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银行为入世作准备——台湾记者眼中的大陆金融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陆论文,台湾论文,金融业论文,眼中论文,记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台湾《工商时报》记者来到大陆采访,就人民币汇率及银行开放与改革发了系列报道,摘编如下:
人民币汇率浮动成趋势
今年7月间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国务院的中外记者会上表示,人行将利用3至5年的时间,逐步完成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目前的情形下,逐步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将成为政策趋势,并使人民币历经短期走强,中期走软的过程;而利率开放浮动,将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顺序开放。
6月底,朱镕基总理与香港富商会面时曾透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求中国在今年第四季或明年第一季让人民币自由浮动。但以央行在管理汇率的技巧,以及大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各方面条件仍无法配合的情形下,人民币汇率要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实现完全自由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但今年4月至6月下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8.2770至8.2880区间范围的下限十多次,即人民币汇率出现上浮情形,但人行罕见地没有出手干预,令市场再度揣测人行有意试探扩大人民币浮动汇率。
而7月中旬,人行行长戴相龙,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人行现行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不会变化,汇率市场化5年之内会有重大变革,但仍不确定人民币何时能完全自由兑换,这也是人行自去年开始,市场上传出人民币汇率将加大波幅传言后的首次回应。
专家与业内多数倾向于人民币浮动汇率将逐步放宽,上海荷兰银行董事张家宁指出,对人行而言,现在正是放宽人民币波动幅度的有利时机;并且在今后2到3年之内,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幅度逐步放大至10%,将成为汇率政策的基调。
商行开拓个人消费信贷
为了迎接WTO之后的挑战,内地商业银行全力争取时间,希望赶在外资银行5年后获得国民待遇以前,在境内个人信贷市场积极卡位。过去一年来,国有四大商银行在人行政策的鼓励下,积极开辟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提供了包括汽车、购屋、旅游等各类贷款。
上海人行最新统计显示,到今年6月底,上海市各金融机构的贷款新增额中,消费贷款新增额占28.2%,是历年来最高的纪录;上海人行办公室主任张荣芳表示,“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使上海当地银行业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由于住房改革使房贷业务获得快速发展,占目前内地个人信贷消费业务中最大的份额。没有住房公积金配额的股份制银行,不甘失去个人信贷的大饼。去年浦东发展银行委托麦肯锡上海分公司,为其重新规划业务,麦肯锡上海分公司董事冯大卫表示,“我们除了建议对国企贷款时进行更严格的信用评估外,也将房贷手续由20多道简化为3道、首次办理新婚蜜月贷款,以及拉长留学贷款偿还年限。”
***
者共同目标,但目前个人信贷市场不够成熟,造成商银在该领域发展上遭遇一定困难,站在消费者观点,内地目前消费贷款障碍仍高。
一位建行主管表示,银行虽有大量闲置资金,却不敢轻易贷给个人,只能通过担保手段,强化申请审批程式,严格控制审批条件等措施,拉高个人信贷的门槛,更无奈的是,在现行法律架构下,不但多数担保人无力偿还,就算真要申请拍卖担保品时,不但仲介商难找,中古市场流通性也低得令银行咋舌。
个人信用制度迫在眉睫、各项不合时宜法令尚待修改,人行也心知肚明,7月1日在上海试点展开“个人信贷资信系统”,着手建立个人信用的数据库,对内地个人信贷消费市场,总算是踏出了第一步。
不良资产处置困难重重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去年初决定仿效美国作法,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处理四大国有商银陈年旧帐。近期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银不良资产的工作,已大致告一段落。大陆人民银行公布,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不良资产共1.3兆元,其中71%已办理资金清算,在剥离不良资产产后四家商银逾放比约控制在20%。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去年开始,以资产面额向国有四大商银承购3500亿元的不良资产,除了财政部提供一家100亿元的资金外,不足的部分,由财政部协助资产管理公司,以2.25%的殖利率发行10年期的债券,到期后由商银买回。
中央的政策目标,是希望利用债转股的方式,盘活30%的不良资产。国家经贸委产业政策司司长欧新黔表示,经贸委、资产管理公司与各商银去年底,向国务院报批债转股企业601户,但国务院至今批准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共62户。
“不良资产是国企在过去长时间中,产业结构及市场运作不合理,导致信贷资金无效配置造成的。”荷兰银行上海分行董事张家宁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盘活不良资产是高难度挑战。
虽然欧新黔数次表示,获选为债转股的企业,都是能扭亏为盈的企业,但在推荐债转股企业名单同时,国企扭亏为盈的方法及时程,相关单位并无配套规划。
资产管理公司最后将透过债转股上市退出国企,但接下来如何达到内地证券法中连续三年获利的门槛,关键同样在国企经营绩效是否获得改善,加上这些企业多属于传统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价值是否被投资人认同也面临严峻考验。
另外,资产管理公司无充分权限,在收购国有商银不良资产的过程,既无法自行决定呆帐认列,也无法与银行谈判决定折扣。
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金融改革会议上,首次透露,将允许资产管理公司对国企进行软性监督,提供更充裕的时间处理不良资产问题,专家学者多表示不乐观。“除非政府开辟新的财政来源,并且避免银行继续向国企贷款而使呆坏帐增加,”麦肯锡顾问上海分公司董事冯大卫表示,“否则拖得愈久,资产不断缩水,盘活的希望也就愈小”。虽然政府设定债转处理30%不良债权的政策目标,但据穆迪评等机构调查显示,债转股最多只能处理10%,换言之,其余90%的不良债权还是得靠财政部的资金支持;除了开辟新税收,中国的经济也必须保持高成长,才能确保未来几年金融安全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