶,进而导致了人的异化,危及人类的生存。与技术生存方式不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一种绿色生产,它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其实质是一种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这种经济运行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生态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关于衣食住行等生命活动的具体模式。生态化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其实质是低碳生活。生态消费是一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行为。它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生态消费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基础,是对工业社会“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高破坏”的享乐主义消费方式的扬弃与超越。这种消费方式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规律,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规律;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是适应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观念是生态化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

低碳生活是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从而保护地球环境,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这种生活方式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总之,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人的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精神世界的变化,特别是理性精神的变化又指导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树立科学的理性精神,并指导人类的生存方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注释:

①陈振明.技术、生态和人的需求[J].学术月刊,1995(10).

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246.

标签:;  ;  ;  ;  ;  ;  ;  ;  

当代人类精神世界的演变与生态生存_生态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