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治区职业病医院 麻醉科 830091
摘要:目的 比较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当中应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共计纳入本研究102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Ⅰ组和Ⅱ组,为Ⅰ组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为Ⅱ组选择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Ⅰ组产妇的分娩镇痛的起效时间与Ⅱ组相比明显更短,而且产妇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Ⅱ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差异。对两组产妇的心态进行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均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产妇的运动阻滞的发生率,Ⅰ组的活跃期短于Ⅱ组,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的时间以及Apgar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分娩镇痛,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可以有效的缩短镇痛的时间加快产程,相对来说效果较为确切,安全可靠。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
临床上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一般情况下都会伴随有较为剧烈的疼痛。在分娩的过程中,分娩的疼痛是指分娩因为子宫收缩和胎儿对产道的牵拉而导致的一种疼痛,它会引起产妇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使产妇的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胎儿宫腔内窘迫等情况。分娩镇痛的技术可有效地缓解分娩时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母婴的安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为其提供足够的镇痛效果,进而避免导致产妇和胎儿出现危险[1]。当前分娩镇痛的最确切的技术就是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腰硬联合麻醉主要将脊椎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具体上具有起效快,局部麻醉药量用药小等多种优点,可以有效的降低分娩的疼痛。本研究据此进行分析,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当中应用的效果比较,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接收的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共计纳入本研究102例。对所有产妇均选择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分别有51例产妇。Ⅰ组产妇中有初产妇38例,经产妇13例,产妇的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28.4±4.5)岁;Ⅱ组产妇中有初产妇36例,经产妇15例,产妇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3±4.2)岁。本研究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并且取得了书面的同意书。分组以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本研究的Ⅰ组产妇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进行麻醉,Ⅱ组产妇选择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在两组产妇宫口开至2~3cm、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时,行分娩镇痛术。Ⅰ组产妇选择左侧卧位下L2-3椎间隙为穿刺点行腰硬联合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通过Crawford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 G腰穿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待脑脊液流出时注入5 μg舒芬太尼+生理盐水共2 ml。拔针后向头侧留置硬膜外导管3~4 cm。接硬膜外镇痛泵备用。泵内药物为为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 μg/ml+生理盐水共100 ml。维持剂量6~8 ml/h,PCA剂量3 ml,锁定时间15 min。待宫口开全时停药。Ⅱ组产妇选择左侧卧位,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向头端留置硬膜外导管3~4 cm。注入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 μg/ml混合液2 ml,观察5 min,无腰麻征象及误入血管情况时注入混合液6 ml,接上硬膜外镇痛泵。镇痛泵内为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 μg/ml+生理盐水共100 ml,维持剂量6~8 ml/h,PCA剂量3 ml,锁定时间15 min,待宫口开全时停药。
1.3观察指标
对本研究,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评价两组产妇的心态。疼痛采用VAS评分进行,分值越高表示产妇的疼痛越大,心理状态采用SAS和SDS评分进行,分值越高表示产妇心理状态越差[2]。同时采用改良的Bromage评分标准评定产妇的运动阻滞情况,0级表示不存在运动阻滞情况;1级表示不能抬腿;2级表示不能弯曲膝部;3级表示不能弯曲踝关节。对良渚产妇的各个产程的时间,新生儿的Apgar进行比较[3]。
1.4统计学分析
正研究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值检验所有的计量资料,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本研究两组产妇的分娩镇痛的起效时间进行比较,Ⅰ组产妇分娩镇痛的起效时间短于Ⅱ组,而且Ⅰ组的疼痛评分低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Ⅰ组的心理状态与Ⅱ组的心理状态无明显的差异,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比较两组产妇运动阻滞的发生率,两组都没有严重的运动阻滞发生,Ⅰ组1级3例,Ⅱ组1级1例,2级1例。对两组的产程情况进行比较,Ⅰ组和Ⅱ组的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生的时间无明显的差异,而且Apgar评分也无明显差异。
3.讨论
理想的分娩镇痛技术需要大幅度地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还要尽可能的减小对于胎儿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诸多的分娩镇痛技术来看,椎管内阻滞麻醉因为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几乎不存在运动阻滞等优点,开始成为国内外所公认的一种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在这种背景之下,本研究主要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的比较。分析本研究的结果可以证实腰硬联合麻醉但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的起效时间优于硬膜外麻醉,同时腰硬联合麻醉组注入的舒芬太尼等镇痛药可直接与阿片受体结合。阿片类药物有助于减少最小镇痛剂量和局部硬膜外麻醉药物的浓度,能够避免运动阻滞以保留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运动能力,镇痛效果明确。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分娩镇痛,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可以有效的缩短镇痛的时间加快产程,相对来说效果较为确切,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岳红丽,韩如泉,李彦平,李树人.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06(08):57-58.
[2]邵晓青,马立新,马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04(09):72-73.
[3]范莉君,成芳,张希.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04(02):130-131.
论文作者:张鹏,彭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产妇论文; 两组论文; 硬膜外论文; 疼痛论文; 效果论文; 差异论文; 时间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