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因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我国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贫困地区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贫困地区与山地的重合。我国的地貌为东低西高,山区、高原集中分布在西部。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83%在山区。据此,有人说,我国东西部的差距,是平原与山区的差距。我国80—90%的农业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区。
2.贫困地区既是生态屏障区,又是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地带。因我国贫困地区与山区的高度重合,所以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区,对全国的气候、水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外,我国贫困地区又大多地处生态脆弱地区。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风沙区、干旱区和地方病高发区。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自然地理环境既不利于人类居住,又不利于贫困人口赖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脆弱和恶化,本身就是贫困地区致贫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些贫困人口初步脱贫以后,又大面积返贫的根源。此外,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地处生态敏感地带。所谓生态敏感地带是指介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明显差异生态环境的过渡带和交错带。其最典型的特征是对环境因子变动的敏感性强,因其环境或景观的变化则会导致土地生产力的明显下降乃至丧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在我国生态敏感地带内,76%以上的县是贫困县;全国74%的贫困县在生态敏感地带内。
3.从经济结构观察,贫困地区基本上是以农业,特别是种养业为主的农耕社会。农业产值要占社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1992年四川省贫困县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份额高达72%。农民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基本上来自农业收入。与其他产业比较起来,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更强,关系更为密切。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破坏,首当其冲的是当地贫困人口赖以解决温饱的农业,进而加深其贫困程度,阻碍全国反贫困进程。
4.从社会结构看,我国贫困人口的主体是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10%的少数民族人口中的贫困人口即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0%;在全国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中,少数民族聚居县即有257个,占44%。
5.人口和资源、环境的不协调是贫困的重要成因。人口规模的膨胀,经济资源特别是稀缺的耕地资源过载,导致了贫困地区对资源的滥用,加大了向大自然索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沙化,土地质量下降。贫困地区长期陷入被称为“贫困污染”的“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1)如果说反贫困的实质是借助一系列社会经济手段,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话,那么建立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则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自身的要求。无数事实证明,把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和措施,都收到了显著的反贫困效果;(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治理、保护环境,是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脱贫致富的基础和保证,又是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3)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发展充满活力的基础;(4)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从发展层面看,没有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目标的实现。从可持续发展层面看,没有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遏止住所谓“贫困污染”的漫延,必定要危及其它地区的发展。
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困扰
我国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既苦于发展,又苦于不发展。苦于发展,是指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到最严峻考验的时期。市场经济以其比计划经济有更高的资源配置率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我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度地提升,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也使我国付出了自然资源利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大气、水质污染日趋严重的代价。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淡水资源供给受到水质恶化和生态破坏的威胁。全国50%的地下水被污染,40%的水源不能饮用,导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此外,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农田已达1000万公顷,每年因农田污染损失的粮食即达120亿斤。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呈发展趋势,严重退化的草场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苦于不发展是因为“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发展既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也提供科学技术、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基础。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力不雄厚,能用于环境保护的财力与实际需要之间差距太大。我国每年用于环境保护的开支为GDP的0.7%(约为170亿美元)。我国政府提出拟把这一比例提高到1.5%(约为400亿美元)。但据一位在中国工作的外籍环保专家认为:要想使中国的环境保护真正改观,至少投入环保的费用占GDP的比例应提高到现在8—12倍,达到5—10%。而把这样大份额的GDP用于环保,在我国实现现代化之前,是无法办到的。另一方面受制于我国科学技术、管理体制落后的原因,我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上仍属粗放型、处延型的,是靠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的,这既是对资源相对短缺的我国雪上加霜,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
我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两难矛盾,更严重地困扰着贫困地区。因其贫困,经济不发达,使其可持续发展更加缺乏物质和技术基础;因其贫困,从地方政府到贫困农户,脱贫心切,在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上,更多地考虑近期、局部的利益。“有水快流”、“先污染、后治理”等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错误思想更容易在贫困地区找到市场。
三、社会林业,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社会林业即“社会+林业”,事实上社会林业正是把林区村民的有效的参与性,把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作为重要特征和内容,而区别于只重技术、见树不见人的传统林业。社会林业政策调整了国家与林区居民的关系,政府林业部门与村民共同管护原来国家独有的森林和林地。村民参与林业从规划、决策到生产、分配的全过程;村民不仅参加林业的生产,也参与分享林业的多种利益。农民由过去的异己变成了主体,与政府的关系由冲突变为合作。社会林业又不局限于林业。社会林业最初产生于处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与林区村民脱贫致富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是全局的需要,是政府追求的目标。尽管林区和林区居民也可以最终从环境保护中分享利益,譬如,对农业丰收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但这毕竟不能成为村民参与保护、恢复森林的动力;对于贫困的村民,特别是农业欠收的灾年,森林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经济来源。因此,保护森林必须与森林遭破坏的根源——贫困问题联系起来,综合治理。真正持久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建立在消除贫困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村民对森林还有经济收入以外的多种利益需求。如放牧、采集薪柴、药材以及收集林下产品打猎等等。或者通过分享利益的形式满足村民的需求,或者为其创造条件,找到替代的途径和办法。从这两方面基本认识出发,社会林业向林业以外的其它方面延伸、拓展。如在解决贫困地区最短缺的资金问题方面,贫困户因缺乏抵押担保很难得到信贷支持。社会林业所提供的这些措施、对策,有的对我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可直接借鉴、引用。社会林业对我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持重点还在于,社会林业提供了处理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带普遍性的困扰即局部和全局、短期和长期、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即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而要寻求矛盾双方的结合点、均衡点,有机结合,综合治理,调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贫困地区政府和贫困地区群众的参与性、积极性。这是我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林业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三农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