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论文_范本云

论我国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论文_范本云

滨州交通工程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800

摘 要 :道路桥梁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及人身财产安全,而软土地基的处理又是道路桥梁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不均匀沉降、失稳、坍塌等,产生严重后果。

关键词 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出行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对人们的出行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施工建筑单位必须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并提高施工的质量,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满足人们对于道路桥梁基础设施的高要求,提升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全面地了解工程需求,同时熟练掌握施工的技术要点,提高道路桥梁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保障施工的质量。

1 软土地基的相关概念

1.1 软土基地的基本特点

(1)渗透能力差。软土地基中由于缺少沙子,所以一般体现出固化程度低、渗透性极差的特点。而且由于软土地基内部颗粒较大,容易造成大量水分的流失,尤其是在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后,会加大水分流失的情况,形成路桥裂缝,对桥梁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2)水分含量高。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会比普通地基的水分含量高。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路桥在使用的时候水分不断被挤压,使地基中的水分不断流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严重的道路沉降现象,影响路桥的正常使用。

1.2 软土地基处理原则

在处理路桥工程软土地基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天然材料,杜绝为节约成本选择脆性大、强度标准低且易锈蚀的工业废材。针对软土地基进行夯实加固处理,需让地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满足工程强度的要求,并改善软土层的水渗性、压缩性与紧固性,进而为强化路桥工程建设质量提供必要条件。

2软弱地基的特征

软弱地基其稳定性很差,强度低,压缩高,易液化,沉降也很大。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地基的变形和稳定性。由于地基不够坚固和变形,软弱地基的施工往往不能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软弱地基,提高地基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的下降。

2.1含水量高。据统计,软土含水量一般为35~80%,空隙率为1-2。

2.2高压缩性。软土的可压缩性在0.5到1.5MPa-1之间,有些达到4.5MPa-1,其压缩性通常随着流动性限制的增加而增加。

2.3低剪切强度。软土的不排水自然剪切强度通常小于20kPa。它的变化范围约为5至25kPa。

2.4渗透性差。软土的渗透系数通常在1×10-5和1×10-7mm/S之间(i=1,2…,9)。因此,软土层在其自身重量或负荷下实现完全固结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2.5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别是在山东沿海城市的软土中,一旦发生扰动(振动,搅动,摩擦等),絮体结构受损,土壤阻力明显减小,甚至处于流体状态。干扰后的软土地基强度的特征可以用灵敏度表示。山东沿海土壤的敏感性约为4-10,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土壤。

2.6具有明显的流变性。在剪应力不变的作用下,软土会持续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剪强度的衰减。在固结沉降完成后,软土可能继续产生相当大的次固结沉降。

3处理软弱地基的具体方法

3.1管桩加固。该方法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桩的处理。主要施工设备为薄壁桩式钻机和薄壁管式桩式钻机,属于现阶段新型桩基工程。桩的内壁与土壤有机地结合,以增强土壤和管桩之间的摩擦,并促进形成良好的负荷。

3.2加筋技术。现阶段,道路桥梁工程应遵循相应的设计和技术标准来实施加固技术。将钢筋、钢带、尼龙绳、钢筋混凝土带、土工合成材料等某些材料铺设在人工填土的墙或堤内,或树根、成堆的砾石、秃钉或斜坡上的土锚,即加固技术。

3.3塑料排水板加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塑料排水板加固技术是一种处理公路桥梁地基的新兴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特殊的塑料材料将塑料排水板插入柔性土层,插入深度必须明显不同,土层预先安装。软弱地基土增加地基荷载。该方法结构实用、效果好、成本低。他受到水利工程的大力推动。凭借丰富的应用经验,建筑的深度不断增长。

3.4换填土。加强土壤填充的方法,主要由与应力在土壤层内的分布增加了衬垫的负载应力的组合,因此降低了下层的应力和促进地基的稳定性。有土壤的多层次适合这个建筑,如深沟槽、深的池塘、被困淤泥黄土、混合河堤,等在建设的道路和桥梁的过程中,所述失真性能和低负载地基软弱和厚度。施工人员必须挖掘地基和替代材料的软接地层稳定且无腐蚀性。

3.5碎石桩加固。软弱地基穿孔后,以一定的方式将砂砾或砂土填入孔内。例如,水冲洗法、振动法和冲击法都是在软弱地基中促进密集桩的形成。弱地基层下部的复合层属于保持层,填砂桩可有效提高抗变形能力和地基荷载。重力桩加固方法通常适用于粉底,松散地基和粘性地基。

4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在地基处理方面,必须尊重先进技术,经济合理性,安全应用和质量保证的原则。可根据以下条件选择:

4.1地质条件。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参见规格。

4.2设计和施工条件。设计期间必须考虑施工期和材料状况:施工期不宜过紧,施工时间充足,地基稳定性好,问题少见。

4.3场地的环境条件。考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新填充物压缩原始道路和房屋,导致横向移动或额外沉降;当使用沙堆和沙井时,建筑中有噪音,居民区附近会有人受到干扰。

4.4结构物条件。应考虑结构的等级、结构、形状、位置、掩埋深度、使用要求和建筑材料对所选择的加固方法的影响,特别是对地下结构(地下室、涵洞、地铁等)的影响。

5 软土地基施工过程

5.1 表层处理

表层处理是软土地基施工处理的一个基本环节,技术人员在进行表层处理时,第一步需要通过一定的操作使土壤中的含水量降低到规定的标准,一般可以采用添加沙砾和碎石的方法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运作。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要对道路桥梁软土地基的表层土壤定期进行排水处理,从而保障土壤的硬度和承载力。如果出现处理不及时而导致局部沉降情况发生时,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玻璃纤维以及土工布等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5.2 强夯处理

在进行强夯处理时要严格按照先轻夯后重夯的施工顺序,同时注意对高度的调节,优化处理的力度,根据工程具体要求的夯击效果调整夯实力度,使软土地基的土壤在施工结束后能够快速恢复正常,从而保证软土地的整合性和稳定性。

5.3 加载换填

加载换填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技术人员要合理运用加载换填技术,并且注意不能让换填物在土壤沉降堆积中造成二次破坏。首先要对软土地基内部进行挤压和填充,并在地基底面层加铺沙层,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有助于缩短道路桥梁工期,提高地基施工的效率。

5.4 灌浆施工

灌浆施工指的是利用水泥砂浆灌注到软土地基中,从而起到固化地基的作用,改善软土地基性能。在喷粉前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材料选择和位置固定的工作,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才能有效排除路基表层的水分以及实现填充石块的效果。灌浆施工技术的利用还能够保证路基的硬度,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6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软弱,再加上材料的不断更新,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国公路桥梁施工质量。这不仅有利于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重实.浅议我国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

[2]李思宁.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浅析[J].门窗,2015.

论文作者:范本云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论我国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论文_范本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