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表演活动正是因为其活动特点,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语言康复治疗领域。我国目前智障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对于后续的康复就急需有效的方法,音乐表演活动就是其中一项。音乐表演活动对在智障儿童语言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将音乐表演活动中所运用的乐器和旋律发挥出其价值,为枯燥的智障儿童语言康复增添色彩。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歌曲、乐器和童话剧分析对智障儿童康复所发挥出的作用,促进音乐表演活动在智障儿童康复工作中发挥出更多价值。
关键词:音乐;表演活动;智障儿童;语言康复
前言:
智障儿童存在的语言问题,通过音乐能够有效地调节儿童的情感,使其不再沉浸在智障缺陷带来的心理阴影和心理负担;通过音乐能够启发出智障儿童的内在潜能,促进智障儿童的康复。音乐表演活动是结合音乐和表演,这种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非常容易受到智障儿童的接受和喜欢,同时,智障儿童也更加能够加入到音乐表演活动中,这对于语言康复有着积极地意义,同时,还能够促进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为智障儿童今后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运用歌曲表演唱,促进语言康复
大多数的智障儿童都是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阻碍问题,正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受阻,在生活中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能自由的发表自身的意见,在学习中也不能够直接表达。在音乐的非语言性特点的帮助下,智障儿童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语言交流可能性,即使口语缺失也能借助音乐进行交流,再通过表演活动,能够加强语言康复锻炼,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1.1诵读歌词,提高语言流畅性
对于节奏感较强的歌词,智障儿童是非常有表达意愿,朗朗上口,同时,再加上一些肢体动作,例如拍手、拍腿和拍肩等较为简单的动作,更加能够激发智障儿童的参与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为智障儿童营造轻松愉快的康复训练氛围,逐步改善到智障儿童语言表达上的缺陷。例如,根据《美丽的家乡》主体所改编的歌曲《我的家乡》,歌词为:南关厢,皮革城,天下闻名海宁潮,紫薇阁智标塔,格桑花开钱塘边。引导儿童边拍手边诵读,再配合背景音乐,智障儿童能够被有趣的朗读活动所吸引,从而使其语言表达更加清晰和流畅。
1.2对唱表演,增强交流欲望
对唱表演更加讲究双方之间的合作和配合,对唱表演可以由两个人组成,也可以由多个人组成进行轮流歌唱,对于儿童来说,是一项较为有趣的音乐表演形式,深受智障儿童的欢迎,因此,康复工作人员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歌唱形式激发智障儿童语言表达的欲望。在智障儿童人群中,因为一些儿童无法将自己的声音通过发音表达出来,对方很难知道他们的意思,久而久之,这些儿童会丧失表达的欲望,同时,内心也会更加自卑和内向。针对这类智障儿童,根据其语言表达的特点,邀请一位儿童和他进行对唱,同时,也要适当的加入一些表演形式,给予更多的鼓励,逐渐智障儿童也能够摆脱表达的恐惧感,增强了交流的欲望。对于一些无主动语言或者表达不畅的智障儿童,可以安排他们通过打击乐的形式为歌曲伴奏,从非语言交流开始训练,逐步引导他们学习语言表达,由字成句,最终实现完整的表达。
2运用器乐演奏,促进动作康复
2.1自主体验,锻炼手部抓握力能力
当智障儿童看到各式各样的乐器时,会很容易被吸引,及时他们不会演奏这些乐器,但是他们也会随意的进行玩耍,进行自主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正是自主体验,由于不同的乐器的形状和功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智障儿童能够不断进行抓、握和打的动作,来使乐器发出声音,进而,智障儿童的手部抓握能力和手部肌肉得到极大地锻炼, 增强儿童的手部力量同时,也提高智障儿童对于乐器的学习兴趣。
2.2随机引导,增强手腕控制能力
在智障儿童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也会展示出智障儿童对于不同乐器的偏爱程度,不同的智障儿童对于打击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有着不同的兴趣,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引导儿童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向其讲述乐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对乐器所发出的不同声音进行表示,并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手腕的控制能力和协调性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2.3学习演奏,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可以为智障儿童选择已经学会的歌曲,在歌唱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打击乐器为给歌曲伴奏。例如,在演唱脍炙人口的歌曲《春晓》时,就需要选择三角铁为这首歌曲伴奏,左手用食指和拇指捏着绳套,右手拿着小棒按照歌曲的节奏敲击三角铁。这种形式下,儿童需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极大地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
3运用童话剧表演,促进情感康复
3.1扮演角色,助生理解情感
智障儿童正是由于语言受到阻碍,就使得他们内心的情感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滞后影响,不能够很好的理解社会中正常的情感。通过童话剧的形式,引导智障儿童扮演剧中的角色,体会到角色的情感,深入的了解角色情感表达的方式。例如,在童话剧《小熊请客》中小花猫的情绪有很多种,从最开始愉悦,到厌恶到最后的愤怒,这些都是需要儿童在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出来,通过这种外在情绪的表达,增加儿童的体验感,也能够帮助智障儿童组成自身的情感表达方式。
3.2创造性表演,助生表达情感
智障儿童在情绪控制方面存在薄弱性,不能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同时,情绪也很容易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可以根据智障儿童语言障碍的特点和身心发育的情况,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角色观察,表演,实现创新性表演,使其内心的情绪在音乐的激发下,将其逐渐外部化,再借助引导进行正常的表达和沟通。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表演对于智障儿童语言康复工作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表演本身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对于儿童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能够有效地刺激到儿童的多重感官,特别是对于智障儿童来说,经过音乐表演的训练能够调动儿童的器官功能的运用。器官和肌肉的锻炼会对大脑进行刺激,进而促进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因此,音乐表演活动对于智障儿童语言康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浦雅琴.音乐表演活动在智障儿童康复中的运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8(7):61-63.
[2]张卓越.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教育康复中的作用[C]//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
[3]曹华,任伟.古筝在轻度智障儿童语言训练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7(15):20-21.
作者简介:李玉文(1967.10-),男,四川西充人,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现任学校;西充县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方向,言语康复;
王心凯(1967.11-),男,四川西充人,学历,本科,职称,高级教师,现任学校;西充县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方向,言语康复;
李杉(1997.03-),1女,四川西充人,学历,专科,职称,二级教师,现任学校,西充县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方向,言语康复。
论文作者:李杉 王心凯 李玉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智障论文; 儿童论文; 语言论文; 音乐论文; 乐器论文; 情感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