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办教育产业是振兴我国经济的根本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经济论文,措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未经开发的低质量人力资源尚不能认为是宝贵财富,而可能成为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沉重的负担。只有经过科学开发,具有健康身体和现代文化素质,掌握了熟练劳动技能的高质量人力资源,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最大资源。还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培养大量有文化、有知识有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源,而且首要任务是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技术人才和其他高素质人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但人力资源要经历较长的培育周期,所以培育和开发人力资源不能急功近利,临渴掘井。在以拥有大批掌握了现代科技文化的人才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就自然成为这个时代的先导产业。
1、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本形式。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有机统一。物资资料的再生产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实现,而劳动力的再生产是通过人口繁衍和教育来实现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劳动力的再生产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形态再生产内容中的地位、作用尤为重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是科技人才再生产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在知识经济社会形态需要消耗更多的科技人才的智力。一般地说,投入科技活动的劳动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这种教育和训练一般要经过基础教育阶段,又称专业技术学习前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指普通教育中的高中、初中、小学学习阶段;高等专业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阶段,即大专院校的学习阶段。这两个阶段主要培养从事一般性科技活动的劳动者。最后是提高阶段,这主要是指高、精、尖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阶段。此外,边干边学的培训提高的终身教育也十分重要。但就我国目前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还不能按这样三个阶段来划分。而应将初中、小学阶段称为基础教育阶段;将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称为技术教育阶段;将高等教育称为提高阶段;将研究生教育称为深造阶段。另外,在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教育还承担着将非熟练劳动力再生产为熟练劳动力、把简单劳动力再生产为复杂劳动力、把一般劳动力再生产为专业劳动力的重任。(2)教育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和消费的统一。传统看法把教育看作是非生产的消费性部门。这显然不正确。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不正确性就更加明显。因为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来看,教育既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教育要消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同时则可以换取生产力中劳动力的智力和科学知识。这样,教育消费的结果可以间接转化为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使教育具有社会经济意义。从教育经济效果上看,教育是一定量的有限的消费,但又是扩大了的生产。但这种“一定量的消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一个增加了的量,这个“量”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扩大,不断增加。因此,一定的教育消费量,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科技经济活动中反复实现其价值,并可不断实现增殖。不仅如此,用于教育的费用既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从教育是科技劳动力再生产的意义上讲,教育费用是一种回收期较长、收益率较高的投资。从支出角度讲,教育又是一种消费。因此,可将教育费用视为今日的消费和长远的投资,是为长远获利的今日支出;是为明日再生产而进行的今日消费。明确了教育的这一特性,在教育投资问题上就不该患近视病,要用长远目光看待教育投资。从教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意义来说,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教育已经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马克思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即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源于工人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协作程度和科学管理水平、生产资料发展程度和效能发挥程度、社会政治条件和自然条件。其中工人熟练程度,管理者的智力结构和创新能力,科学转变为技术的程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都同教育发展程度有着直接关系,据统计,本世纪初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粗放因素”,即增加劳动力人数、设备和投资,依靠科学技术因素只占5%左右。如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集约因素”,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劳动力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水平,即依靠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力量。目前它们在增长中的比重已达到60~80%,有的行业甚至达到100%。据对我国四个机械工业企业调查,工人受教育程度提高一个等级,如由小学提高到初中,或由初中提高到高中,平均劳动生率提高0.8%。这就充分说明了教育对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2、教育在培养科技人才中的主要功能。(1)教育可以使人们获得进行科技与生产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人的知识和从事科技活动的能力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和训练活动获得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教育可以直接地把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维持、再生产出来。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体力和智力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生产和发展,还具有较高的效率。特别是学校教育是人的劳动能力和科研能力生产和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通过教育可以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经过有目的地选择、提炼、概括,教授给受教育者,使其能够较快地掌握和运用。(2)教育可以提高科技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这里所说的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主要是指科技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智力水平。而劳动者的文化、技术和智力水平的高低,在现代条件下,主要是由教育决定,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一般地说,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例。我国已就业的劳动者数量虽然非常多,但素质不够高。据调查,80年代初我国工业企业职工平均技术等级为二级左右,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初中,到了90年代初,职工中初中及以下水平的仍占全部职工总数的85%左右。可见,要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就必须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教育水平。(3)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所谓劳动力的形态,主要是指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是以体力形态、靠体力劳动为主,还是以脑力形态、智力形态,靠脑力劳动为主,也还可以解释为是以从事简单劳动为主,还是以从事复杂劳动为主。马克思指出教育可以“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就是说教育可以增加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脑力劳动的因素。教育可以增加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和劳动者脑力支出的比重,使劳动者从只有简单劳动形态的能力发展改变为具有复杂劳动形态的能力,或知识形态的劳动力。他们的科学知识和专门技术,虽然有一部分也来自于直接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但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物质生产过程的体力劳动因素日益减少,脑力劳动因素日益增加,出现了脑力劳动因素愈益重要,社会生产过程不断智力化、科学化的趋势,教育在这方面的功能也就愈益显著。据统计,现代生产在机械化的初级阶段,简单劳动,即体力劳动,与复杂劳动,即脑力劳动消耗之比为9:1,在中等机械化程度时,两者之比为6:4,在全自动化的情况下,两者之比为1:9。据我国
调查,在1600多万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只占1.98%。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更低,大约有30%是文盲和半文盲,40%是小学文化程度。这些实例和统计数据说明,我们必须大力培养复杂劳动力,改变劳动力的形态,充实物质生产部门复杂劳动力的人数,扩大复杂劳动力的成分。而这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在改变劳动力形态中的作用,才能实现。(4)教育可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使劳动者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协调一致的。同时,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影响过程。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对劳动力的道德面貌具有重要的直接的影响作用。因为纯粹的劳动能力、劳动技术和才能是不存在的,它们都包含有政治和思想教育等因素。而劳动力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面貌,也是劳动力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再者,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到人的能力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通过教育提高科学水平和丰富、净化精神境界,从而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当今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对科技革命的主体——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它要求人具有理性认识、发展创新、选择信息能力及协调关系的能力。反过来,科技革命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前提,减少了人的依赖性,增强了人的独立性,推动了人的个性的解放和发展,从而充实人的精神生活。科技革命推动人的交往关系的扩大,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关系,为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化教育意识是世纪之交的重要课题。
3、教育在知识传播、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知识再生产中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经济价值。随着新的科技领域的开发和利用,科学技术的经济力量和价值将愈来愈显得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价值作用的巨大发挥和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作用也将有一个较大发展。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继承性。传递、积累、发展和借鉴前人的科学技术成果,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因为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结晶,是一个不断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的历史过程。而教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特殊的经济功能。它一方面要加强基础学科教学,使先人所积累起来的基本科学知识、生产技术,得以世代相传,同时也为正在或将要进行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打下基础,这就要求从中、小学教育,即基础教育抓起。另一方面教育还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再生产新的科学和新的技术,创造、发明和开拓新的科学技术领域。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70%的科研单位和机关、科研项目和课题设置在有名的高等学校里,许多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革新,大都是在大学取得的。如在全世界半导体市场贸易额中,美国“硅谷”约占去1/5,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凭借斯坦福大学及研究院的科研技术力量,获得了许多新的科技研究成果。第二,教育具有使科学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劳动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巧,而且取决于他的工具完善程度,社会生活过程本身的条件受到总的智力和与这种智力相适应的教育的控制。教育可以使年轻人很快就能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社会需要或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现实生活中许多情况都证实了马、恩上述论断的正确性。目前我国在把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方面仍很薄弱。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潜在的科学知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转化为直接社会生产力的效率太低。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教育在这种转化中的巨大作用和经济功能。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术教育更应有较大的发展,以提高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效率。第三,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经过有关人员有目的地选择、提炼、加工、概括和传播的方法手段,因此它的效率较高,通过教育可以大大缩短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目前世界各国特别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并把高等教育视为现代教育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高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技术教育,具有发展科学,推广生产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的重要作用。本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群体。这些新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现代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有的就是在高等学校里直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这些新的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较快地运用和推广到物质生产领域,现代科学教育在中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高校是高技术创新之源。高等院校既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又是高技术创新的发源地,可以说,教育是高技术的诞生和成熟的摇篮。80年代以来,美国的研究性大学仿效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经验,开办高科技公司(这些校办企业)成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起源地。
4、未来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获取、运用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和个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关键。这种能力也就是每个人和每个国家的国民整体素质的核心。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提出“现代化人”的素质分析模型,对于我们思考21世纪人才素质和教育制度是有启发的。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是: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上倾向于革新和变化;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较强;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较强;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人较多的信任;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之原则;对新式教育感兴趣;比较尊重他人。根据这些素质特征,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素质教育,即教师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教授学生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索精神及灵活应变能力等因素。这种以培养获取、运用和创造新知识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导精神。为适应素质教育而应强化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此外,师生关系的改变也是二者的一个根本区别。在强调素质教育中,首先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而这种环境的形成要求师生比例要有一定限制。(2)精深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相关知识相结合的通才教育。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的知识结构要求的是"T"字型的博专相济、相辅相成的知识结构,是在具有相当深厚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博学多才和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前提下的专门人才。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员最优的知识结构应是"+"型的知识结构。具备这种知识结构的科技人才就是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人才,即既专又博的通才。
5、教育的新模式——超越时空的“大教育”、“终身教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种适于知识经济的教育模式——“终身教育”超越了原学校教育在受教育时间上的限制,也超越了教育只在学校进行的空间上的限制,使教育成为一种既没有时间约束,又不受空间限制的社会性的“大教育”。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异常迅猛,生产工艺和产品也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状况,一方面是通过在校教育,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适应能力,高等学校除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外,必须不断更新课程和教材内容,充实科学的新成就,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一点已经引起重视。据统计,现在美国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中,属于科学史上继承性的知识只占10%,而现代科学知识占90%。另一方面,必须推行“终身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只靠在校学习,也就是说“一次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应该提倡“二次教育”,“终身教育”。即完成了某一教育阶段的人,在参加工作之后重新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目前,我国的成人教育发展较快,我国成人高校有1107所,比普通高校还多,招生100万人,在校生273万人,与普通高校在校生差不多。在这几年里,成人高校的数量最高达到1400多所。
6、未来时代的主导产业之一——教育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教育作为先导产业,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在培养人才上所需的长周期和因而必然带有的超前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知识经济下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生产知识,即要对知识进行物化,搞产品开发。能否生产知识、物化知识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标志,也是教育观念转变的重要内容。新的教育观念既将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事业,又将教育作为生产知识、物化知识的特殊的产业部门。教育作为产业是因为教育符合按目前国际流行的产业概念,即能在国民生产总值形成过程中提供净收入的行业的标准,因此教育也可以作为产业,它也需要占用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同时能够创造新的价值,对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它的运行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我国由于教育经费不足造成的困难,正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即不承认教育是产业,从而认为教育投资是非生产性投资不予重视的结果。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各级政府都承受着巨大的财政负担,连发放教员的工资都需要用法律手段来保证。从现状看,各级政府对教育发展是尽了力的,从发展看,在中短期内不可能彻底改善教育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鼓励公益性的社会办学;同时普遍采取一校两制。相当多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压缩公费生的招收名额,增加自费生的招生名额,挪用公用教育资源,如实验设备、国家财政开支的教师搞各种名目繁多的业余班、培训班,搞本部门、本单位的创收。教育条件和教学质量明显高于本地区平均水平的重点中学、小学,自费学员的比例逐年增长,收费逐年增加。这些用公办教育资源实现的创收,除一部分用于改善本单位的教学条件外,相当多的部分转变成本单位的职工福利,没有回报社会。用于本单位改善教育条件的,也使公办基础教育的各学校之间差距越拉越大,由此造成恶性循环。可见,我们在将教育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视为培养人才产业的同时,又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教育仅仅视为产业,把学校等同于企业,这也是错误的。教育将成为产业,但其基本属性仍然是事业。这就决定了从宏观上国家必须加强对教育的调控、引导和投资,从微观上不能将学校作为企业,不能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因此,笼统地提出“要把学校推向市场、教育要商品化”是不妥当的。教育的特殊产业地位和教育属性,决定了它只能部分地进入市场。基础教育任务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青少年接受完基础教育后,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即国家要求的劳动预备教育,才能进入劳动力队伍。所以说基础教育不直接培养劳动力,因此不能进入市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直接培养从业和转业劳动者、提高在职人员劳动技能为主要目的,这是教育体系中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因此,应面向社会、进入市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办学,政府实行统筹管理,并举办示范学校。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目前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成人教育中属于扫盲教育不能进入市场。高等教育中的工、农、经济、管理等专业是直接为第一、二、三产业培养人才并与市场联系紧密,因而是可以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的,而为基础理论研究而设置的专业(如多数理科和人文学科)还应由国家财政负担,避免出现基础研究人才断层,对社会发展不利。
7、大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已经成为一般家庭的普遍愿望。然而中国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太少了。自1978年以来,每万人口拥有大学生的数量从8.9人增加到今天的大约20人,尽管如此,每百人中也只有0.2个大学生。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大学生在中国国民中的比例来看,即使加上成人高校的学生,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不过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5.5%的平均水平。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平均增长率在9%以上,而同期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平均增长仅为7.8%,显然高校的增长滞后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把教育仅仅视为公益事业,国家财政拨款是包括高教在内的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这种机制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阻碍高教自身的发展以公办高校为主的体制,加上“穷国办大教育”的困难,是妨碍我国高教数量与规模以更高速度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挖掘现有高教的内部潜力,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取得规模效益;而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数量的发展,以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高等教育在任何国家都不是义务教育,它的经费是由社会各方承担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国家投资外,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企业资金以及私人资金的支持。《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这是解决社会对教育需求高速增长与国家财力有限的矛盾的好政策,更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种优良选择。国际上不少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办教育的效益。在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办的大学只占15.6%,私立大学则高达84.4%;美国的4000所大学中,有2000所左右是私立的;我国的国情与美、日等国不同,但它们的经验仍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放权问题,即让民间力量按市场体制来办学。西方国家一般把大学分为国立大学、州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三类。而我国目前在企业界已有了大批非国有企业,但在教育领域却仍是个封闭世界。高等教育应当是个产业,应当按投入产出的经济规律来办事。我国改革已进行20年,可高等教育靠财政吃饭的局面至今没有多大改变。究其原因,说到底是个观念更新的问题,也是个体制问题。在行政领导的体制下,在官本位意识的主导下,市场力量难有作为。应当认识到,在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部门中,教育是投入产出之比很高的产业,但教育又是一个投资周期最长的产业。对于这一特点,我们应有充分认识。政府要在这方面因势利导,通过体制上的不断改革,加速教育的发展。
标签: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能力素质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