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走向何方?_政治经济学论文

政治经济走向何方?_政治经济学论文

政治经济学向何处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何处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国内政治经济学的教学遇到了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很多学者都在思考着我国经济学到底应该向何处去?尽管对传统经济学进行全面改革似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如何改革和创新上却又是众说纷纭。我想,只有客观地认识传统经济学所遇到的矛盾和困境,真正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创建,一门适应时代和实践需要的政治经济学。

一、全面认识传统经济学所面临的挑战

任何经济理论总是为适应一定历史时代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适应了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整整主导了将近一个半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此后二百多年,这种经济学也在不断适应资本主义实践发展的需要形成各种各样的资本主义经济学说。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和危机的激化迫切要求有一种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工人运动,于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便应运而生了。在本世纪初以来,这种经济学又发展成为列宁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和其它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七十年代末,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我们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囿于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原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如果我们把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学称之为传统经济学,那么它的资本主义部分带有明显的革命性和批判性特征,是批判经济学,而它的社会主义部分则是政策经济学,其主要特征是论证新型社会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和诠释政府的经济政策。在内容和体系上,它们都各自服务于当时的路线和政策。在研究方法上,以规范分析为主,从经典作家的某些论点和设想出发去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结果往往导致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使人们愈发认识到传统经济理论遇到了日益严重的挑战。首先,时代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二战以后,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但它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技术经济体系,产生了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形式,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资产阶级为调节社会矛盾在社会保障和税利政策方面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当两极世界格局瓦解以后,和平与发展已经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显示了时代的进步和主题。人们不再用冷战时代激进的眼光而是通过冷静和理性的思考去审视东西方两种制度,两个社会的生活实际。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摈弃传统经济理论中的一些停滞、僵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根据时代实践变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理论上予以新的解释,否则,就很容易使自己的思想为陈旧观念所束缚,在经济理论上难以有新的开拓。

其次,经济运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计划机制被引入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国家干预的调节作用显著增强,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另一方面,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正在把市场机制引入到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中,从而使传统经济学面临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诸如市场机制如何实现与公有制的有机结合,多种收入分配机制如何实现有差别的收入分配与共同富裕的有机结合,经济成份的多元化如何实现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有机结合,等等。站在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点上,这些问题似乎都是难以求解的歌德巴赫猜想。在这种情况下,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传统经济学,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再次,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和深化也必然要求对传统经济学进行全面的创新。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和经济性质的不同。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劳动力的商品化、收益的资本化等等都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无疑会遇到市场经济共有的一些经济现象。按照传统理论的观点是无法对它们进行解释的。邓小平同志深刻而正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清楚地把社会主义制度同其它社会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区别开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从而为我们丰富和发展传统经济理论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基础。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真正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正确认识什么才是资本主义真正特有的东西。否则,只能加剧传统经济理论的混乱和危机。

二、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

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呼唤着经济理论的创新。人们也迫切要求探索和建立一套符合实际、逻辑一致、体系完整的经济理论。应当说,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人们对政治经济学所要揭示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本质联系认识得更深刻了,政治经济学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1)逐步破除“左”的思想束缚, 开始对传统经济学进行全面的反思,并根据改革开放的实践,开始了重新构筑新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尝试。(2 )逐步改变了传统政治经济学把研究对象单纯停留在抽象规律和制度分析上的状况,进而把研究视野扩展到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过程之中,从理论和实践、经济规律和经济活动过程的结合上,具体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表现和特征,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市场经济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认识。(3)在研究方法上, 逐步借鉴和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定量分析、动态分析等方法,具体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特别是各种宏观经济模型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

但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的探索和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一是在整体框架和内容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在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只是增加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研究,在内容上仍然沿袭《资本论》的体系。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也只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加入了一些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大多数也只是停留在对现行经济政策的解释和说明上。与政策性研究不断升温大相径庭的是基础研究严重滞后,而且腐败之风也侵袭到经济学界,功利化研究相当突出。一些新编政治经济学教材都是大同小异,真正有创新的并不多见,特别是在指导思想、逻辑起点、基本框架以至研究方法上还没有重大突破。如很多教材都从公有制着手去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对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仍需梳理清楚,而且也忽视了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客观事实。

二是在对待西方经济学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一种食洋不化的偏向。很多人在理论研究中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方法机械照搬过来,简单地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资本主义部分加进均衡价格、成本收益、垄断竞争等范畴,在社会主义部分加进消费函数、乘数原理、市场均衡等内容。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传统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个根本对立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前提、内容和方法都存在很大差别,不顾西方经济学中一些原理的假设前提和约束条件将其死搬硬套,不仅难以产生科学的结论,而且对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学风问题。同样,对待西方经济学也存在着一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问题?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实践面前,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进行了正确的判断和科学分析,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理论,充分显示了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要认真把握和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尤其要着重领会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创建我国政治经济学新体系时,要切实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首先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要善于扬弃,二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要善于借鉴。对待传统经济理论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简单继承,要根据时代特征和实践需要,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敢于舍弃,善于继承。当然,哪些需要舍弃,哪些需要继承,应当进行扎实而细致的研究。对待西方经济学理论既不能全盘肯定予以拜倒,也不能简单否定予以骂倒。拜倒和骂倒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社会主义要赢得比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借鉴过程中,应当深入研究哪些是反映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和管理的一般理论并且又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的理论。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自己的精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

在此基础上,可以打破传统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的基本框架,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将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分为导论、基础理论、社会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五个部分。这种结构安排有利于实现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使生产关系的研究具体深入到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过程中去。大致内容是:导论部分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市场与价格、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经济制度部分则分别阐述两大社会制度及其基本经济特征如所有制结构、分配状况等。经济运行部分主要分析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部分主要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发展及其战略等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还缺乏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其内在规律作用的趋势尚不明显,因而还不具备创立中国经济学的基本条件。这种观点对实践是极其有害的。因为任何经济理论都只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我们不能因为实践发展的不充分就放弃对经济学的创新。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科学,创建一门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自然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但只要理论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时代发展特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一门新时期的政治经济学是完全可能的。

标签:;  ;  ;  ;  ;  ;  ;  ;  ;  ;  ;  ;  

政治经济走向何方?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