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全过程造价管理技术研究论文_刘志献

高速公路养护全过程造价管理技术研究论文_刘志献

南阳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河南南阳 473008

摘要: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且人们对于公路养护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人们开始重视对公路的养护投入,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不仅要大力开发新型的养护技术,同时还需对公路养护全过程造价进行技术性管理,才能为公路养护决策提供良好的建设依据,并促进高速公路系统长远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高速公路养护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技术。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全过程;造价管理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病害的增多,公路养护的任务和养护资金需求量也不断增大,若无充足的建设资金投入,便会导致养护资金不足,此外,高速公路的税费改革体制加大了公路养护的难度,

因此公路养护单位在进行公路养护的过程中,最关注的莫过于在保证公路养护质量的基础上,如何将养护的投入成本降到最低化,而要实行成本核算就必须对公路养护全过程的造价进行统一管理、核算,了解投入资金的去向和养护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浪费,从而为后阶段的公路养护提供良好的预算参考依据。

1.高速公路养护投资阶段造价管理技术分析

1.1主要内容

投资阶段是充分收集养护公路相关的基本情况,如交通量增长率、路面状况指数等,并根据相关信息制定出养护时机和投资预估,将投资预估作为后期投入预算、概算的主要依据,因此投资阶段的造价管理决定了实际养护工作需投入的大致费用水平。合理的养护时机能够降低养护路段全寿命周期费用,并且在定的资金约束下,其还能使路网中的路段获得最佳的整体使用性能。

1.2投资阶段的主要造价管理技术

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确立的首要条件是其能获取待养护路段的基础数据,并通过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对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性能分析和养护结果预测,从而制定出养护预估方案,根据公路性能要求、投资成本的核算以及建设目标对路网中需要进行养护的路段进行合理排序,在其中找出最优化的养护组合结果。此外,还需根据各地区环境、气候不同等因素对道路生命周期的规划、准备、计划及养护措施进行相关参数调校,使其能够满足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特点。造价管理部门需根据各个阶段的工程状况提出合理的投资预估,并且在预估完成后,对其进行合理的审核,若其与审核标准相差较大,需认真分析差错原因,必要时需进行重新估算。由于公路自身的使用年限和交通量对公路养护费用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需将这两项内容纳入到投资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中,才能保证造价预估水平的合理。

2.高速公路养护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技术分析

2.1主要内容

养护工程付诸实施的基础是公路的养护设计方案,养护方案的确定也就意味着工程造价的确定,因此设计阶段的养护工程造价是整个养护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其对养护总费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保证预算费用的合理性,需严格将养护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投资估算范围内,并且审查部门需对养护方案进行严格审查,以提高工程造价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2设计阶段的主要造价管理技术

在设计阶段,首先需考虑方案的合理性,因为养护方案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养护方案能否满足实际养护需求,同时其还能有效减少养护费用。通过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审查方式对养护方案进行审查,技术性设计方案能确定养护技术措施能否满足养护目标要求,经济性设计方案能够从制定的养护目标方案中,选出投入资金最少、经济效益显著的方案,将设计的最高限额设置为估算费用,并通过效益费用比和经济指标净现值对各方案的经济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选出最大效益方案和最佳大修方案。其次还需考虑总费用的合理性,其指的是预算投入与项目的实际养护资金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则说明设计阶段的预测的养护费用不合理,根据项目实际和养护工程定额,得出项目预算和概算费用,再将两者与合理费用标准进行对比,看两者差额的合理与否,差额加大则需重新调整预算设计,并重新进行审核,一般情况下,投资估算费用需大于概算费用。

3.高速公路养护实施阶段造价管理技术分析

3.1主要内容

养护费用在实施阶段需转化为工程实体,因此其可以直接验证投资估算费用的合理与否,从而反映出造价人员的造价水平。针对于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应将投资估算金额作为工程实施控制标准,通过多方位的调节措施将实际施工费用控制在预算计划内。

3.2实施阶段的主要造价管理技术

在实施阶段,造价管理部门造价管理的工作任务是监督养护工作实施单位进行养护建设,实施单位则考量工程工期、质量以及工程投入成本之间的关联,在能够保证工程建设工期和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合理的降低养护投入成本,而为了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其需要综合考量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费用之间的关系。在实施阶段,实施单位应用最多的造价管理技术为赢得值理论,该理论是通过采用已完成工序所支出的费用对整个工程进度和投入成本进行客观的衡量,其不仅能有效和直观的反映出工程进度和投入成本之间的联系和现状,同时其还能预测投入成本的发展趋势。赢得值理论包含了已完工部分的预算费用、同一时期的计划工作费用、实际的工程费用三个基本参数,通过比较三个参数的关系可以得出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和实际费用的差值、已完工部分工程的预算费用和计划的预算费用的差值、已完工部分的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之比、已完工部分的预算费用与计划费用之比等4个评级指标,若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和实际费用的差值大于0时,说明预算费用高于已完工部分工程的造价费用,实际节约了投入费用;若已完工部分工程的预算费用和计划的预算费用的差值大于0,说明工程实际施工进度超过预期进度;已完工部分的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之比和已完工部分的预算费用与计划费用之比可以反映出工程实际进展和支持费用之间的联系。

4.高速公路养护交竣工阶段造价管理技术分析

4.1主要内容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点是分析计划费用和已支出费用之间的差异,并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和综合评定项目造价水平,为后期项目造价管理积累一定的造价经验和提供参考依据。

4.2竣工阶段的主要造价管理技术

首先要对比计划费用和设计费用, 将项目概预算总价与项目实施的整体费用进行对比,并计算两者总费用之间的差额,可判断项目总体的造价是超支或节约,若超支或节约差额较大,还需逐一对比主要材料消耗量、实物工程量、人工费以及管理费等各局部费用,并分析局部差异[7]。分析造成局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设计变更、工程量调整、施工工艺变化、管理单位过失、工期延误、人材机费用上涨等多种原因,为此相关人员可通过差异分析对养护过程中的造价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吸取其中有效的控制方面,同时对养护造价控制不足之处,应吸取造价管理失误教训,并探寻出正确的控制、管理措施,在后期的工程造价过程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5.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全过程造价管理对养护工程整体的建设性能、工程进度和质量均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高效性,需在工程投资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交竣工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公路养护造价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义富.安徽省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分析与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 (3):67-69.

[2]王甜,贺玉龙,孙小端.公路大修养护资金投入与路面使用性能的关系研究[J].道路工程, 2012,(19):11-12.

[3]李佑珍,王恒.高速公路养护成本分析与控制对策[J].公路交通技术,2009,(4):165-168.

[4]丘兆文,李玲洁,冯美军.超限对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费用增量的影响研究[J].公路,2011, (12):184-187.

论文作者:刘志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养护全过程造价管理技术研究论文_刘志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