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消化内科慢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共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于护理前均存在抑郁及焦虑等负性情绪,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明显下降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慢性胃炎患者于治疗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胃炎;负性情绪;应用价值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指因药物、细菌感染、不规律饮食习惯等多类不同因素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疾病多发且病程漫长,患者于治疗期易现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影响疾病康复及日常生活质量。故本文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共11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在消化内科慢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共11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18-71岁,均龄(41.2±2.2)岁,病程0.3-14年,平均病程(7.4±2.1);对照组男28例,女28例,年龄19-70岁,均龄(42.5±2.3)岁,病程0.5-12年,平均病程(6.8±2.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均符合2006年《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诊断标准;②均经临床诊断及胃镜检查确诊;③临床现上腹隐痛、反酸、食欲减退等症状;④签订知情同意书;⑤检查结果及随访记录完整。
排除标准:①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患严重精神类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及时向患者讲解疾病病发因素、治疗注意事项及疾病临床一般表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若疾病急性发作则指导卧床休息,缓解胃部疼痛及不适感;病情缓解期需适当行机体锻炼,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提升机体免疫力;注重饮食控制,日常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饮食摄入,戒烟戒酒,少食多餐;指导日常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随意停药;合理控制作息,保证睡眠。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①倾听主诉:患者于疾病治疗期,各护理人员需及时引导患者积极表达内心情感,倾听患者内心想法,以便结合患者目前心理状态分析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产生原因,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缓解不良心理状态;②心理疏导:在倾听主诉后及时对患者所现及可能出现的负性心理进行分析,了解其产生原因,加强与患者日常沟通及交流,语气温和,语速放缓,积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及治疗相关因素,以期对疾病实现合理及完善性认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缓解负性心理;及时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及先进医疗器械,讲解慢性胃炎治疗成功病例,可使治愈者与患者进行交谈,增强疾病治疗信心;③心理放松:结合患者负性心理现状,积极向患者介绍自我负性情绪缓解方法,如公园散步、听舒缓轻柔音乐,种植花草等使患者于日常疾病治疗期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于心情烦躁时,行放松训练,自然端坐,闭目,双手自然垂落并置于两膝,肌肉放松,均匀呼吸,舒缓情绪。
1.4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行负面情绪评估,若SAS及SDS分别≥50分,则代表有焦虑及抑郁情绪。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16.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效果对比分析
据研究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于护理前SAS及SDS评分对比不明显,无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及多发性疾病,指因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药物及胆汁反流等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类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在各类胃病中其病发率占据首位[1],可现于各年龄阶段,病发期可造成患者极大痛苦,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随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及生活压力逐渐上升,人们于日常生活中多难以合理安排饮食、休息时间,多数人群饮食及休息不规律[2],导致慢性胃炎疾病病发率于现代社会中呈逐渐增长趋势。
目前,临床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多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予以药物引导、饮食等常规护理,此类护理方法于具体护理中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对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提升具一定有效性,但护理结果仍难以满足现代护理需求,护理效果局限[3]。现阶段,随着人们对临床护理的不断重视,心理因素作为患者疾病治疗期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患者于疾病治疗期多因经济、疾病本身痛苦因素等导致焦虑及抑郁等众多负性情绪产生。焦虑指因应激产生的长期烦躁不安心理,生理及心理改变明显,抑郁则指长期情绪低落,对事物丧失信心,生活悲观等情绪。患者于患病期若多种负性情绪共同作用极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降低机体免疫力及胃肠黏膜抵抗力,导致感染疾病几率急剧增长[4],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疾病治疗有效性,故于临床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则尤为重要。
心理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患者情绪问题考虑于疾病治疗之内,在常规饮食、药物、环境等护理及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人性化及有效的心理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紧张及抑郁等负性情绪,使患者积极了解病情,改善心态,以积极情绪面对疾病,提升疾病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于护理后SAS及SDS评分与护理前对比均明显降低,可知在饮食、药物等常规护理上基础上,患者负性情绪有所缓解,但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护理效果对比中,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故可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负性情绪缓解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缓解情绪,从而进一步促进疾病有效治疗,与王爱敏等[5]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始终处于主导护理地位,故于具体护理操作中,各护理人员仍需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具备良好沟通能力,语气温和,语言亲切,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实现良好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疾病康复[6]。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慢性胃炎患者于治疗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术前访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择期开胸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自尊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68-69.
[2]潘少兰,王俊.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6):117-119.
[3]唐够玲.心理护理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负性情绪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旬刊,2013(1):113-114.
[4]李艳玲,朱丽红.围术期心理护理在减轻肺结核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39-40.
[5]王爱敏,赵晶.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9):25-26.
[6]邓旭,韩小宏.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5):5309-5309.
论文作者:何红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疾病论文; 性情论文; 内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