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QC小组活动缩短装配式简支梁桥盖梁及上部结构施工工期论文_李颂 顾昆 王心淑

运用QC小组活动缩短装配式简支梁桥盖梁及上部结构施工工期论文_李颂 顾昆 王心淑

济南黄河路桥工程公司

摘要:文中通过某桥梁工程运用QC小组活动缩短施工工期的实例,详细介绍了QC小组活动PDCA循环十大步骤在缩短工期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成果,分析了QC小组活动在缩短工程方面的可行性和效益。

关键词:QC小组;桥梁;工期;对策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QC小组活动是广大员工参与组织的质量改进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小组活动遵循PDCA的科学活动程序,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运用统计方法、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效果。

我公司中标承建的济南某桥梁工程,结构形式为3跨简支梁桥,总宽度为37.5米,位于某厂区主干道上,紧靠新建桥梁北侧有一座正常通车使用中的老桥。工程于 2月18日开工建设,计划于 6月10日完工通车。

4月5日,工程桩基和墩柱即将施工完毕,建设单位下达紧急通知:为确保厂区封关验收,要求我单位在5月底前必须完成该桥梁的施工,比原定计划提前10天。因此如何缩短盖梁及上部结构施工工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成立QC小组

QC小组人员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小组活动的成败。人员的选择应遵从自愿原则,同时要包括主要岗位人员,兼顾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等方面。

本课题小组成员共有9人组成,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6人,分别在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现场负责人、材料员等岗位任职,人员搭配合理。

二、现状调查

小组成员依据相关工程经验和定额,对原工期进度计划进行复核,并统计出盖梁及上部结构中关键工序耗时,并制成关键工序耗时表和排列图,发现是“盖梁施工”和“工艺间歇时间”分别为30天和14天,占剩余工期的74.6%,因此为影响桥梁施工工期的A类因素。

三、设定目标

原计划剩余工程工期59天,超出业主要求的5月底完工目标10天,我们的目标是将工期缩短为49天。

通过分析,如果将方案优化,盖梁施工工期缩短7天,再将工艺间歇时间充分利用,可缩短工期5天,那么总工期缩短为47天小于制定的目标49天;因此,我们认为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四、原因分析

针对两个A类因素,从人、机、料、法、环、测六大方面逐层分析,并绘制了关联图,共找出11条末端原因。分别为:施工前未进行培训、施工人员消极怠工、未按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技术交底;未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检修、施工机械设备陈旧落后;材料计划提报不及时、材料保管不当;支撑体系施工工艺落后、施工方案不合理;无应急预案;放线不精确。

五、要因确认

为找出真正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对末端原因逐条确认。

末端原因:“支撑体系施工工艺落后”。原施工方案中,盖梁施工支撑体系计划采用满堂脚手架的方案,因搭设排架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耗材多,工期长,且影响后续的河底铺装工序,支撑体系在盖梁分项工程中所占时间比例达到了48%,因此确认为要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末端原因九:“施工方案不合理”。按原计划桥梁盖板吊装采用吊车在河底进行桥板吊装的方案,需待吊装完成后才能进行河底铺装,导致盖梁混凝土养护期间无法进行河底铺装,工艺间歇时间利用率仅为10.53%,低于50%的标准,因此本条确认为要因。

综上所述,要因确认为两个:支撑体系施工工艺落后和施工方案不合理。

六、制定对策

按照5W1H的原则,QC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并确定了负责人,完成时间和实施地点。

针对“支撑体系施工工艺落后”,拟采取的对策是改进施工工艺;应当达到的目标是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缩短7天。

针对“施工方案不合理”,拟采取的对策是优化施工方案;应当达到的目标是工艺间歇时间利用率超过50%。

七、对策实施

小组成员按照制定的对策要求,逐条进行对策实施。

(一)对策实施一:改进支撑体系施工工艺

1、措施一:我们分别对抱箍支撑体系、贝雷梁支撑体系、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然后分别从地基要求、工期、经济型、可靠性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赋分,最终确定抱箍支撑体系得分最高,确定为最佳方案。

2、措施二:对抱箍支撑体系进行验算

验算程序如下:

对抱箍支撑体系所有荷载进行统计→计算抱箍支撑需要产生的最小摩擦力→螺栓抗剪力验算→螺栓轴向受拉力验算→抱箍钢板应力验算→抱箍剪应力进行验算。

措施三:.抱箍法支撑体系施工

墩柱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抱箍安装,之后安装固定工字钢梁,钢梁上设置主龙骨方木,在方木上铺设盖梁底模,两侧设置防护栏杆,挂安全网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实施效果:盖梁施工所用实际工期为22天,比制定的对策目标节省1天。

(二)对策实施二:优化施工方案

1、措施一: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顺序,我们把原施工计划中盖梁施工的关键线路进行调整,利用盖梁养护同时进行河底铺装与养护,优化后的方案可使盖梁后施工工期缩短5天。

2、措施二:通过对比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吊装方案

(1)方案一:采用一台200T汽车吊在河底进行桥板吊装,然后进行河底铺装施工,盖梁养护期间无法进行河底铺装,因此方案不可行。

(2)方案二:盖梁养护期间,先进行河底铺装,待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采用一台150T汽车吊在旧桥上面进行吊装。对吊装作业半径、桥梁荷载受力和进行了计算发现,吊装作业时的荷载超过了桥梁设计荷载承受能力,因此不能选用。

(3)方案三:盖梁养护期间,先进行河底铺装,待盖梁强度达到要求后,采用2台70T吊车在桥面进行抬吊施工。对作业半径和钢丝绳受力和桥面荷载进行计算发现均满足吊装要求,故确定采用此方案。

3、措施三:河底铺装和桥板吊装

盖梁养护期间,先进行了河底铺装,盖梁强度满足吊装要求后,分别在老桥桥面、桥台台背后面各安放一台吊车对东西两跨桥板进行抬吊作业;之后,在已经吊装完成的东西两跨桥面各安放一台吊车对中跨桥面进行抬吊作业。

实施效果:工艺间歇时间利用率达到了57.1%,盖梁施工之后的工期缩短了5天。

八、巩固措施

措施一:小组编制了《装配式简支梁桥盖梁抱箍施工工法》,并获得了公司优秀企业工法。

措施二:小组活动的QC成果《缩短装配式简支梁桥盖梁及上部结构施工工期》,在2015年全国市政工程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发布会上成功发布,并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九、体会及今后打算

通过此次QC小组活动,不仅保证了施工进度,还提高了QC小组成员运用PDCA循环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体成员得到了锻炼,施工经验和施工水平都有所提高,全体成员提高了质量意识和个人能力,掌握了新的QC知识,增强了小组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团队精神。

经实践证明,QC小组活动在施工进度控制方面,也可以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今后我们将不断的开展QC活动,按照遵守PDCA工作循环,继续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将QC小组活动从质量管理、进度控制推广到成本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

论文作者:李颂 顾昆 王心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运用QC小组活动缩短装配式简支梁桥盖梁及上部结构施工工期论文_李颂 顾昆 王心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