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论文_童旭红 沙正敏

童旭红 沙正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徐州 221004)

【摘要】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和对其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收治的56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比较组和实验组各28 例。其中给予比较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认知行为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护理之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较比较组更高,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后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65-01

前言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多发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着增高的趋势。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一般多发生于50 至70 岁的老年患者,尤以男性居多。高血压脑出血多数情况下在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发生,这时血压会迅速升高,导致动脉瘤破裂而引发出血[1-2]。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举措,现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在该类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中的影响,并将此研究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5 年1 月~ 2016 年1 月期间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抽取56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比较组与实验组,两组的患者例数均为28 例。在入院后均经过CT 检查为脑出血,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并且无意识障碍,本次实验已经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比较组中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11 例;年龄52 ~ 76 岁,平均年龄为65.48±3.36 岁;病程3 ~ 10 个月,平均病程5.67±1.34 个月;出血部位:基底节区9 例,脑干7 例,丘脑8 例,脑叶4 例;文化水平:小学6 例,初中7 例,高中10 例,高中以上5 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9 例;年龄51 ~ 75 岁,平均年龄为65.47±3.28 岁;病程3 ~ 11 个月,平均病程5.87±1.41 个月;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0 例,脑干8 例,丘脑6 例,脑叶4 例;文化水平:小学6 例,初中6 例,高中9 例,高中以上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显著(P > 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比较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即对患者进行基本的健康教育,让其对疾病有基本的认识,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首先要了解病人的文化水平,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有针对性地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①向患者认真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和目的,减少患者的恐惧,尽量获得患者最大的配合。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自觉地遵医嘱纠正日常会引起高血压的行为。②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复发原因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天进行至少15 分钟的一对一宣教,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对薄弱的地方加强教育,让患者认识到控制血压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③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并让患者了解到保持平和的情绪对降低血压的作用。④对饮食方面进行指导,高血压尤其是脑出血患者需要忌口的食物较多,加上疾病要经过漫长的治疗期,一些患者依从性不够,因此要加强对饮食的干预。通过耐心的指导让患者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⑤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嘱咐患者适当地进行运动,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并通过对患者视觉和听觉的刺激锻炼患者的患侧脑功能和神经调节功能。⑥在服药方面上,加强对患者的监督,因为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为防止患者忘记服药,可在床头贴上服药的次数、时间和剂量。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情况,分别根据Barthel 指数和FMA 来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者,说明其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越好[3]。

1.4 统计学处理文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并用( ) 表示,P<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明显优于比较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评分情况[ 分,( )]

3. 讨论从本次研究中的结果看出,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比较组,可见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基础护理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这与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着很大的关系。我院在对患者的认知行为护理过程中,主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评估其认知能力,然后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治疗方面的知识、不良情绪对血压的影响、不良饮食对疾病的影响、康复锻炼对预后的作用、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教育,使患者了解到健康的生活行为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从而促使患者提高遵医行为,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加强运动能力[4-5]。在认知行为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用亲切的语言拉近和患者的距离,以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这样也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行为的配合。总之,认知行为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这方面仍然需要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1] 张云.Orem 自理理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护理,2016,8(01):19-21.[2] 李晓宇,周利民,毕家香等.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筛查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2014,34(12):24-25.[3] 李沁. 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0):1739-1740.[4] 徐文, 汪晓蓉, 陈敏. 认知行为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0):62-63.[5] 徐翠红. 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7):185.

论文作者:童旭红 沙正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论文_童旭红 沙正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