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水平提高,常规体检的人群越来越多,发现体检报告里有“子宫肌瘤”,就非常担心,害怕得了什么恶性肿瘤。到底什么是子宫肌瘤呢?很多女性一度被这类疾病所困扰。事实上子宫肌瘤本身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很小,但不排除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因此我们需要对此类疾病进行深度的了解,知道它的症状,病因以及患病后的治疗方式等。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是子宫平滑肌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到目前为止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难统计。估计育龄期妇女发病率为25%,确切病因不是很清楚,因肌瘤好发于生育期。青春期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退。提示可能与女性雌、孕激素相关。
一、子宫肌瘤分类
按肌瘤生长部位可分为宫体肌瘤90%,宫颈肌瘤10%,按肌瘤与子宫肌层 关系,可分为肌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占20% ,粘膜下子宫肌瘤占10-15%。简单讲就是肌壁间肌瘤周围有子宫肌肉包裹,像是长在子宫这个小房子墙壁里,浆膜下肌瘤凸向墙壁外,表面只有薄薄的一层浆膜,粘膜下肌瘤凸向墙壁内,甚至完全在子宫腔内,只有子宫内膜覆盖。生长部位不同,患者的症状也会不一样。子宫与邻近器官关系密切,如子宫下段、宫颈紧邻的是膀胱,子宫后面紧邻的是直肠,所以长在这里的肌瘤也会出现尿频、便秘压迫症状。
子宫肌瘤也会出现变性如子宫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钙化、肉瘤样变,变性就是看上去肌瘤结节漩涡状或编织状结构消失,肉瘤样变属于恶性肿瘤,但发生率低,仅0.4-0.8%,需按恶性肿瘤处理。
二、子宫肌瘤都有哪些症状呢?
子宫肌瘤多数无明显症状,小肌瘤仅在体检时无意中发现,与生长部位、肌瘤大小和有无变性有关,常见的症状有
1.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多见于大肌瘤或粘膜下肌瘤,因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引起月经量增加,经期延长,可表现为贫血,乏力、心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下腹扪及包块,肌瘤增大超过孕3月大小时,易扪及。医生通过妇检发现子宫增大,子宫表面不规则突起。如为粘膜下肌瘤可脱出于宫颈口,常规妇检也可查看到。
3.下腹坠痛、白带增多,阴道分泌物增多。
4.子宫下段前壁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子宫后壁肌瘤压迫直肠,可引起便秘。其他如引起宫腔变形造成流产。
三、子宫肌瘤是怎样诊断的?
如有相关症状,应早到医院检查,医生会通过妇检、超声检查作出初步诊断。磁共振检查可清楚显示子宫肌瘤数目、大小、位置。为肌瘤挖出提供可靠依据。宫腔镜检查可明确子宫粘膜下肌瘤,并在宫腔镜下切除较小的粘膜下肌瘤。
四、子宫肌瘤如何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应根据有无月经过多、压迫症状、年龄、有无生育要求、当地医院医疗条件、设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随访观察:如无明显症状、近绝经的女性不必治疗,可每3-6月复查超声。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轻,近绝经、全身情况差,有心、肝、肾脏器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疾病手术禁忌的女性,通过药物作用,提前绝经,药物有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手术治疗:如有月经过多、尿频、便秘压迫症状,应行手术治疗。如是年轻女性,有生育要求,应保留子宫,行肌瘤挖出术。如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可行子宫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途径有开腹、经腔镜镜、宫腔镜、经阴道切除。腹腔镜、宫腔镜属于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其他的非主流的手术方式有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子宫动脉血供 。缓解症状。高能聚焦超声(海扶刀),通过物理能量使肌瘤组织坏死。逐渐吸收,属于无创手术。子宫内膜切除术,利用宫腔镜下热球滚动破坏子宫内膜和浅肌层,使月经量减少或闭经。
结束语
子宫肌瘤较为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随着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针对子宫肌瘤治疗方案较多,并且都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应定期体检,定期随访,出现症状后应积极治疗,结合自身情况及医生建议,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达到治疗目的。提高生活质量。
论文作者:李双梅
论文发表刊物:《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肌瘤论文; 子宫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症状论文; 粘膜论文; 浆膜论文; 月经论文; 《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