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管理贡献的现实认识
管理对经济增长有无贡献,其贡献有多大?这是我们是否真正重视管理和如何评价管理者工作和管理水平时不可避免的问题。实际上,管理是一种增效资源,它与科学和技术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三鼎足。管理是一种生产力,而且是一种投资小、收效大、见效快的生产力。[1]美国把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的经济发展,归功于两个因素,其中之一就是管理科学的成熟。欧洲则把他们和美国的差距视为“管理差距”。我国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强调重视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也说明了管理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内外众多知名人士对管理在经济增长中的现实作用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美国管理大师杜拉克在总结几十年历史时指出:“管理对推动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与同一时期的任何技术突破相比都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2]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都曾分别指出:“向管理要效益”,“管理科学是提高效益的根本途径”。[3]朱丽兰也指出“科技整体的发展和转化为生产力,有效地使用和流通,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跟上,那是没有结果的”。[4]关于科学技术和管理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日本有“两个轮子”之说,美国有“三七开”之说,中国有把投资、科技、管理三者的作用按1:3:6比例划分的认同。有学者评价道,人类社会创造出的价值有50%以上来自知识,而知识的运用有80%是依靠管理,只有20%依靠工艺。或者说,企业创造的财富(价值)有50%来自技术创新,另外50%来自管理,而且在技术创新的有效发挥中,80%也来自管理。[1]由此可见,管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客观存在的。
二、对管理贡献的理性认识
一个组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孵化器”和“推进器”是什么,历来是人们争论和研究的重要经济问题,形成了众多经济增长理论和学说。[5]早期的亚当·斯密认为是资本的积累和分工导致了经济增长,哈罗德和多马认为储蓄率事关重要,索洛则指出是资本基础投入和技术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强调在资本上的技术进步。理查德·R·纳尔森从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角度,强调了企业的组织因素和技术能力。
实际上,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已经认识到资本、技术、信息、知识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组织系统有效运行的结果,可狭义地理解为制度;如把制定和执行制度的人考虑进来,则广义上就是管理。所有增长因素中,贡献最大的是劳动者,如何把其他要素与劳动者有效结合,如何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靠的是管理。换言之,我们可以通过管理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改善和规模的节约。
从比较学角度,同一时期的不同组织、不同地区或者对于同一组织、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尽管环境、技术、规模、结构等因素基本相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究其根源,是管理者素质和能力、决策、政策、机制、体制、模式、方法等管理要素的变化所致,是管理水平决定了它的经济水平。
通常的条例、规则、制度、机制、体制的改变或将其统称为范式(paradigm)转换,就是管理范围内管理的某种变革。先进的条例、规则等变成适合的范式转换就是管理的众多表现形式。人们已在管理不同职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范式转换。宏观方面,我国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粗放的经济管理”向“集约的经营管理”转换。发达国家的从“垄断或竞争微弱的市场经济”转到“争夺或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转换,“相对集约的经营管理”向“集成集约的经营管理”转换。从微观方面,视人为成本因素的管理方式转变为视人为资本和成功关键的管理方式,以职权和控制为基础的传统人力资源政策被新的人力资源政策所替代。我国的“两参一改三结合”、“三个三的三检查”制;日本的JIT、QC、Circle看板管理;美国的从“泰勒式”到“决策人”的管理方式;以及当今提出的企业重组的思想理论与技术等,这些范式转换的确对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孵化和推动作用。
由上述可知,管理的贡献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方面,其经济学含义是明显的,管理对其他生产要素具有协同放大效应,管理要素投入的特征是增加(而不是减少)回报率,它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三、对管理贡献研究难点的认识
尽管管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但管理的贡献究竟有多大?管理活动在经济活动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如何来评价测度管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于缺乏对管理贡献的分析和对其科学的估算方法,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仍然只停留在经验的、直觉的和粗略的判断上,人们至今尚未就管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一个富有实证性的、数量化的、系统的分析和估算。这不能不说是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缺陷,也是管理实践对当今管理学、经济学提出的挑战。
管理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存在的主要难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存在于各个层面上,国家、集体、个人,经济的、非经济的组织均存在管理问题,这些层面的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管理的作用是对一个组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整体推动,是要通过众多管理者以及所制定的政策和所建立的机制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管理若能做到这一点,则每个处于点或线上的人可能会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和发明。这样,管理的整体放大或推动作用将表现得更充分。但当管理理论、方法、手段被分散地运用于这些层面的活动之中时,又很难对这些软科学像技术一样进行编码化处理,它还涉及到未知部分和效果的滞后性,这就难于及时准确地追寻它的应用和它产生的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方面的效益。
(2)管理与经济中的劳动力、资本、技术要素不同,它既是一种投入要素,又是其他三个要素的组合性要素。也就是说,在生产函数中,管理不仅是一个变量,而且是影响函数结构的一个重要条件。当将其他三个要素投入到经济资源储备中时,经济会按生产函数规则而增长,而管理要素可能按规则也可能通过改变规则本身来影响经济的运行与增长,它提供的是对其他要素的选择权。
如,对企业经营管理而言,一方面,要素的组织者要把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组合,并使之有效地运行,产生最优的效率;另一方面,必须善于捕捉到市场机会,才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而能不能获取超额利润取决于经营者是否能捕捉到市场机会,并进行有效的实施。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许许多多的企业不断追求超额利润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经营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是一般劳动无法替代的,经营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也能够创造生产力。
(3)虽然管理会增加经济的潜在产出,但它影响的质和量是事先不好预料的。生产函数的投入产出规则都难以甚至近似地说明一个管理“单元”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尽管有人提出“管理是一种基础国力”,但管理与通常的资本实物不同,没有固定的能力,如由于企业家素质、竞争状态和其他经济环境的不同,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理论或方法可能会引发巨大的变化,也可能只有适度变化或者根本无任何变化。换一种方式考虑,如果观察能增加有助于管理产生的资源投入,使经济得以增长,即研究管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如何增长和可增长多少,人们还是了解甚少。因此很难用标准的生产函数来概括管理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4)管理可以使资源得到节省,如果没有引入管理,这些正在使用的资源就可能浪费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这些与管理有关的资源的节约或充分发挥并没被直接视察到,所作出的评价仅是通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没有充分表达管理的效益,如果按引入与不引入管理机会成本作评价,又很难剔出历史、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5)测度管理贡献的难点还在于管理本身难以定量和定价,它具有非市场交换特征。在没有管理要素市场的情况下,就不会有系统的价格信息,就不可能作经济统计,并合并以可比较的总值计入GNP或GDP之中。
概括起来,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说明,管理贡献的评价指标的构建,不能近似的按传统经济指标系统去完成:
(1)没有不变的公式或函数可用于将管理生产的投入转化为管理的产出。(2)管理缺乏系统的价格体系,而这一体系是评价管理总值的基础。(3)管理的创造,使其不一定是管理存量的净增量,因为管理具有时效性和适应性。
由此可见,我们不可能仅靠修改、增加一些附加指标就能构建管理贡献的评价指标。为了充分掌握管理在经济活动中的运作规律,可能需要有新的经济概念和测度方法来跟踪常规活动之外的现象。尽管研究工作的难度较大,但却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机会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