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展望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跨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展望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跨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世纪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后半叶缔造的统一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第一国际到第二国际),在两位导师逝世后分裂成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社会主义运动和由社会民主党领导的改良的社会主义运动,于20世纪分两路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不同深度的过渡。

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社会主义运动于20世纪经历了以夺取政权和丧失政权为标志的高潮和低潮各两次。1、 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时俄国布尔什维克成功地推翻沙皇统治,在苏联确立以苏联宪法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制度,是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高潮的标志。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革命形势和俄国十月革命的东风建立的芬兰、匈牙利、不来梅、巴伐利亚、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苏维埃政权相继被卷土重来的资产阶级推倒,是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低潮的标志。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社会主义苏联起了粉碎德国和军国主义的主力军作用并战后成为国力仅次于美国的强国;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粉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建立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东欧、中欧共8 国的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乘苏联红军粉碎纳粹德国占领军的东风推倒德国傀儡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由此,社会主义国家从1国发展到15国,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1/4和世界总人口的1/3多, 是20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高潮的标志。1960~1970年代苏联蜕变成社会帝国主义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分裂和1989~1991年发生东欧剧变和苏联瓦解,是20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低潮的标志。

由社会民主党领导的改良的社会主义运动促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添加社会主义因素的浪潮。社会民主党在多党竞选中赢得多数票而执政(欧盟15国中13国属于社会民主主义政府),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施行社会改良政策即部分地改造了资本主义制度,而被美国报刊评称之“社会主义欧洲”。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和许多国家社会民主党执政的形势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如美国的民主党和日本的自由民主党也“主动地”(既出于缓和其生产社会性同占有私有性固疾的尖锐化之需,又出于笼络人心取得多数选票之需)采取了一些社会主义措施。“甚至美国也带有这种社会的一些特征,如实行医疗保健制度、保护失业者和退休人员等福利,这意味着是一种比较高的社会消费。不同的是我们比你们更优越。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更多的要靠自己,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更多的是靠国家,实际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古巴共产党第一书记菲得尔·卡斯特罗讲话,拉美社纽约1995年10月23日电):“资本主义已经向社会主义学了很多东西,如计划经济,避免分配不均,福利政策等”(中国前外长助理宦乡在伦敦经济和政治科学院演讲)。

二战后摆脱帝国主义殖民枷锁而政治独立的第三世界上百个国家先后以不同形式宣布摒弃资本主义道路选择社会主义方向。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制度于20世纪以两种方式即1、 完全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2、不同程度地渗入进资本主义制度内的方式, 登上世界舞台而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竞争;因此,使20世纪与资本主义结束同封建主义近400年(从1640年英国克伦威尔革命到19 世纪下半叶德国皇帝自上而下地实行资本主义改革止)的拉锯后实现了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一家的19世纪相区别。若以白色和红色来标志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则19世纪是白—色世纪,20世纪是红白二色相混的粉红色世纪。

进步人类期望即将揭幕的21世纪将是以社会主义结束同资本主义近200年(从1917年俄国10月革命到21 世纪末叶)拉锯而最终地完全地取代资本主义而成为社会主义红—色的世纪载入史册。 所凭的依据是:1、到21世纪40年代,中国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3/4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20世纪的社会主义在须对付资本主义列强以武、文兼用地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做到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使之成为“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马恩选集第1卷第266页)和实现“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列宁选集第3卷第634页)的民主,从而未能吸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的心来想往社会主义。21世纪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人民—曾为马克思、恩格斯预期世界上最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和被资本主义复辟过去的前苏联和东欧人民,以及选择了社会主义方向的第三世界各国人民,将通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目睹大大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速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迥异的全民共同富裕(消灭阶级),“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的社会主义民主(凭之消灭官僚主义、防止公有制蜕化成官僚特权阶层所有制、逐渐使国家消亡)、天蓝林绿水清—可持续发展,经科教兴国变得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的亿万人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受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慢性失业、两极分化、颓废文化、环境破坏、武装冲突等折磨的资本主义各国人民将参照中国榜样推出具有自己历史特色的走入社会主义的模式、道路。“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邓小平)。2、 由社会民主党系统推动的资本主义改良运动同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将沿量变到质变的轨道继续发展,有可能在将来的社会主义第3 次高潮汹涌澎湃于环球的大环境中汇流而入准社会主义轨道,如19世纪后半叶俄国沙皇、日本天皇和德国皇帝施行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汇入了资本主义一统世界那样。3、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第2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政府(总资本家)为战胜强敌—希特勒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不惜工本(一般资本家只搞吹糠见米的科研投资)地发展需要巨大投资的核科技、计算机科技、合成材料科技、光科技、火箭科技等。这些高科技战后转入资本家企业,而形成朝阳工业——费力小、耗能少、消耗原材料少而赚钱多,可以大幅度提高工资的高科技企业,使采矿、冶炼、服装、玩具、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迫跟着提高工资而变成利小的夕阳工业,导致60年代开始发生产业大转移,即美国把夕阳工业转移到国外,先移到日本,是第一次产业转移;70年代,日本将夕阳工业转移到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是第二次产业转移,形成四小龙;80年代进入第三次产业转移,转移到中国沿海城市和东南亚。如此而使美国、日本、西欧资产阶级得以用从高科技附加值和同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进行的不等价交换所得超额利润中一部分改善国内人民生活,从而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冲突相对缓和了。但科技革命推动的生产力迅猛发展使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占有私人性的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更加尖锐,社会贫富间鸿沟更加扩大,发达国家间矛盾更加增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和为用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取代不合理的现行秩序的斗争在压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回旋空间,给资本主义世界“包含着更猛烈得多的未来危机的萌芽”,准备着“一个空前剧烈和广泛的破产”,为未来“整个社会即全民族实行剥夺做准备”,只不过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发展显得比革命的反抗更有力量,再要反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就需要新的更强大的推动力”(马恩全集 36 卷230页)。而形成这一“新的更强大的推动力”的进程将于21 世纪下半叶进入成熟阶段,即届时,社会主义第三次高潮将汹涌澎湃于地球村的东西南北,这个潮汛已在人们耳际吟吟响动。

本文是作者的论文“跨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前瞻”的前言部分,论文全文约30000字。

标签:;  ;  ;  ;  ;  ;  

跨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展望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