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惩罚”教育艺术的体会论文_彭正海

进行“惩罚”教育艺术的体会论文_彭正海

◆ 彭正海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海家岭小学 730050

摘 要:“惩罚”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注重“惩罚”教育的艺术性,充分利用好“惩罚”的艺术,惩罚才会真正成为一种负责的教育。

关键词:惩罚 教育艺术 公正 爱

在现代教育中,积极提倡正面教育。许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正面教育而忽视了“惩罚”教育,造成了教育的被动性,对许多比较调皮的孩子在教育中束手无策,引出“体罚”而导致严重后果,被新闻媒体广为传播,对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适得其反,致使教师叫苦不堪。原因就是忽视了“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惩罚”教育的艺术性。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这个时候正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肯定会使他刻骨铭心。当然,此时的惩罚要首先弄清他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合理、公正地进行惩罚,不要超过限度。惩罚的基础是爱,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行改正。

我所代班级曾经有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他到校非常早,见本班同学在黑咕隆咚的教室里生火,便跑到别的班的教室里,把别班的照明灯头及灯泡弄到了本班教室里。那个班的班主任知道后跑来给我告状。我仔细分析了情况后,决定“惩罚”这个学生。怎么惩罚呢?我召开了班会,在全班学生面前说:“今天我们班有位同学做了件好事,使我们的同学们在早晨生火时不再摸黑。同学们,对这样关心班级、爱护班级做好事的同学该怎么办呢?”学生们通过讨论,决定给予奖励《新华字典》一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说:“不过,今天的老师该受罚,同学们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此时我又说:“由于我对同学们的关心不够,没有及时给班上找总务装上电灯,使同学们在早晨生火时摸黑,也使同学们蒙受了破坏别班财产的罪名,影响了同学们的荣誉,影响了全班。假如这个为班上接灯的同学一不小心触电的话,那我们同学们想一想后果会是什么样的?”讲到这里同学们恍然大悟,那位调皮的同学也羞愧得低下了头。会后,这个同学跑到我的办公室,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且要还回奖给他的《新华字典》。我说:“为你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本《新华字典》还是要奖给你。”就这样成功地教育了学生,自此,这个学生再也没有做过影响班级的事,成为维护集体荣誉的好学生。

在赏识教育被社会广泛接受的今天,提出惩罚教育,或许会令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但通过我对惩罚教育的巧用后深深地体会到,对于“惩罚”教育我们不得不说好。好孩子不是被夸出来的,我们在表扬、赏识的同时,也应看到“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其实,惩罚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它必须首先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惩罚不等于体罚,不是伤害,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人感到难堪,打击人的自信心。同时,惩罚还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不要让孩子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自信。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棍子把他打死,否定孩子的一切;要惩罚得公正,让孩子能感受到责任并主动去承担,这样才会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惩罚必须是在对孩子关心和爱的基础上进行的。孩子虽然小,他却能把关心不关心、爱与不爱观察体会得清清楚楚。如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中的这段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这一点观察啊。”只要你的惩罚是在对孩子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进行的,孩子们是会乐于接受的。

“体罚”是无能的表现。惩罚的基础是爱,教育的秘诀也是爱。惩罚也应是爱的体现,而不是无奈而导致的愤怒的发泄;惩罚应是教育的艺术,而不是无奈的选择。要在尊重、信任、了解、关心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让孩子在磕磕碰碰中成长。这样,充分利用“惩罚”的艺术,惩罚才会真正成为一种负责的教育。

论文作者:彭正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7

标签:;  ;  ;  ;  ;  ;  ;  ;  

进行“惩罚”教育艺术的体会论文_彭正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