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西安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82)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对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探析价值。结论:对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快速恢复患者血压,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154-02
高血压是临床中常见的致使心、脑、肾等器官出现进行进行性损伤的综合征,主要特征为体循环动脉压高于正常值。随着病情的发展,高血压会引发出一系列的并发症,腔隙性脑梗死就是其中的一种[1]。本文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现将最终结局整理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样本选取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参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35~79岁,平均(54.35±1.69)岁。研究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34~80岁,平均(54.64±1.43)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可进行讨论对比。筛选入组的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均无显性心衰、冠心病不稳定状态等需要积极处理的不稳定情况,脑梗死NIHSS评分<3分。
1.2 方法
(1)给予参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拜)100mg 1次/日(早空腹),阿托伐他汀钙片 20mg 1次/日,尼莫地平片 20mg 3次/日。
(2)研究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与参照组相同,①阴虚火旺:患者有头晕耳鸣、体重减轻、心烦气躁、手心脚心发热、面部有红潮、舌苔较薄且呈黄色或者无舌苔,脉搏细数,小便呈赤黄色,大便燥结。生地黄24克;当归20克;玄参18克;地龙、白蒺藜、夏枯草、桑寄生、川穹各15克;白芍、菊花各12克。若患者口舌干燥,可加24克石斛、麦冬,若患者出现大便燥结,可加火麻仁30克、苁蓉20克。②气虚血瘀:患者头昏耳鸣、身体无力、气短急促,失眠多梦、舌见瘀斑且舌苔较薄、面色微黄、脉细弦。生山药、炒枣仁各24克;黄芪、党参各20克;川穹、牛膝、地龙各15克;山茱萸、赤芍各12克;桃仁、红花各10克。若患者食量少排便不正常,可增加20克茯苓与15克白术,若患者失语,可增加30克石菖蒲与12克郁金。③脾虚痰湿:患者出现头晕头沉、肢体有显著重感、胸闷气短、恶心呕吐、下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丹参、瓜萎各24克;茯苓20克;当归、陈皮、白术、川穹、益母草各15克;厚朴12克;法半夏、桃仁各10克。若患者舌苔白腻,加10克黄连与12克竹茹,若患者头晕、呕吐情况严重,加30克代赭石12克竹茹与3片生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将76例患者的数据输入软件SPSS19.0完成分析,选择t检验组间血压控制情况,结局以(x-±s)形式体现,最终检验结局呈现P<0.05,数据具有探讨分析价值。
2.结果
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参照组更优,且<0.05,具有探析价值,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x-±s),mmHg]
3.讨论
在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被列属于“脑卒中”“脑中风”范畴内,主要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而出现软化或者坏死的病症。根据病症进行辨证分型,病症类型不同,在治疗方剂组成上也是有显著区别。首先,阴虚火旺者在治疗时要以养阴生津、降燥去火、改善患者眩晕为主,所以重用生地黄,原因在于其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可帮助患者顺利排便,去除体内火气;气虚血瘀者主要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痛经活络为主,在用药时重用生山药与炒枣仁,其中,生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作用,而枣仁在经过炒制之后,具有补气益血、安神补肾的功效,可使患者脾脏健运,改善气虚症状,促进血液循环,通其经络;脾虚痰湿者应当以健脾化痰、祛瘀通络为主,重用丹参可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瓜萎: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润肺化痰、滑肠通便、散结消肿,以此达到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参照组,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显著,此结论与牛月华[3]等人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调整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提升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责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春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6):860-861.
[2]康福云.5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5(6):41.
[3]牛月华.5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腔隙性脑梗塞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8):265.
论文作者:林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患者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高血压论文; 脑梗死论文; 疗效论文; 舌苔论文; 治疗高血压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